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2 兄妹互扮 (第2/2页)
峰刚毅,武人里头,能有这等功力、此等书法的不多;还有这印鉴,做得与周寅的印鉴极为相似,可我细细观察过周寅的印鉴,他一生之中使过三枚印鉴,分别是三十岁前的‘云山狂人’,第二枚‘砚阁居士’,第三枚‘松鹤散人’。在他一生中的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画风又各不相同。 云山狂人时,他的画张扬、热烈,留传下来的书法皆是狂草;砚阁居士时期,他的画清清新秀丽,典雅脱\俗,书法是行书;松鹤散人时期,他的画风又以沉稳内敛、耐人回味、情感细腻而独具一格,留书则选择飘逸却不失宁静的隶书。 你们细细辩认此画的画风、书法、印鉴,根本就搭不上。画风呆板,如果没猜错,这幅原画是周寅中期之作,而书法则临了早期之作,偏这印鉴又是伪造的后期印鉴。 如此多的漏洞,这不是试探便是一种宣战!有意思!” 江若宁微眯着眼睛。 皇帝沉吟道:“武将临书、谋士临画、主子落鉴,是说他已到时机?” “这不是说他已到时机,应该是提前准备的试探之画,可惜却被朝廷提前摧毁。” 皇帝看着江若宁,一个念头掠过脑海:面前的慕容琅其实是江若宁。 那凤歌公主是…… 慕容琅! 难怪假扮的凤歌脸上有如此香浓的脂粉气息,那丫头会用香露、雪花膏,至于旁的几乎不用,可今日又是胭脂,又是唇红。 皇帝大喝道:“大总管,取出宋越的亲笔奏折,再取谢立端的奏折,朕要与爱卿比对一番。” 之后,又传令温思远、薛敬亭入御书房。 皇帝携着四个大臣,比对着被假画上的笔迹与风格,经过再三辩认,有了结果。 温思远道:“禀皇上,从笔迹看,这假画上的书法确实宋越的笔迹。” 薛敬亭道:“这画是逆贼谢立端所绘!” 名家品画,多是多风格、笔力、用笔习惯等下手,即便是一笔一字,也能判断出是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皇帝道:“印鉴定是慕容梁那叛贼留下的,待他们准备充足,就以此画向朕挑战。好深的用意,竟是一早就有叛意。” 江若宁又从书架上取了一幅画,这次打开,细细地看着画卷,“这才是周寅的中期墨宝,沉稳内剑,情感细腻,细节处采用工笔画法。” 慕容琅挤了过来,江若宁一面指点着:“你擅长的是海外画法。工笔画法的花鸟更为细腻,线条柔和,纯朴典雅,不妨与薛学士学工笔画法。” 李大人看着江若宁:大侄女真是好命,这琅世子并非传说中那般无用,是个实实在在的才子,无论是容貌、气度配大侄女儿绰绰有余,言谈举止也自信得体,眼神清明,这样的人多是聪慧之人。 这会子,竟是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李大人当然不知道,被他打量的“女婿”其实是凤歌公主所扮。 几人看着两幅彩绘图。 江若宁只挑了架上的字画来看,一边说,一边与慕容琅交流。 其间挑着看着时,又被江若宁发现了两幅假的,一经发现,立时撕成两半,也示她的愤怒。 皇帝道:“假画就当毁掉,由着琅世子。” 大总管应声“是”。 一名小太监禀道:“禀皇上,抚顺王、永兴候来寻凤歌公主去宫外玩耍。” 江若宁见慕容琅没反应,怕是又忘了他才是凤歌,提点道:“meimei,找你玩的人到了!” 江若宁这是又要开溜的节奏? 皇帝朗声道:“几位爱卿,告退吧!” 这只小狐狸扮成男装,还敢到他面前显摆,当他是瞎的,认不出谁是谁? 四名大臣告退离去。 慕容琳、慕容琏进入御书房,见罢了礼,慕容琏打量着今日的“凤歌”,华装盛服,高髻凤钗,她穿这到隆重作甚? 再看旁边的少年,如清风明月,气宇不凡,自信满满,目光相对,她坦然应对。 慕容琏憋不住,揖手道:“这位是……” 江若宁应礼答道:“慕容琅见过琏堂兄!见过琳哥。” 皇帝端坐在一侧,这丫头挺能装,她与慕容琳、慕容琏相处数日,这二人就当真没瞧出端倪。就连他早前也没发现,要不是江若宁发现了假话,恐怕他也猜不到吧。 慕容琏道:“琳哥的府邸已经赐下了,侍卫、下人都是齐全的,就在荷花里南五巷,是早前的铁骑大将军府。meimei去行宫时,皇伯父便令工部、礼部重新修缮布局,而今都拾掇好了。meimei要不要和我们一道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