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67 白驹过隙 (第2/2页)
一点读书人的样?” “读书人又能怎么样?阉党收刮日甚,士绅大户拼命给佃户加租。我又不如年兄家底厚实。不学江北人,我早已连粥都喝不上了。” “你喝不上粥?我看你就差琼浆玉液啦我家倒是入不敷出了。你说这世道怎么了?江北现在粮食,富裕到往我们江南这鱼米之乡贩卖。” “劝了你无数回,跟我去江北转一圈,你就是不去怪得谁来?” 一桌子除了这位赵员外,其他人露出怀恋之色。 “这是想不到啊,短短几年,只觉得换了人间。张兄,你与江北来往最甚,怎么不参加都督府科举?我想你的际遇想要出仕轻而易举吧?” 梳着油头的这位,吐出一口烟道: “我这人好美食、好华服、好美人。要是在江北出仕,不用一年不是丢官去职,就是入罪下狱了。” “怎么江北人还不让人花钱了?这是哪家的道理?” “不不江北是鼓励你花销,但是呢江北对官吏太苛刻。我是受不了这拘束。” “莫不是这位大都督跟太祖一个秉性?” “非也非也大都督不嗜杀,江北和大明不一样,官吏都是事务官,不会让官员私人雇佣幕僚理政。所有公务是不会让私人花销的。 一位小吏的月银也有四两之多,七品年奉近五百两,养活家人是绰绰有余的。” “这跟你的爱好有什么冲突?” “哈哈哈” 这位油头面带又惋惜,又佩服的神情继续解释道: “江北有一个官员准则,规范官员行为。其中一条是参加公开的酒宴,费用总额不得超过一两。” “过了呢?” “该官员有受贿嫌疑,会被廉政署调查、备案。影响升迁。” “哦,这倒是好办,不去酒楼就是了。” “年兄你没听明白吗?公开宴请一两就有受贿嫌疑,你避开公众参加私宴,那不就是坐实受贿之罪么。” “这就是说自己家有钱也不能花销?” “可以,身家丰厚的通过科考入职前,去廉政署备案,详细说明身家的来源。那么你的花销,在你的身家范围承受以内,没人会找你麻烦。” 众人听了直摇头,国人可是信奉财不露白,把自己的家底透露给别人,还是官府?我的天啦 旁边一位顶着方巾,穿着道服,熟练的夹着华子的中年男子道: “贤弟,以你对江北都督府的赞誉之情,这些怕是挡不住你出仕江北吧?” “哎谁说不是呢,只这些我也忍了。可是一想到士绅一体纳税,土地五百亩上限。这些我也能忍。 可是江北的税收细则规定:个人、家庭年入六十两以下免税,一千两税一,三千两税二,一万两税三。 我一想到我每年要交三千两以上的税金,我就什么官也不想当了。” “哈哈哈年三千两!这岂不是说你把年奉,都还给那位大都督都不够?” 赵员外拍打着桌子,笑的乐不可支。 张油头脸色冷了一下,悠悠开口道: “大都督去年纳税一百二十万两,今年上半年纳税八十五万两。” “呃!” “嘶” “这不可能!” “江北籍任何人,都可以去税务总署查阅任何人、任何单位的纳税明细。这是京都新闻报与德州新闻报的数位承笔,联合在税务总署查证的。” “呵呵,怎么可能这些承笔必然害怕那位都督的权势,添花点缀粉饰太平。” 在座诸位看着赵员外信誓旦旦的样子,相互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酒楼外街道上突然响的报童的喝卖声: “快来看喽江北特刊大顺李来亨向都督府献潼关都督府即将整兵出征只要两文” “报童过来!给我来一份!” 油头张伸头到窗户外招呼道。 酒楼内的诸位伸着脖子听油头张读报: “没有任何内政能力的,李自成大顺政权财政崩溃。终于在今年撕破了伪善的脸皮,完全忘记了自己对百姓承诺的‘闯王来了不纳粮’。 今年夏收开始,大顺对辖区内百姓强征五成重税,大量逃难流民聚集潼关,试图东行以求活路。 潼关守将李来亨,不忍执行闭关,不得放行一人出关的荒唐命令。已于日前率部向都督府投降。 大都督对于李来亨将军,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心怀黎民百姓的做法,表示高度的认同与赞扬。 同时提出当大顺不在维护百姓利益的时候,那么李自成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必将会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都督府绝不会让这样,徒有其表盘剥百姓的邪恶势力存在,解救西北之地的百姓,这是所有江北人的共同意愿!” ps:潼关守将具体是谁不知道。李自成手下这位临国公李来亨,前半生反明后半生抗清,1664年被清兵围困茅麓山,举家自焚不亏气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