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夜袭安庆 (第1/1页)
深夜的江面,远比岸上安静。 这才刚过十五,天上的月亮依然圆润。 此刻,就在月光的辉映下,无数小舟正悄无声息地划向北岸。 朱宸濠所选定的突破口,并非安庆城南临江的镇海门和康济门。 而是位于城东的枞阳门。 原因很简单。 镇海门也被称为大南门,乃是安庆的门面。 也是这座城池地位最高,最重要的一座城门。 因此它的守卫力量,也是最强的。 这显然跟朱宸濠打算以最快速度拿下一门的战略不符。 另一个被称作小南门的康济门,是镇海门的小弟,地位倒是不高。 可门外的江岸却地势陡峭,是安庆所有五座城门里最难攻打的。 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驻守安庆时,就曾封死其余四门,只留易守难攻的康济门供军民出入。 而朱宸濠所选的枞阳门,地位既没镇海门重要,地势也远不如康济门险峻。 门外相对开阔,正利于大军展开。 按照史书所载,于另一个时空中很快败亡的那个宁王,在围攻安庆时,重点攻打的也正是这个枞阳门。 可惜,没能攻下来。 如今,随着朱宸濠的到来,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后半夜的枞阳门,守备极其松懈。 这时都已有近百身手矫捷的死士用爪钩爬上墙头了,城门守军还没有任何的反应。 想想也不奇怪。 因为当时的那些士兵,不是被长期压榨和役占的军户,就是吃拿卡要的兵PI。 这些人,又怎会尽心竭力去守城呢? 再加上长久和平岁月的消磨,这些兵卒也就剩不下几分警醒了。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 负责守卫枞阳门的百户,此刻正光着膀子,躺在城楼内鼾声如雷。 所谓上行下效,有了百户这个榜样,那些总旗、小旗和大头兵们也没了军人应有的样子。 没一个人穿戴盔甲也就算了,就连站岗放哨的,都东倒西歪地靠在门楼柱子或女墙上打盹。 有贪凉的,甚至就躺在城墙上呼呼大睡。 那些很久才转上一圈的巡城士卒,看见后也都装聋作哑,不管不问。 在这种情形下,朱宸濠手下的死士轻轻松松就摸到了城楼。 一路上,还让十来个躺地上睡觉的守军变成了死尸。 不过,当死士们杀入城楼后,还是惊动了里面的士卒。 那个酣睡的百户也被惊醒,来不及穿戴的他,就那么赤身露体领着剩下的兵士迎了上去。 百户见突然来袭的敌人不但狠辣,而且相互之间还配合极佳,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样子,当即意识到大事不妙。 于是,他一边高呼敌袭,一边奋力向城楼的大门方向杀去。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百户终于杀出大门,来到了城墙边。 随后,他向下面看了一眼,当即头皮发麻。 城墙外,皎洁月光所映照出的,是黑压压一大片根本望不到边际的军阵。 百户那一身因在炎热天气下奋勇拼杀而出的热汗瞬间就变成了冷汗。 看清了城外的情况,百户当即反身向另一边奔去。 跑到墙边后,他探头向守在下方门洞的部下大喊: “快,快去大营,敌袭,至少数万!快啊!” 下方门洞附近也已变成了战场。 不过此刻顺着墙边马道杀下来的死士还不多,所以下边的守军暂时还能应对。 听见百户的喊叫后,下方总旗虽也是心惊胆战,可他亦知事态紧急,立马命令一个小旗前往城中大营报信。 小旗不敢耽搁,骑上门洞里那匹属于百户的战马,在袍泽的掩护下杀退死士后纵马向城内冲去。 战马驮着小旗,很快远离了城门的光亮,一头扎进黑暗的街道。 而就在那小旗刚刚松了口气之时,一片漆黑的前方异变突起。 绷紧的弓弦释放后的死亡之音连续响起。 弦响之声方入耳,小旗就脸色大变。 可他来不及做任何动作,代表着死神降临的尖啸就已经到了近前。 “噗、噗噗……” 箭矢入体的声音响过后,紧跟而至的就是战马的悲鸣和小旗临死前的惨叫。 随即,一队臂绑白布的黑衣人手持弓弩从黑暗中显出身影。 这些人径直往城门而去,看都没看已死的小旗和尚未断气的战马一眼。 唯有走在最后的潘鹏,在经过小旗时,对着一人一马各补了一刀。 安庆城内的暗处,还分布着不少这样的黑衣人。 任何察觉到异样,想赶往军营报信者,都将被他们无情狙杀。 随着越来越多的死士爬上城墙,再加上那帮从城内冒出来的弓弩手配合,枞阳门的守军很快就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些城门守军之所以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败亡,除了没有防备和人数上的差距外,跟他们贪凉未披甲也有极大的关系。 在这个拿刀互砍的时代,盔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守军既已被肃清,紧接着便是城门洞开,城外集结的宁王军涌入安庆。 大军入城后便直接分成了好几队。 数量最多的两队,在潘鹏安排的人带领下,分别扑向安庆卫大营和水师大营。 其余的,则杀往城中府衙、以及其余各个城门和城中官员府邸。 另外,朱宸濠还特意派遣了一队人,前去彻查安庆城内的烟花柳巷。 虽说朱重八严禁大明官员嫖宿,但这种事情,是根本禁止不了的。 他相信,只要是这座城的官员,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但凡这个点儿没呆在自个儿家或兵营的,十有八九都能从那个地方揪出来。 在各支部队展开行动的同时,朱宸濠安排的执法兼宣传队也开始安民。 除了让城中居民不必惊慌外,也严令所有人天亮前不得出门。 其实,安民只是这些人附带的工作。 他们真正要做的,则是对所有入城的士兵进行监管。 这也是没办法。 毕竟自己大军中有太多的山贼湖匪,朱宸濠不得不防。 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就连王大圣人也没能做好这一点。 在攻陷宁王老巢南昌后,最先入城的士兵便大肆烧杀抢掠。 直到王守仁得报后连斩多人,才将那场兵祸平息。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虽说自己的名声已经很臭了,可朱宸濠还是想要再抢救一下。 于是,为防患于未然,他早在抵达安庆前便已下了死命令: 凡滥杀和劫掠百姓者,斩! 一人违令,一小旗全员连坐,10人皆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