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夜 (第1/2页)
,明梦 有些时候战争就是这样,不是说作为最高统治者就能控制得了的,当背后的资本开始推动的时候,战争就不远了,二战时期的德意志就是这样,而现在的大明也是这样,为了找到更大的市场,赚取更多的利益,他不得不把目光看向外面。 其实华夏的历史很奇怪,对于华夏古代历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几乎每一个王朝的末期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才走向末路的,那么当时的皇帝们为什么就不会通过向外扩张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历史有时候看看就好。 “把矛盾转移到外面,是一种很好解决内部矛盾的手段。” 朱舜若有所指的说道。 “恩,也是,不过……” 天启皇帝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担忧什么。 “好战必亡?还是宁与友邦不赠家奴?扯淡呢,儒家的那一套就是糊弄一下昏庸无道的皇帝,好战必亡,还有后半句是忘战必危!” 看看脸色有些不好看的天启皇帝,朱舜继续说道。 “看看儒家把你我骂成什么了,我在意了吗?手里拿着刀子,不服咱就来试试,儒家,呵,儒家,你对他们的幻想太多了。” 朱舜有些不屑的说道。 “别看现在咱们把儒家整的死去活来,但是一旦给他们机会,咱们哥俩的下场会比他们现在惨千万倍!还会留下千古骂名!” 看着天启皇帝开始脸色严肃起来,朱舜继续说道。 “你信不信只要咱们这样打压儒家几百年,几百年后,他们只会对咱们歌功颂德,不会有一丁点儿的骂名?” 朱舜说到这里就有些气愤,他是后来人,知道善待文人的明朝皇帝在后世被那些文人骂得有多惨,那几乎是让人们恨不得把那几名皇帝的坟墓扒开鞭尸一顿才解恨,木匠皇帝,虎豹皇帝等等,但是建奴入关之后,狠狠地打压文人,几百年后,那些已经把奴性融入骨髓的文人还在为他们的建奴爸爸歌功颂德,康乾盛世?我呸,仔细查查,明朝天启年间的百姓也比那个时期的百姓过得好,呵,康乾盛世?! 朱舜的话让天启皇帝不再言语,他没有朱舜的历史见识,是不会知道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建奴入主中原以后,华夏民族遭遇到了什么,更加不会知道木匠皇帝的名头一直在几百年以后还在流传。 “哥,家里就交给你了,现在南边的西夷人已经开始搞小动作了。” 朱舜端起桌上的已经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行,放心家里有我,你在外面要注意安全,遇事不要逞强,不行咱们就退回来,等几年咱们兄弟两人再打回去……” 天启皇帝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朱舜一脸笑意的听着。 该交代的已经交代了,其实天启皇帝拿着那份财政报表来找朱舜的时候,朱舜就知道有人开始给文人说好话了,所以在最后,朱舜才会说出那番话。 “对了,那些商人先不用理他们,但是那些工人一定要安顿好,将来会有用处。” 朱舜看见秦汉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就对着天启皇帝交代一声,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唉,这一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 看着朱舜离去的背影,天启皇帝叹息一声,坐在凳子上久久不语。 “圣上,皇后娘娘和几位王妃来了。” 就在天启皇帝陷入回忆当中的时候,一名黑龙卫进来小声地禀报道。 “哦?皇后、王妃?她们怎么来了?快,把她们请进来。” 刚回过神来的天启皇帝,嘴里呢喃一句才回过神来,她们一定是因为信王而来。 “见过皇上!” “一家人那么客气干啥?赶紧的坐,孩子们呢?” 天启皇帝看见几女行礼,赶紧摆了摆手,示意旁边的黑龙卫搬几把凳子过来。 “圣上,信王呢?” 张嫣皇后率先开口询问道,她知道天启皇帝是来找信王的,但是现在信王没在。 “呵呵,这臭小子跑得真快,真是……” 天启皇帝苦笑一声,他现在才明白朱舜为什么走的那么急了,可是把一大家子留下来真的好吗? 看着几女殷切的目光,天启皇帝只能继续摇头苦笑。 “皇上,信王他……是不是……已经走了?” 看到天启皇帝只是苦笑,王小凤再也忍不住了,眼圈已经发红,说话的时候已经带上了颤音。 “是……” 这个字仿佛很艰难。 “离开多久了?” 还是徐青莲比较沉稳一些,她率先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开口询问道。 “已经有一会了,现在估计已经在船上了。” 是的,现在朱舜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