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肃宁案 (第2/2页)
“大娘您先歇着,我就是来了解情况的。大娘您叫什么?你们家有多少亩田?都在哪里?你们什么时候被抢的?他们又是什么时候打伤的您?” 胖老太太一听叶小北这话,马上就来精神了,急忙忙的说道。 “王爷,我姓朱,你可以叫我苦朱氏。 我们家原来有二十五亩好田,那是孩他爸活着时候买的。就在城外,有柳树的那片地就是。 我们家是在九天前被抢的。那个城里的王松亭一家可不是东西,刚开春时,发现我们家地好,就上门来抢了。 我不给,他们就打我们。还把地契什么东西,都给拿走了。而且还让我们亲家退婚,说什么我们家穷,不配拥有儿媳妇。 王爷,您可得给老妇人做主哎……” 叶小北发现了一个隐藏话题,赶紧追问道:“你们家的亲家,又是哪里的人?什么时候定的亲啊?” “我们亲家,是城外左家庄人氏,姓左叫左四。他们家闺女左星星,就是我们家的儿媳妇。我们是从小定的娃娃亲,聘礼也是孩子他爹活着时候给过的。” 听苦朱氏这么一说,叶小北点了点头。先让苦三天带路,前去地里看了看。 大概丈量了一下田地,又看了看又没有奴仆在看地。 点了点头,便带着苦三天和苦朱氏,上县衙告状。 来到县衙门口,发现没有兵丁看门。叶小北便让苦三天上前敲鼓,咚咚咚噗,鼓都被敲漏了。 明朝有规定,有人击鸣冤鼓,当差县官必须升堂审案。而且看鼓的人,还要受到县官的私下惩罚。 叶小北一边默数着数字,一边等待县衙里面作回应。 县太爷一听见鸣冤鼓都响了,赶紧穿官服带乌纱帽,转屏风入座。快、壮、皂三班衙役排班塑列。 县太爷一拍惊堂木,说道:“将击鼓人带上堂来!” 接着,有人出去将苦三天等人带上堂中。 县太爷一看是苦三天,满脸无奈的问道:“你又怎么了啊? 不是老爷我说你,你就为了这事,你前前后后都折腾多少次了? 我告诉你,如果你在继续胡搅蛮缠的,我就把你送去充军发配。 赶紧滚出去听见没有。” 苦三天跪在地上,看了一眼身旁面不改色的叶小北,恳求着。 就在县太爷动身回后院的时候,叶小北开口说话了。 “堂堂七品县令,肃宁县全县百姓的父母官,就是这样审案的?” 县太爷一转身,探头瞧了瞧叶小北等人具不下跪,便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上堂不跪?” 叶小北让身旁的锦衣卫,将自己的牌子送了过去。 县太爷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北镇抚司锦衣卫,背面写着皇权许可,代天巡狩。 吓得心脏瞬间都停了一下。好家伙,北镇抚司来人了,这可如何是好。县太爷记得团团转,只能干笑着恭敬的递了回去。 “原来是上差大人来临,小官肃宁县县令杨上述,有失远迎还望上差大人谅解。” 叶小北点了点头,也不恼火,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苦三天被抢地一案,你究竟是怎么判的?” 杨上述也不含糊,立刻回到了工作态度,向叶小北解释道。 “上差大人,此乃无稽之谈罢了。苦三天的家产并没有那么多的地,而且她的母亲也是自己摔伤的。” 苦三天大吼道:“你放屁,你和王松亭官官相护,还收了他的银子。所以才污蔑我们母子,可怜我母子被抢被打,也没处申冤。” 杨上述则冷静的质问道:“苦三天,你家有多少地你自己不知道嘛?还用本县请出历年黄册吗?” 苦三天叫嚷道:“取就取,我希望你能取来真的,而不是你们篡改过的书本。” 杨上述也不傻,直接吩咐人去请历年黄册和他们村里正的小册。 叶小北提醒道:“何不将本案一干人等都带来此处,一同审问。” “来人,去请王松亭员外。”杨上述又吩咐两个差役马上跑了出去。 “还有卫家庄卫四,和他的女儿一同过来问案。”叶小北提醒道。 “你们两个,骑上我后院大马,火速前往左家庄,将卫四和他女儿也带过来。记住,要快,天马上就要黑了。”杨上述又吩咐了两个差役跑了出去。 等人的过程,无疑是很煎熬的。好在王松亭就住在县里,二十分钟左右,便跟随差役来到了肃宁县县衙大堂。 王松亭很是懂礼貌,先跟杨上述拱手交谈。 “县令大人,学生有礼了!” “王贤弟,实在是不好意思,又麻烦你跑一趟了。”杨上述一拱手,介绍道。 “这位是北镇抚司锦衣卫上差大人,特为本案前来的。” 王松亭赶紧拱手施礼,客气的说道:“学生王松亭,见过上差大人。” 叶小北挑了挑眉,便问道:“口称学生,莫非是有功名在身?” “实不相瞒,在下是一名举人,因为候补官位时间太长,所以就回家行商了。”王松亭客客气气的回答道。 “哦?那今年的会试,你没有去参加吗?”叶小北好奇的询问道。 “去了,不过又落榜了。学生只好回到县城,继续行商。”王松亭恭恭敬敬的解释道。 叶小北点了点头,心中开始盘算这时间。 从甲榜公布开始算起,已经过了七天,和苦三天的九天口供对不上数,看来此事有蹊跷。 “王举子我问你,你可曾在九天前逼迫苦三天,打伤他母子二人,又抢占他们家二十亩良田?”叶小北询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