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9 大成 (第2/2页)
过了一天,傍晚时分有俾仆来报,说是东西已经晾干,请公子前去检验。 虽然叶小北只睡了一小会儿,但还是打起精神来前去查看。 刚一进门,叶小北就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撼到了,两摞木框细筛平躺着比门柱还高,院子里面大大小小的俾仆奴隶都在从房顶上取回细筛。 叶小北上前截下一个木筛,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又撬起一角揭开纸张查看背面。 “唉,着啊,虽得其形,但不得其法,还是不得行啊。” 身旁的赵灵儿接过叶小北手里拿的纸张,也学着叶小北的动作仔细观察起来,却十分高兴的说。 “恭喜公子,造纸大成!” 身边一群俾仆奴隶都在庆祝,各种客套话根本停不下来。 “唉呀,我说夫人呐。 你看这纸张薄厚不均、颜色发黑、气味难闻。上手一摸,比那盖房抹泥墙的还要扎手,甚至与那城墙别无二样咯!” 虽然叶小北很悲观,但是赵灵儿却不介意,伸手拉着叶小北进了内房,劝说叶小北。 没办法,叶小北为了证明这做的的确不好,命人拿来笔墨砚台,现场展示他的顽童水平的书法。 “灵儿,你来看。这纸张洇墨严重,说明这纸张不行啊。” 赵灵儿可怜巴巴的望了一眼叶小北,便询问道:“公子可有它法?” 叶小北却叹息道:“没有别的办法,将所有不好的纸张挑出来,回锅再煮。” 如此又重复了一天一夜,每个环节叶小北都亲自观察指挥,防止出现纸张薄厚不一的情况。 又按照不同的想法实验了几次,才算出了一批好纸,得到了比较让自己满意的纸张。 叶小北命人将所有纸张裁叠整齐,统一放在几个软装内衬的好箱子里,上殿见王。 大殿内文武官员列立两边,楚王熊横坐在正位,叶小北在前领着几个力士抬着箱子上殿。 熊横坐在书案后,发问道:“我儿此时前来,可有要事嘛?” “回禀父王,今日孩儿要奉献一宝。”叶小北大方行礼道。 “儿啊?可有甚宝,非要此时见我嘛?” 熊横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非要这个时候来找我聊天? “父王,诸位大臣,请看!” 说着,叶小北撤去红布,掀开箱盖,拿出一沓纸张,让太监送过去。 “我儿,那箱子里可是绢帛嘛?”熊横好奇的抻着脖子询问道。 “父王,还请上手一观。” 熊横有点好奇,便接过太监手里的纸张,仔细看了又看。 “儿啊,这物比绢帛还轻,却没丝绸光滑,难道是濯衣房发现的新布料嘛?” “父王,此物虽不是布料,但其中的价值却远胜过布料。”叶小北先卖了一个关子。 “哦?” “父王,您上手书上几字试试。”叶小北提示吸引道。 熊横问言,便让身边的太监研墨,上手书写。 熊横虽然五大三粗一个,但是作为君王,以前作为质子之时,可懂得书画和棋奕。毕竟,他还拿棋盘砸过人的。 试验了几个字,又贴近看了看字迹的情况,满意的点了点头称赞道。 “儿啊,此物书写文字甚好,而且甚轻,日常书信可替代简牍绢帛。” 熊横给的评价挺高,他这么一说,那些文官都想试试,武官也想看看。 接下来,就迎来了一种奇妙的场景,文武官员或坐地或趴地,或贴柱子或者挂墙。总之为了试验这纸张,可谓是想出来各种各样的方法。 结果就是,大家给出了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都在关心这东西的价格和保存时间。 “虽然研究出来很贵,但是只要普及开来价格肯定比竹简木片布料便宜的多。” 得了叶小北对价格的肯定,有人追问道:“公子,那保存方面呢?” 叶小北回想起自己看过的考古新闻,里面就提到过古墓中的颜料和布料以及纸张的问题。 “纸张储存在干净整洁的盒子里,不湿不潮,不霉不腐,可以千年不腐。但就是千年后,见风即化尘。” 那人回道:“百年之后我们都归尘归土了,何况这小物?” 其他人却注意到了其他细节,说道:“公子,这么说,保存它,需要不湿不潮不霉不腐的神奇盒子咯? 如此说来,此物无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