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太上天魔化弥勒,多宝如来入极乐 (第1/2页)
,开局就是元神老怪 弥勒世尊回望兜率天。 它已渐渐破败。 法在消逝,理在解散。 但祂却半点不慌张。 祂已经明悟许多事,从古到今,再到将来。 一一看遍。 祂更看到了顶着玄奘面孔的太上天魔,祂的笑还在,依旧憨态可掬。 可太上天魔也在笑着,狰狞狂笑。 着实不符那玄奘的面孔。 但弥勒世尊对此并无所谓,毕竟当年玄奘虽然了得,为如来佛祖所喜爱,但终究心生执念,去讨了太上问道,因此才被记挂在此道圣人之法中。 而太上天魔如今变了这副模样,不过是想以玄奘来乱祂的心。 毕竟当年如来佛祖爱此徒多过其他徒弟。 就拿一次佛祖讲经为例,佛祖讲经说法后,留问诸位弟子,诸位菩萨罗汉,最后各人各有答案,其中迦叶为佛祖最为尊敬的弟子,祂乃是在佛祖证道造化后证就阿罗汉之功果。 而且迦叶本性清廉正直,佛祖亦钦佩尊敬,更曾分予半座给祂。 迦叶当时就拈花微笑,其中之意好似得了佛祖真传。 其余弟子各有反应,但佛祖只说迦叶悟透禅理。 玄奘和尚当场大笑,只说迦叶不得其法。 如此轻慢之意,比之那本西游记中的书文更加轻佻,可佛祖不以为意,轻轻揭过,只让玄奘洗了大雷音寺中的莲花宝座。 这哪是小惩,完全是大赏。 极乐净土并非佛祖道场,这大雷音寺才是佛祖道场,而莲花宝座更饱受佛祖造化,其中深蕴圣人之法。 不过最后却听玄奘有言,祂未曾打扫大雷音寺,也没碰莲花宝座。 只在大雷音寺中睡了一觉。 可就是这么洒脱不羁的玄奘却过不了心执,化道而去。 “弥勒,可还记得我是谁?”太上天魔笑着喝道。 弥勒世尊只道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施主着相了。” “呵,你心底清楚是谁着相了。”太上天魔嗤笑道。 弥勒世尊点点头。 而后,太上天魔盖落一掌下来。 这一掌,便是那西游记中的五指山。 五指山横压而下,就要将弥勒世尊镇压到……南赡部洲。 四大部洲于兜率天开辟时,一同开辟而成。 如今,太上天魔便沿用西游记,将弥勒世尊镇压到南瞻部洲上。 “弥勒,可愿与我打赌,就赌西游,怎样?”太上天魔喝问道。 弥勒世尊此刻已经被镇压到五指山下,而祂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只受了这一番镇压。 对于太上天魔这个赌约,弥勒世尊也不去理会。 此时的祂已然陷入某种心悟化执念之境。 太上天魔终究不比一般的天魔心魔身魔,祂以身化玄奘之机变,骗得弥勒世尊心有执念,否则弥勒世尊如何会这么轻易就被祂打出兜率天,如何这么轻易就被镇压五行山。 所以,太上天魔也未曾说错。 不是祂着相了,而是弥勒世尊着相了。 如祂这般存在,心中仍有执念。 但也只有祂自己清楚,祂想及玄奘因执念而道化,祂便想着自己是否也有执念,如此便得了执念。 执念一起,便无穷无尽,尤其是太上天魔就在旁侧,那执念更是难以止住。 先前,祂宽容大度,一切魔法魔念皆可容纳,但现在却无法解脱了。 弥勒世尊于五指山下捏成智慧拳印,祂忽而笑了。 “请道友为我坐镇大雷音寺。”弥勒世尊笑道。 太上天魔听了,哈哈一笑。 然后身影一转,化作弥勒世尊模样,诵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波旬天魔曾有言: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 “如今某家算是做完了波旬天魔未完全之事。” 太上天魔笑了一声。 然后乘一朵金色莲云,往着西牛贺洲飞去。 大雷音寺早就降入西牛贺洲上。 而诸佛此刻都在维护极乐净土的诸般世界,无法得空去管太上天魔行事。 因此,太上天魔轻易就坐上大雷音寺中的莲花宝座。 祂于宝座上,正襟危坐,讲授“佛法”。 “佛法”名曰魔说阿弥陀佛经。 “佛法”授下,原本金碧辉煌,集聚功德道德阴德圣德福德,汇作五彩金云来拱卫的大雷音寺此刻已变得死气沉沉,阴风阵阵,煞气恶气诸般诅咒团聚其中。 祂讲经三千载。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便有三千载的劫数,一直未能有个结束。 诸佛也随之明白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为何一直劫数不止。 不只是因为热寂之灾,更因这位太上天魔坐镇大雷音寺之故。 于是诸佛一同抽身出劫,前往大雷音寺。 依如来佛祖之定,佛有三千,过去庄严劫有千佛、现在贤劫有千佛、未来星宿劫有千佛。 当然,此三千佛并不计数,只不过有此定数。 但真正有佛只三十有八,佛堪比道门道果,不是轻易就可得证。 而这三千佛之数,其中多为化身,或者应身报身。 如此便占了三千佛身定数。 而此刻围了大雷音寺者也只有三十八尊佛。 祂们同仇敌忾,却不以毁灭太上天魔为己任,因为此事该由弥勒世尊做,并非祂们代劳可成。 观世音菩萨与地藏王菩萨,还有大日如来世尊,迦叶尊者,普贤文殊二位菩萨,足足六位世尊,齐聚于大雷音寺外。 这些存在一同出手,即使是拿了诛仙剑阵的玄皇道君也难以斗过六位世尊联手。 而现在,这六位世尊联袂而来,更追随着佛门诸佛。 祂们皆为如今的大雷音寺痛心疾首。 “阿弥陀佛,烦请太上施主收了神通。” 随着一声洪亮的佛号,大雷音寺大门敞开。 迎诸佛入大雷音寺。 太上天魔似要请诸佛详谈。 …… 多宝如来依旧在地仙界在十万光年处,在那研习佛法,钻研佛法的精妙变化。 他忽有感应,只叹道:“竟忘了贫僧这多宝如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