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 死档的讲究 (第2/2页)
”之一。 郭德刚起头便传这一段,同样也说明他认可自己给张芸雷定的路子。 胡炎突然想明白,为什么这家伙还在落魄微末之际,便能吸引那么多人帮扶。 就他这份门里清的劲,爱相声手艺的人,谁遇上不愿意结交相识,再搭上一把力? 配合的太舒服了。 胡炎笑道:“这个你别急,越急反而越找不到裉节。先用小曲小调把舞台站稳,后头什么都会有的。” 张芸雷从小师爷脸上并未看到半分轻视,这让他心里松快不少。 “多谢师爷指点,我记住了。” “你现在《闹公堂》的本子有了,搭档也得抓紧,多溜溜,感觉来得也快些。” 张芸雷扭头一看李贺东:“师叔,我跟东子先凑一搭吧,我俩私下聊过,刚好也都没固定的搭档,昨天我跟我师父也提过,他没多说什么,您看呢?” 胡炎心里顿时乐了。 国风男子辫二爷,跟社会东哥的化学反应,自己一时还真有点摸不到底。 不过,以如今哥俩的底子,谁跟谁搭档都品不出好来。 说白了,就是无所谓。 这就跟初入武学门派的小弟子似的。 瞧谁都是高手,师爷是,师父是,连师兄都是。 至于高在哪儿,怎么个高法? 抱歉,说不清楚,反正高就完了。 胡炎点头:“也成,你们试试看。” 可没等张芸雷和李贺东高兴,他又道:“不过,我个有建议你们听听看。” “师爷,您请说?”哥俩同时拱手。 胡炎反问道:“我们相声门里有一个‘死档儿’的讲究,你们听过吗?” 张芸雷和李贺东摇头,连李芸杰都皱眉不语。 胡炎轻声道:“‘死档儿’就是指逗哏、捧哏之间长期固定搭档,可能合作十几年、几十年都说不定。而其实以前相声门前辈撂地讨生活时,根本没有‘死档儿’一说。” “不固定搭档怎么演?”李贺东率先疑惑发问。 “那会儿的艺人,甭管是谁,懂得都多,而且大半天的演出,多时三五人,少时一两人,就这么轮轴转,所以彼此都是轮流捧、逗。这种演出形式下磨砺出来的艺人,天南海北都饿不死。你们听明白了我在说什么吗?” 这回张芸雷先应道:“师爷,您的意思是我们先别定死档儿?” 胡炎欣慰的点头:“没错,你是逗哏,别只搭东子,其他的,比如芸杰,或者别人,你都得去搭一搭看看,甚至你李师叔也成,不过这事儿得靠你自己去说,我不插嘴。” “东子这边也一样,去给不同的逗哏量活儿,体味不同的感受,这样你们才能更快的搞清楚逗和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小师爷的话,说得如此直白,张芸雷和李员东自然听懂了意思。 但俩人的头,却迟迟不敢点下。 捧、逗皆佳的能耐,在如今的环境中,全都成了奢望。 成百上千混迹相声门的艺人,能找出来几个? 连师父郭德刚,和师大爷于慊,这么有能耐的大蔓儿,准确来说还是属于“死档儿”的类型。 如今他们自己,可正处于急需提成的阶段,搭着不同的人上台使活儿,那无疑将这个过程无限的拉长。 说白了,就是不求快,先求稳。 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全用在夯实基础上。 而且难度系数直线上升,过程自然也会相当难熬。 甚至这还不是一天两天,一两个月的事情,也许得几年。 这是一个选择,头不好点。 胡炎一扫,心中了然。 只是前路指方向,脚下路自行,难求不得。 他有些感慨道:“相声发展一百多年,前一百年的前辈们都是这么趟过来的。也正是有了那些惊才艳艳的前辈,才给我们这些子孙后辈,留下了如今偌大的相声产业。只是如今肯下功夫的年轻人不多,我也只是建议罢了。” “我,我试试看!”张芸雷谨慎道。 “我也一样。”李贺东同样跟上。 一个头点到底,很难,哥俩能有此刻这态度,胡炎已经很满意了。 “好,都不错。路在脚下,稳着去踩,你们去忙吧。” “是,师爷!” 看着众小离开,胡炎叹息一声。 练吧。 玩命的练吧。 功夫下得深,寂寞耐得住,说不定前世被人诟病的某些不足,打这开始便慢慢的消失了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