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酒宴惊惧  (第2/2页)
赵鼎这些赵宋老臣肯定也看到了,但他们都没有说什么,显然也对赵构的下场有所推测。    至于帮赵构出头,    连赵鼎这个一直追随他那么多年的老臣都没说话,虞允文、孟拱自然更不会去说。    放下了赵构的话题后,这个族人又低声的说了不久前他们商议的事情,想要向王景的后宫,献上一位帝姬,和大夏皇帝联姻。    用这样的办法来给自己套上护身符。    本来这件事需要赵构来决断,但赵构不见了,赵德昭兄弟出现,那就让他们兄弟来做决定。    赵德昭眼神微动,    立刻想到了一直跟着自己从中原而来的两个公主。    在赵宋,公主和帝姬只是称呼不同。而跟着赵德昭兄弟的那些女眷,除了两人的子女妻妾外,就是赵匡义一脉的女眷。    至于赵匡义一脉的男丁,大半流散在曹魏境内。和北宋的不少臣子被看管。    赵德昭迅速做出决断,只是,找谁来办这件事却有些为难,他立刻询问身边之人。    身旁之人想了想,居然点了谢晦的名字。    赵德昭有些无言以对,谢晦名声不好,在这时候反而是个优势,但凡是想要媚上的人,都想着走谢晦的门路。    想了想。    赵德昭面上挂上笑容,主动的朝着谢晦所在的方向走去。    他们兄弟是殿内的一个焦点,有了动作,立刻会引起别人的目光,在众人有意无意的关注下,赵德昭来到谢晦身前,先是行礼问候,然后轻声的说了两句话。    高熲、刘伯温还有虞允文等人,都是精神力无比强大耳聪目明之人,即便是乱糟糟的环境中,也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高熲传音问道,语气有些随意,显然对这件事并不关注,只是找个话头而已。    刘伯温微微摇头,他从来不猜这些,但他的心念转动速度太快了,高熲话音一落,他心头就自动浮现出了几个答案。    联想到谢晦的名声,无非是想要通过谢晦,向陛下献宝,以求在大夏安身立命。    看到他没有说话。    高熲也不以为意,只是笑了笑便举杯一饮而尽,    ……    三日后。    宁波城内已经恢复了正常,城内的众多百姓,在听到赵德昭、赵德芳两兄弟投奔大夏,并且得到大夏皇帝的礼遇后,就彻底放下心来。    在赵宋百姓,以及其他时代的百姓心中,赵宋八贤王的名号还是很响亮的。    八贤王,也就是赵德芳,因为杨家将的故事而广为流传,在民间传播的极广,当百姓知道八贤王投奔大夏皇帝后,连带着对大夏也多出了一些认同。    在知道这件事后。    王景还专门任命赵德芳为镇抚使,以韦睿为主,孟拱、吕文德、虞允文为副,开始招降东南各地城池、府县。    赵德昭兄弟投奔了大夏,那些硬着骨头不低头的赵宋臣子,也都自然而然的跟着他们兄弟归附了大夏。    有了这两兄弟过滤一遍,他们的降臣身份,就淡了许多,毕竟读书人的自尊心极强,除了那些软骨头的之外,没有人希望自己背着二臣贼子的名声。    驻跸行宫内。    王景把招降各地的事情交给了臣子,让韦睿等人接管城池,让高熲调动临安的兵马前去驻守。    好消息像是飞来的雪花一样,接连不断。    傍晚。    王景把今天各地送来的奏疏处理完毕,向后一靠,放松的扭了扭脖子。    王景心中暗道。    九江陈友谅,手下张定边是死忠,而蓝玉属于突然跳出来恶心人的,若不是蓝玉,区区九江一地,单凭张定边,如何是贺若弼、吕蒙、张蚝等人的对手。    蓝玉的能力很不错,自身也是历史上的顶尖大将,能和傅友    德并驾齐驱。在整个历史的名将排行中,都能排在前五十。比较出名的三国时期名将,都没有几个能胜过他的。    但他的性格太差了!    骄纵跋扈,不可一世,是一把用不好就会伤到手的利刃。连明太祖朱元璋,都感觉他有点不受控制。赶在自己死之前,非要整出一个蓝玉案,帮子孙拔出荆棘条上的尖刺。    这样的大将,王景就算再惜才,也不想用。    吕布的实力天下第一,以曹cao的爱才程度,不也狠下心将之解决了么。    更何况。    蓝玉帮陈友谅守城,是为了自己姐夫常遇春报仇,也不可能归附大夏。    王景暗叹。    在他心里,已经把蓝玉当成了一个死人。这种一根筋想要报仇的强者,必须斩杀,嗯,等再过两三天,东南各地没有什么大事。    就让杨再兴、甘宁两人带一支精锐赶往九江,先把这座城给破了。    多了杨再兴这个无敌猛将,加上宇文成都、甘宁、张蚝等人,若是再无法解决蓝玉和张定边,那就是贺若弼的无能。    这时。    侍从官出现在门前,他走过来低声的禀报两句。    王景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哑然。    王景随口吩咐道。    他清空了刚才繁杂的心念,走出房门,天空散发着柔和的晚霞,这座行宫环境很不错,尤其是王景处理奏疏的房间外,更是假山流水,曲径通幽。    /75/75637/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