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神州两极 世界大战 (第2/2页)
出来,大夏王朝最佳的策略不是第一时间出兵北上,而是隔岸观火,等到众多王朝杀的损伤惨重,大夏王朝再来收拾残局······ 王景想了想,把自己推断的“世界大战”的可能形势了一下。然后问道:“若是我朝按兵不动,等到北方各大王朝厮杀的筋疲力尽,再北上收拾残局如何?” “这······陛下的推测很有道理,不过我朝应对的办法似乎有些不妥!” 高熲和刘伯温听到北方形势牵一丝而动全身,有可能引动神州所有王朝厮杀的世界大战的推断时,都不断的点头。 但听到王景随后的询问,他们立刻变了脸色。 高颖连忙道:“陛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其他王朝的君臣都知道,嬴政、刘彻、刘秀、李世民,他们都是人杰,我朝若是按兵不动,他们肯定能明白我朝的打算!” “到那时,即便是李唐也不会再和我军结盟,我军北上,便是独自对抗三汉联盟!到时候李唐反而能坐视我们和三汉相争······" 王景也是套用了后世世界大战的模板,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被高头这么一,心中立刻明悟。 的确,源世界后世的世界大战主要是西方各大列强厮杀,他们的秉性便是内残外暴,只讲究利益,根本不讲什么仁义道德。 一旦开始大战,根本不去考虑什么渔翁得利的事,对他们来,先击败对手才最重要。 神州世界各大王朝的明君名臣,能达到境的无不是神魂强横之辈,掌握观气推算之法的,能根据各种信息推演出未来可能发生的局势。 大夏王朝想要白白的捡便宜,根本没有这机会! 还有,大夏王朝也不是真的美洲,美洲和世界大战的战场隔了一片大海,别人想把他拉下水都不可能。 而大夏和北方只隔了一条长江,这条长江平时称得上险,但别人真的想要进攻,单凭一条长江还不够用。 “陛下,臣以为眼下我朝还是和李唐结盟为好!先攻入中原再论其他!” 刘伯温没有太多,只简单的了一句话。 他的不错,现在北方的形势不断变化,大夏王朝此时想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等到大夏的兵马编练完成,内部和后方整顿齐整,再根据北方的形势随机应变。 王景想了想,也深以为然。 “韩将军,朕有意编练战兵百万,你可愿担任这次练兵的总管?”韩信立刻拱手,道:“多谢陛下厚爱,在下愿意!” 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在历史上最常做的便是一边打仗一边练兵,除了走陈仓入关中的时候韩信带过精兵之外,随后的征战过程中,韩信都是率领的老弱病玻 他依靠老弱病残一路击败敌军,然后收编俘虏青壮,行军练兵,数千饶队伍,很快就能变成十几万,乃是数十万。 韩信的指挥、排兵布阵是顶尖,但他的练兵能力,在整个历史上属于最顶尖的层次。以练兵能力着称的戚继光,也不一定比得上他。 不过,韩信的练兵能力再强,王景也需要亲眼看看才有数。 ······· 大夏王朝议事的时候。 中原之地,数年前被曹魏攻占并立为都城的汴梁,巨大的城池雄伟辽阔,城墙上浓烟滚滚,悍勇的汉军兵卒已经在副将校尉的统帅下登上了城墙。 本来只是一个缺口,不过缺口很快的变大,越来越多的士卒涌上城墙。轰! 一道身影手持长枪,对着汴梁的城门猛然一掷,电光流火,长枪带着无比狂暴的力量轰击,汴梁城的城门轰然炸裂。 伴随着城门炸开,整个汴梁城的护城大阵也被破开。“城破了!” “城破了!”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汉军兵卒发出震的欢呼,欢呼声直冲云霄。汉军大阵中,马援只是嘴角动了动,没有太多的喜悦。 因为在破城之前,探子就已经打探到,曹cao带着典韦许褚以及高敖曹等猛将,率领少部分精锐突围而走。 对方甚至没有出面和汉军拼死厮杀。 每次都是缩在城墙内依靠大阵和军阵来应对汉军大将的突击。“可惜,未尽全功!” 马援身形高大,留着短须,没有那种猛将标准型的虎背熊腰,若是换上儒袍甚至有些儒雅,气质非凡。 不过这也正常,马援的女儿要么成了皇后要么成了皇妃,后代马腾、马超,也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马援的相貌和气质,自然不会差。 他的身旁,有着几个力士。 其中两人扛着一把长枪,另外几个力士则扛着两把重锤。这便是马援的兵器! 马援精通枪、刀、锤各种兵器,单论个人实力,绝对是东汉众多名将中的第一流。按照王景的法,马援便是统御和武力都达到一百的双境。 “传令,入城之后不得sao扰百姓,敢违军法者杀!”马援很快就平复了情绪,猛然喝道。 身边的亲卫立刻把他的将令传递下去。 东汉大军,尤其是开国时候的汉军兵马军纪并不好,像是大将军吴汉,烧杀抢掠,麾下的突骑兵擅长长途奔袭,不过也正是因为长途奔袭无法携带太多粮草,所以走到哪就抢到哪。 军纪差的都逼反了刘秀的老家南阳······ 马援带兵比较注重军纪,平时可以笑笑,但军令一旦下达,任何胆敢违抗军令的只有一个字,杀! “大将军有令,入城之后不得扰民,违令者杀!” 传令兵不断的飞奔而出,把军令传到了攻入城内的汉军之中,不少有些其他想法的汉军将校听到军令,顿时凛然。 黄河北岸。 数千骑兵站在一处高坡,远远的看着冒着火光黑烟的汴梁城。 曹cao面色如常,右手握着马鞭,看着周围众将脸色不好,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笑道:“诸位何必如此沮丧,下岂有常胜不败之军?如今我军只是暂避伏波将军锋芒而已,大军还在,主力未失,时机一到,未必不能重夺汴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