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八章 松本下台 (第2/5页)
虽然他吃的大米不用自己买,但联络部那么多人都吃大米,每月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 这些钱,全要他来签字支出。 为了利益,资本家果然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幸好石原亨比较守信,粗粮一直没有涨价,上海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 为了垄断大米,石原亨不准外地的大米进入上海,警备司令部就像他家开的,所有进城的地方严格检查。 这几个月来,抓了不少想要偷偷进来的米贩子,石原亨没杀人,但却罚的他们倾家荡产。 有石原亨在前面扛着,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走私贩子,现在都赚翻了天。 包括早川平。 他更会做生意,石原亨定下的价格他不敢动,但却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买大米送白面,又或者送点别的东西。 加上走私的利润,哪怕他比别人多交了一成份子钱,现在财富也在飞速增长。 五月中,一个噩耗突然传来。 张将军在襄阳死战不退,以身殉国。 张将军是抗日的铁杆派,虽然早期他主张与日本和谈,被人骂是卖国贼,但他用事实证明,他不是汉jianian,而是英雄。 38师师长,在张将军牺牲后,亲率敢死队抢回了张将军的尸体。 虽是敌人,但日本对这样的英雄也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命令飞机停止轰炸,以免损毁张将军遗体。 消息传到重庆,举国悲痛。 张将军年仅四十九岁,他的夫人听闻噩耗,绝食七天而亡。 老头子亲自去码头迎接张将军的棺椁,为张将军举办国葬。 六月中,襄阳、宜昌相继失守,战争结束。 李将军最终没能保住地盘,但他的人大部分保全了下来,日本人取得了战术性胜利,不过损失同样不小。 这一战,日军伤亡总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真正的打掉了日本一个师团。 可以说,日本在战略上属于失败,不过因为占据宜昌,对重庆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算是取得了胜利。 楚凌云本就没想过,李将军能打赢这一仗。 这次的战果,不管是老头子还是李将军,基本达到了满意。 法租界,陈树窝在房子里,一个多月没有出门。 所有的生活物品,全是刘信俊买给的他。 而且他已经知道楚凌云在找他。 泥鳅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地痞,巡捕,警察等等,带着他的照片,到处搜查,被刘信俊所察觉,告诉了陈树。 “老板,新房子找好了,您什么时候搬过去?” 刘信俊来到民房,此时的陈树,比之前瘦了足足有二十多斤,脸上满是胡子,根本没有了原来的样子。 没有见过他的人,只看照片很难认出他来。 “现在就搬。” 陈树起身,他没多少东西,搬家很容易,带着几件衣服便能换地方。 新房子不大,这里之前被巡捕查过,现在搬过来,会比较安全。 楚凌云想要杀他,他同样想要杀死楚凌云。 这段时间他并没有闲着,他不能外出,但刘信俊可以,包括楚凌云,没人知道刘信俊的存在。 一个多月来,刘信俊帮他调查了很多关于76号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76号如今分成了三股势力,丁墨,李志群和陈展礼。 丁墨是主任,有着天然优势,当初陈树便想投靠他。 不过现在陈树改变了主意,丁墨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和久保的关系不好,人又清高,手中的力量还不如李志群。 李志群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以前的级别很低,现在是副主任,但他很有野心,而且在76号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不过调查之后,陈树改变了主意。 第三个,也是最不起眼的陈展礼,进入了他的视线。 陈展礼在三股势力中排行垫底,他自身只是个科长,挂在丁墨的情报二处。 但他这个科长,丝毫不次于两个主任。 陈展礼自身没什么能力,就会熘须拍马,但他是久保最信任的人,属于久保的嫡系。 他的手下不少,所以成为了76号的第三股势力。 不管是李志群还是丁墨,他们都有可靠的手下,自己投奔的话,最多做个副处长,甚至是科长。 想拿到他想要的权力,并不容易。 两人会提防他,以免被他架空。 陈展礼则不同,陈展礼没什么能力,手下更没什么能人,这点对他最为有利,他去的话,很容易成为陈展礼最得力的下属。 甚至陈展礼的势力,会变为他的。 陈展礼的权欲没那么强,他要的是地位,自己有能力,以后完全可以将他捧上去,甚至让他来做主任。 这样的话,他能拿到副主任的位置。 最重要的一点,投靠陈展礼,他可以得到久保的大力支持。 特工总部虽然挂在了新政府名下,但事实上是梅机关掌控,属于日本人。 新政府对特工总部没有一点的指挥权。 在76号,和日本人处好关系最为重要。 对比之后,陈树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陈展礼。 不过他不会直接去投靠,他要带上一份足够的见面礼,至少让陈展礼看到他的能力,这样以后才会重视他。 陈树的如意算盘打的确实不错,很可惜,他这次选错了人。 不管是丁墨还是李志群,他去的话至少还能多活一段时间,选择陈展礼,恐怕很快他就要完蛋。 时间到了七月份,天气变热。 街上的车夫都是懒洋洋的等着活,不愿意多跑,粮行的大米,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如今大米的价格已经到了三块大洋一斤,这样的价格,已经和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关系,不管涨到多少,反正他们是吃不起。 更多的老百姓,选择了粗粮。 尽管难吃,至少能填饱肚子,而且粗粮便宜的多,一斤大米的钱,吃粗粮的话,够一家人吃一个月的。 “老板,找到人了。” 搬进新家第三天,刘信俊过来汇报了个好消息。 “人在哪?”陈树立刻坐直了身子。 “在法租界一处厂子里。” 刘信俊回道,他找到是徐敬书。 本来陈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