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魔纪:一个眼神打败你_第七十四章 刺杀云昊(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刺杀云昊(1) (第2/2页)

不清楚。”太监一脸欣喜。

    “喔,那我到要瞧瞧究竟是什么祥瑞。”云昊站起来走出御书房。

    刚一跨出门槛,云昊就看到整个天空的云彩仿佛是着了火一般的通红。一只红色的大鸟浑身冒着火焰在皇宫上空盘旋。

    “那是朱雀虚影。”云昊大吃一惊急忙向屋里退去。

    作为曾经的云族长老,现在的帝王,他对很多事情知道的远比一般人多得多。他看过云中城一战的战报,里面提到过这个虚影。这哪里是什么祥瑞。这来的是催命的杀神。

    “赶快发出警报,叫御林军和宫中的高手前来护驾。有人要行刺朕。”云昊一边命令一边匆忙走到龙椅旁按下了扶手上的一处机关。

    只听“哗啷啷”的一阵金属响动,从御书房的四面墙壁落下一扇扇密实的铁栅栏。将整个御书房完全封闭起来。

    那太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惊惶地拉响了一旁的报警铃声。

    那朱雀虚影上的人正是红玉。

    她此时一身赤红轻甲,背背长弓腰挎箭囊。傲立于那朱雀虚影的背上,脸色冰寒。

    密集的雨水劈面而来被他身上的火气一激立刻化成了白色的水雾一滴也不曾落到身上。

    她示威般在皇城盘旋数周后,用一种冷冷的语气,对下方喊道:“云昊逆天篡位,上苍震怒。天降火雨,地生烈焰。王师将至,屠尽妖魔。”说完在箭囊中抽出一只羽箭朝着下方的皇宫一箭射出。

    那羽箭化成数十道火光向皇城各处坠去。皇宫里顿时有不少地方燃起火来。如是往复几次,倒真的像是“天降火雨,地生烈焰。”

    朱雀城中的百姓,早就被这些异象吸引,也不顾下雨。纷纷跑出来观看,一个个不由得心中窃喜。

    当然,正住在皇城后的山风也察觉到了不对,急忙吩咐手下赶往皇宫。自己也亲率亲卫前往。

    皇宫内的禁军侍卫也纷纷行动起来前往护驾,并赶往宫中各处救火。一时间吵吵嚷嚷,乱作一团。

    再说这御书房之内,云昊正惶惶然不知如何应对。突然,一阵的灯火晃动,就在距离云浩十余步外的一处空间突然亮起一点蓝芒,那蓝芒迅速扩大形成一座不规则的光门。一个提着长剑的刀疤脸汉子,从光门中一跃而出,身后紧跟着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人。

    二人正是月无缺与常乐。

    原来,这一切都是月无缺的谋划。

    自从那一日知晓了云昊的行踪,他就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一役如何才能建功,即使刺杀不成也要让圣魔帝国的根基有所动摇。于是就有了这一番计较。

    月无缺首先以言法祭来这一阵夜雨。让红玉驾驭朱雀虚影,在皇城上空大鸣大放。第一可以吸引注意力。第二,可以在圣魔帝国人民的心理种下希望的种子,激起反抗的勇气。这种所谓的神谕之术,历朝历代屡试不爽。第三,可以将云昊逼入保护机关,使其作茧自缚。

    月无缺在来朱雀城之前,已经从前朝公主古兰丹姆和老太监云雀那里获得了皇宫中详细的地图以及,机关、布防的情况,这才精确地通过空间法阵进了御书房。

    如此缜密的安排,就如云昊的老谋深算也是预料不到的。

    常乐手持长剑向着云昊劈面就是一剑刺去。虽然有十余步距离也是一闪即至。

    那云昊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虽然身为帝王,身手却没有落下。向旁边一跳,就给轻松避开了。

    几个太监见到突然出现的两人,都失声惊叫起来。

    “有刺客,有刺客。快来护驾!快来护驾!”

    宫女们却早已吓得在墙角缩成一团。

    常乐一击不中,收势转身,对着云昊的喉咙又是一剑挥出。

    云昊此时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向着书案旁边的的墙壁靠去。在那边的墙上挂着一口宝剑,是切金断玉的利器,想凭它应付眼前袭来的刺客。

    此时,常乐一剑又来,避无可避,随手扯过身边的一名太监,将其挡在身前。只听“噗”的一声,长剑从太监的脸上扫过,将半个头颅都掀飞而去。

    趁着这当口云昊从墙上摘剑在手,与常乐打在一处。

    月无缺不动声色的在一旁观看,手中握着那一杆金黄色的竹笔,密切地注视着御书房内外发生的一切。

    无数的护卫已经手持兵器奔至御书房外将这一重殿宇团团围住。奈何此时御书房已被坚金所制成的铁栅封住。无法进入内部救护皇帝。

    这坚金刀剑难伤,水火不侵,机关又只能从内部打开。若使用弓箭,又怕伤了里面的皇帝。一时间也无可奈何,只得在殿外大声呼喊。

    云昊持剑在手,与常乐相搏,他出身云族武艺自是不弱。手中又有神兵利器,反而将常乐逼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

    然而,月无缺似乎胸有成竹,看到云昊发起威来,将金黄竹笔举起,对着云昊画出一个符咒。口中喝一声:“住。”

    只见云浩突然身体僵直,挥出的宝剑定在空中。

    常乐就势反守为攻,将剑锋架在了云昊的咽喉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