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2/2页)
小思远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长大。反复思量之后她同意了和李然共同生活的请求,唯一的条件就是孩子随母姓。 小佳心里其实是不太赞成晓梅这么匆忙再嫁的。可于婚姻而言她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实在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来。又看见晓梅心里虽然有些犹豫,很大程度上还是想嫁人的。她自己也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知道一个人过日子有多不容易。所以小佳只是蜻蜓点水的劝了晓梅几句就不在发表意见。可在她心里对李然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隐隐的不信任。她总觉得李然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热情无害。 随着小佳和苏晓梅在外滩的旗舰店开业,她们面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根据现行的国家政策,每个个体经营的从业者最多是不能超过八个雇工的,这在“资本论”中有过阐述。超过这个数字就很容易触犯到法律的边界。 这两家店雇工肯定是超过八个的,不算老店,外滩沿江路的店按小佳的设计八个人是不够的。她的想法是一楼卖羊城上来的服装,二楼隔开两间,小的那间做办公室,大的那间制作高档定制旗袍。 定制旗袍的想法还是羊城王老板给他的灵感。去年王老板偶然的一个机会问她,认不认识庆海裁剪旗袍的老师傅。港岛有位导演想拍一部旧庆海的电影,需要几十件款式颜色不一样的旗袍。这活儿港岛的服装师很难做出那种味道,需要庆海的老字号老师傅才行。
小佳一想这不巧了吗!老师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自己的爸爸人品好坏不论,做旗袍的手艺在大庆海那是有名的。 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活接了下来,布料都是港岛那边提供的,小佳只要负责制作。港方电影制作方的服装师问王老板需要多少制作费?王老板问特意赶到羊城的顾小佳,多少费用合适?小佳本想按照庆海的行情报个价格,快脱口而出时她多了一个心眼,让对方先开价。结果对方一报价就把小佳惊了一跳,人家随口报出的价格就是小佳心理价位的十倍不止。 这个价格小佳当然是满意的,只是出于商人的习惯。她还是摇摇头,说价格太低了。然后她又有理有据地列举了给港方制作的两件样品中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言下之意除了她没有人能够找到有这么好手艺的老师傅。 对方点头赞同她的说法,让她报个价。她索性把对方的报价又翻了一倍,她想反正生意是要来回谈的,有了对方的底线这单生意怎么都能做的成。 出乎她意料的是对方犹豫了一下说要回去问一下导演的意思。小佳当时还有些后悔,想着自己是有些太贪心了,有心想把价格往回拉一拉,又一想反正数量不多,几十件而已,让他们看着去商量吧!大不了不做这单。 回到庆海,小佳一直在为自己报了一个天价悔恨不已。她觉得自己这事办的不是很靠谱,就没和晓梅细说。 可她没想到过了一周,王老板的电报发了过来,她报的价格港方同意了。合同订金和布料会随后发过来,她可以着手出设计图准备制作了。 这单生意她给了爸爸比平常手工费高一倍的工资,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拿出巅峰时期的水平,而且她要全程参与制作。 小佳的爸爸现在已经认清了形势,知道这个并不讨她欢心的女儿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自己要靠女儿来讨碗饭吃,自然女儿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况女儿给加了一倍的薪水,这单货做完的收入顶的上他过去一年的进账了,女儿成了他的金主,有什么要求他都必须满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