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智囊  (第1/2页)
    最长一梦正文卷第四百五十六章智囊“乔安邦这个人一向眼睛很高,世家子弟,出了名的规矩大。他没问你一些让你为难的问题?”    齐天海说道,全然不觉,他问的也是这样的问题。    张青也没在意,笑了笑道:“倒是问了个人问题,关心我和娟子什么时候办事,别忘了请他喝杯喜酒。”    齐天海直眼:“你怎么说?”    张青笑道:“我说明后年就办,一定请他喝这杯喜酒。”    齐家人一下都笑开了,因为都看到了,乔月也在车上。    李素芝笑道:“防总的事你算结尾了吧?”    张青点点头,道:“交出物资就可以了,后续生产出来的物资,直接运过去就好。”    齐奶奶都心疼了:“你这往外捐出去多少钱呐!”    张青笑道:“奶奶,国内都没收我个人所得税。要是按照西方的《个人所得税法》,我挣那么多钱,至少要交百分之二十的税。现在捐一点,不算什么。”    李素芝道:“也不能这么说,你的投资基金是离岸性质,并非个人所得。”    国家绝不是善类,该交的税怎么可能漏掉?    但投资基金的直接法人是张国忠和孙月荷,两人港岛身份证不说,盛世投资基金还隶属于phoenix信托基金,更是离岸基金会。    所以从法理上来说,张青也不需要交税。    齐天海倒是反应过来了,道:“国难思良将,这个时候能出把力,以后只要不犯杀头的罪,都能保太平。”    齐奶奶不解道:“他好端端的,还能不太平?”    张青笑了笑,道:“在这片土地上,富可敌国,本身就有原罪。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齐天海居然赞同:“居安思危,不自负自大,是对的。”    李素芝和齐平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笑意。    都说李素芝爱说教,那是他们还没见识过齐天海。    以前齐天海喜欢对齐娟说教,结果总会被“反杀”。    自由、热情中成长起来的齐娟,哪有心思听老顽固逼逼叨叨?    倒是张青这样的性格,善于汲取周围一切有利于成长的经验和知识,或许还能听得下去?    想多了,饭后齐天海还想长谈,张青却带着周艳艳离开了,给的理由是要录专辑……    送张青出门的时候,李素芝还忍笑小声叮嘱道:“下次可以敷衍一下,聊一会儿。”    张青无奈道:“都是阿姨您说过的话,口才也没您好。”    李素芝差点笑出声来,拍了拍他肩头稍许灰尘,道:“去吧。”    ……    譬如张青现在所住的圆明园花园别墅小区三期,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几百民工讨薪住进了毛坯房。    还是杜鹃公司出手,接手了三期项目,给付了欠款,并将三期也列为员工福利分房。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下降,国内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消化,经济问题进一步加剧。    七月初,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更是在公开场合公布了一个让人有些绝望的现实:国有企业不得不通过财务报表作假的方式,来掩盖现实的窘境。100家重点国有企业中81%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和虚列利润的情况。    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7月3日,政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一个新时代开启了……    这条道路充满了争议,也埋下了天大的后患,但这个时候,几乎没有选择。    国内经济形势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全国居民存款高达五万亿。    越是这种时候,老百姓越不敢花钱,任凭人民币越来越毛,也不敢出手……    但住房政策的改变,却将这些钱一下就释放了出来。    房地产又带动了钢筋、水泥等产业,而恰巧这时东南亚的制造业被摧毁,制造业的资金开始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流入中国。    这也是西方资本这个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事……    七月的暴雨仍就肆虐,鄱阳湖水系洪峰不断。    长江、松花江的水位,也是屡屡突破历史高位。    数百万人在各种大堤上奔波着,危若累卵,但好在,除了一些小范围的溃垸外,长江干道无恙。    只是,到了八月,雨水居然仍不见停……    “唉,这雨,什么时候能停啊。那么多工期,全都延误了。”    赵蔷赤果着香肩,依偎在张青怀中,满头波浪发披散开来,慵懒中带着些颓意的埋怨道。    浙省五十亿的投资暂停,损失很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