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罗辑?逻辑? (第1/2页)
面对这个困扰了中国知识分子几百年的问题,利玛窦却没有落入他的窠臼之中。 其实,利玛窦不但懂佛学,更深入研究过佛学。跟系统庞杂的儒学相比,佛学的根基还没那么深厚,利玛窦正是想抓住这一点,通过驳倒佛家,将自己的基督教渗透进这个广袤的国家。 佛家讲究‘机锋’,讲究虚幻,那么利玛窦就避虚击实,让现实成为一把尖刀,插入佛学虚幻的理论里。 “都不是,”利玛窦淡定的回答。 “当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了他的记忆。而当我们要谈论他们时,或者想到他们时,只是把这些储藏在记忆里的影像又拿出来罢了。” “这就对了,”一听这话,雪浪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 “换句话说,你已经创造了一个新的太阳,一个新月亮。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创造万物。” 雪浪抓住了利玛窦的话头,他要借此机会驳倒利玛窦的第一个论题。 利用心中的影像可以创造万物,雪浪显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即“心生万物”。 他得意的站了起来,接受四周的欢呼,又坐了下去,泰然自得。 方华看着人群中的雪浪,他突然有点明白佛家的理论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倒是跟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唯实论有点相似。 即存在一个不是任何具体桌子却又是桌子的东西。 而这就是雪浪心中能够创造的东西。 但经院哲学在几百年间,在基督教内部的自我辩证中已经走向了没落,即使是坚持原教旨主义的耶稣会也开始倾向于更符合人们常识的唯名论。 果然利玛窦又开始用自己深厚的逻辑学来辩驳雪浪的说法: “雪浪大师,人们在心中所形成的影像只是太阳或月亮的影子。就像人人都可以想象出一个火炉,但人人也都明白真是的火炉与想象的火炉的区别,真实的火炉是可以取暖的,而想象的不成。”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太阳或月亮,他就不可能在心中形成太阳或月亮的形象,更不用说实际上创造太阳和月亮了。” 利玛窦停了一停,见四周的听众果然在认真思考自己的话,方才继续说下去, “如果我在一面镜子里看见了太阳或月亮的影像,就说镜子创造了太阳或月亮,这不是太糊涂了吗?” 雪浪所用禅宗“机锋”还是没有脱出诡辩论的那一套,通过不断的变换对象的概念和内涵,始终让辩论朝着自己有利的那一方。 其实无论是禅宗,还是玄奘创造的法相宗,杜顺创造的华严宗等佛家其他流派,大致都脱不出“心”之一字。 连逻辑都在为“心”服务,或者干脆不存在逻辑。 而利玛窦做的就是,通过逻辑推论摧毁禅宗“心”的根基。逻辑学要点之一:理智所获,必先经过感觉。 他通过推理心中的影子和实物的不一致和心中影子和镜中影子的一致,通过逻辑链条,论证镜子可以创造世界的荒谬,从而推翻了心可以创造世界的理论。 “厉害,” 做了半天观众的方华在感叹利玛窦逻辑学之扎实时,他的内心也有了一点小小的触动。 难道这就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西方落后的根源。不是数学,不是物理,不是化学,而是作为他们基础的 逻辑。 “哥,雪浪法师是输了吗?”方征明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利玛窦胜了,可是他又说不清为什么胜了。 方华看了一眼疑窦中的方征明,觉得一定要把利玛窦这个家庭教师搞到手,老窦现在不仅仅可以教老弟记忆术。 还有真正的屠龙术。 “输了,从第一句开始他就注定是输了...” 方华的话还未说完,他的耳边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公子好见识!” 男人约莫四十岁,身穿一件宝蓝色直襟长袍,头发紧束头顶,用一白色布带束着,一道剑眉下闪耀着异样的光芒。 “雪浪善用佛家的机锋打法,不知让多少人沉迷其间不可自拔,今天算是遇上了硬茬。”男人说道。 方华来到这个世上,还没见过这么一个有气质的中年男人,不由对他多看了两眼,问道: “小子请教先生何以这么说?” 男人好奇的打量了对面这个身长玉立少年,方华突然有一种被看透了的感觉。 “你真的不懂?”男人意味深长的说道 “啊?”方华觉得这次大尾巴狼是装不下去了。 男人收回目光,微笑说道:“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