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全线撤退 (第2/2页)
所部模样,应该不是假的,我怀疑是楚枫知晓了贵霜帝国兵马入境,迫于两线压力,所以准备以退为进。” 荀攸捋须,同样带着不解,不过却分析了下。 “知晓贵霜兵马入境?”曹cao童孔勐然一眯,心中胆寒,没想到楚枫这么快就知道了,看来楚枫情报渗透做的还是很完善的。 “张辽呢?张辽撤了没?” 曹cao皱眉询问,当年他和张辽高顺交过手,两个都是打仗的好手,绝非庸才,而今他麾下仅有骑兵,虽然追击简单,不过也不可大意。 “尚未,估计他们是准备互相掩护撤退!”荀攸沉声说道。 “主公,末将请战,愿率五千铁骑,踏碎陷阵营,取高顺首级献与主公。”马超跃跃欲试,这种能打仗的机会可不多。 曹cao皱眉,陷阵营他自然知道,想当年他在陷阵营手中吃过不少亏,自然不敢大意,不过眼下陷阵营除了张辽兵马外,并无援军,或许... “奉孝,你以为可战否?” 曹cao将目光看向了郭嘉问道。 “主公,高顺张辽二人皆有勇有谋,他们岂会明目张胆撤军,定然还有其他援军。而近期开封那边哨骑多次传回消息,说城外有大规模行军的迹象,” “现在看来,恐怕鲁肃已然率军在某处静候高顺了,若是我军冒然进攻,除了张辽有可能前后夹击外,鲁肃也不可不防!” 郭嘉皱着眉头,也是有些凝重。 听着郭嘉的话,荀攸点了点头,既然全线后撤,鲁肃那边自然不会不管高顺他们,想来的确有可能过来接应了。 只是高顺就算了,鲁肃诸部兵马数万,关键他们在暗,令曹军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想明白这个,荀攸也是开口道:“主公,高顺、张辽兵马相加不过万人,与其为了二人区区万人兵马冒险,倒不如尽早拿下洛阳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显然,荀攸也不建议作战。 主要他们兵马皆为西凉铁骑,就算灭了高顺又能如何?无非是削弱一点楚枫的实力,根本不影响大局! “依你之见呢?”曹cao打消追击的想法,主要区区几千人,吃起来也没多大用,还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们离开。 “诸位大可猜想一下,假如楚枫是因为贵霜兵马入境的原因,所以后撤,那想来他们会直接背靠汉江、淮河等水系作战!” “如此以退为进,我军但凡决战,都需要南下,而且会面临极大的后勤压力。就算没有后勤压力,我军没有舟师,只要楚军龟缩,绝无半点胜算!” 荀攸捋须,一字一句分析道。 听荀攸分析完,众将略微皱眉,这么一听,他们就没有半点胜算,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决战了? 郭嘉却是频频点头,沉声道:“公达说的没错,楚枫无论如何,都将天生立于不败之地,我军和袁军皆以步骑为主,舟师难以作为。” “按理说决战毫无意义,可是却又意义重大,因为此战一旦未能取得战果,那等贵霜退去,匈奴乌桓回归草原,楚枫将疯狂报复!” “所以,此战必须分出胜负!”荀攸又凝重说道。 “军师,你这说的我都迷湖了,你一边说楚军只要龟缩我们就毫无意义,一边又说要分出胜负,难不成楚军会主动决战不成?” 曹仁腹诽,有些无语。 “合肥!”荀攸上前指出楚枫的基业沉声道:“合肥乃楚军命脉所在,而进取合肥只需渡过淮河,淮河浅滩横跨不过数百步,未必不能渡河。” “此战胜负就在合肥,只要联军能抵达合肥,攻破合肥都城,那此战过后,楚军数年内难以翻身,到时候再去发展舟师,胜负天平必然倾斜。” 郭嘉也是眯眼点头,沉声道:“公达说的没错,此战若就此作罢,我军及袁军都将付出代价,换来的只是毫无人烟的中原,没有半点用处,” “相反,楚枫随时可以出兵夺回这些地方,毫无意义。” “可假若我军让援军出武关,直抵南阳,我军便可先扼守南阳,一边造船一边固城,做出长久作战的打算,同时与袁绍相约直取合肥。” “此战,只有攻下合肥,才可重创楚枫,楚枫所有经济重心都在合肥,只不过合肥距离千里不止,过去作战后勤太难了。” 郭嘉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要知道,南阳距离合肥就千里之遥,而长安距离南阳同样也有数百里,这条补给线,没人能做到,因为这沿途全都是无人区。 曹cao陷入沉思,一千多里的补给线,这想都不用想,就算在自己境内,都很难,更被说还是在无人区,这没人能实现。 除非航运,航运可以节省成本。 荀攸此刻略微眯眸,接着沉声道:“主公,或许还有一条路线有可能实现补给!” 郭嘉闻言,当即接话道:“你是说黄河?” “没错,主公,黄河流域途径长安,洛阳,而洛阳以东有一条鸿沟水系,此水系可转道浪汤渠,最后汇入颍水,可直达淮河!” “全程顺流而下,可节省十数倍的粮食损耗,不过单单以我军现有的军粮,还是难以为继!”荀攸皱着眉头沉声道。 这条水系可直达,不过他们船只有限。 “主公,要不咱们找袁绍再借点?”曹仁示意开口道。 “他自己自身难保,乌桓匈奴十数万骑兵,人吃马嚼对后勤压力不比我们的小。”郭嘉摆手,直接否决了。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秋收,今年无论是汉中还是关中,皆风调雨顺,入秋定然丰收。而秋季同样会进入枯水期,到时候淮河好渡!” 荀攸眯着眼,他自问此策是最佳的了。 “秋收决战,一来袁绍和我军都能筹集粮草,二来淮河水流减缓,争渡简单。缺点,需要让袁绍同意这个观点,同时贵霜需要停留数月。” “在这期间,长安等各地,都将大面积建造船只,以斗舰为主,可在沟渠航行,我军当驻守南阳。”荀攸又补充了句。 他算是把优缺点都给列出来了! 至于如何选择那是曹cao的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