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此生有幸在华夏 (第1/2页)
“你有多少把握?” 侯闻书还是不放心。 “如果半年之内完成,我想应该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陈和不敢多说,怕他们以为自己意气用事。 核聚变引擎技术的相关知识早已经在他脑海里徘徊多少遍,他本想推迟完成这项工作,现在看来要改变计划了。 “好!” 侯闻书一拍桌子:“项目马上进行,就由你和洪院士领导,国防部门会从中协助,我马上就会晤其他常任理事国首脑,说明此事。” “侯议长,后期我们也许还要与米国合作。” 陈和提醒他。 侯闻书愣住了。 “核聚变引擎开发出来后,关键是怎么才能使他接近高速运动的小行星。目前也许只有米国能够做到。” 陈和解释道。 侯闻书微微点头。 米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发出完整体系的拦截系统。 这就是算力! 核聚变技术会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但是目前还是处于信息时代。 引领这个时代的标志就是算力! 陈和本打算先开发量子计算技术,与核聚变技术,作为两架马车齐头并进,使华夏国走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列。 只是目前形式下,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侯闻书最后说道。 陈和与洪向前走出办公室,就剩侯闻书与赵向阳。 “侯老,陈院士说的话可信度高吗?” 没有外人,赵向阳对侯闻书换了一个称呼,以示亲近。 “小赵。” 侯闻书也换了称呼:“你知道聂老怎么评价他的吗?” 赵向阳摇摇头。 “不骄不躁,大有可为。” 侯闻书想起那天同老友聂醒民交谈的事,脸上不禁露出些许哀伤。 “能得聂老这样评价,实为不易。” 赵向阳如实回答。 侯闻书摇摇头:“聂老一向看人很准,可这次却错了。” 赵向阳有些不解。 难道陈和是浪得虚名? 侯闻书话语掷地有声:“我看陈和是:百年不遇,前途无量!” 赵向阳大惊,这八字分量之重比之聂醒民的评价要高出天际。 “小赵,项目接下来就要进行了,你安排一个得力的人保护好陈和的安全。” …… 陈和走出古朴建筑群,被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洪向前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个世界很是奇妙。 他实在看不透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潜能。 街道上的人行色匆匆,为生活忙碌。 再抬头看天,万里无云,太阳高高挂着。 谁也想不到,灾难会从天上随时降临。 “小陈,接下来你怎么安排?” 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先问陈和的想法。 以往都是作为重要项目的总负责人,什么想法都是由自己敲定,可在陈和身边,他似乎乐意询问他的意见。 “从你负责的核聚变反应堆项目抽派一些人手,这边加上杜仲海,还有宋博文,毕竟材料方面需要用到。” “项目地址听上面安排吧,应该会由军方安排在一处隐秘的地方。” “至于推进器方面的专家,我会跟上层请示。” 陈和挠了挠头,继续说道:“最后再派几名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后期米国肯定会派人来,到时说不定从他们那里能偷点拦截技术。” 洪向前摇头笑了起来,没想到人不大,心眼挺多。 …… 位于华夏航空航天大学的办公室内,吕有方教授看着最近的新闻,微微叹气。 这段时间可控核聚变的消息一直不停,核聚变发电站也马上要完成建造。 他们这些前沿的科技工作者都心知肚明,下一步肯定要发展核聚变引擎。 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十年后,也许二十年后。 可他们不是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成员,到现在还没真正接触过可控核聚变。 如今手头的项目明显有被冷落的迹象,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常规推进器看来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起,看了眼号码。 没见过。 难道是卖老年人保健品的? 拿起话筒,然后又挂上,自己才六十,要什么保健品。 过了一会,电话又响起来,还是刚才那个号码。 吕有方再次拿起电话,那头传来女声:“喂,您好,是吕有方教授吗?” “是我,你是?” 吕有方有些烦躁。 “我是华夏科技部的工作人员,有一个项目问您要不要参加。” 呵呵,骗子! 吕有方以前也听同事说过接到以投资项目为幌子的电话。 不过他有的是时间,决定拆穿这个骗子。 “什么项目啊,我是专门做推进器研究的,是不是告诉我参加核聚变推进器的项目?” 最近可控核聚变的消息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难保一些骗子不会打这个主意。 “啊,我们还没通知您,您就知道啦?”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惊讶。 “我还知道,你们是不是要我缴什么进入组织的会员费,保密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