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7、毒计(5.2k) (第1/3页)
大明:开局成为锦衣卫正文卷147、毒计京城, 北镇抚司,小院内。 袁长青坐在院中石凳上,吃着简单的早餐。 咸菜,米粥。 虽然是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但他向来节俭,很少铺张浪费。 将碗中的最后一口米粥喝下,袁长青满意的擦了擦嘴,笑道:“那小子又送来了什么消息?” 在他身后,站着一位穿着暗红飞鱼服的中年男子,身姿挺拔,面如温玉。 与多数锦衣卫铁血煞气的形象不同,此人看起来倒像个读书人,温文尔雅。 但若是有人以为他好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 此人在北镇抚司中,被称呼为“活无常”,江湖人称“鬼面无常”雷千鹤,心狠手辣。 他是袁长青曾经在东院时的心腹,在他升任镇抚使以后,曾经千户的位子也就交给了他。 雷千鹤恭敬递上一份密信,道:“这是今日凌晨送来的。” 袁长青随手接过,目光一扫而过,脸上渐渐露出错愕之色。 良久,他放下密信,似笑非笑道:“看来我这个位子要坐不久了啊。” “千鹤,你去一趟湖广吧。” “这小子整了一百万两,要送给陛下。” 雷千鹤微微一怔,惊讶道:“一百万两?” “林大人他们不是平定叛乱去了吗?” 平定叛乱从来都是向朝廷要钱,头一次听见往回送钱的。 袁长青目光深邃,幽幽道:“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啊。” 陛下如今被百官与叛乱一事弄的心情烦躁,若是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必然会好上许多。 “林芒”这个名字自然会更加入得陛下之眼。 当然,若是换个人,说不定就会贪下这个功劳,但他袁长青做不出这种事。 何况,按那家伙的性格,真敢这么做,估计会在镇抚司内拿刀砍自己。 前些时日朝堂上御史与百官对于林芒颇有微词,奏疏,罪状,早已有一人高。 许多甚至都是子虚乌有的罪名,而陛下也一直未曾明确表明想法。 说到底,林芒太过年轻了。 他如今已是北镇抚司千户,再升就得是镇抚使的位子。 这个位子,陛下也不会轻易授予。 袁长青起身道:“看来我得入宫一趟了。” 心中则有些感慨。 “程鸿年啊,你留下的这把刀太过锋利了点。” 这短短数月,不知已经死了多少人。 可是……就怕他成为下一个我啊。 …… 京城,杨府。 “彭!” 府中堂内,一尊价值千两的花瓶被摔碎在地。 杨合修坐于太师椅上,满脸怒容。 “竖子!” “狂妄!” “无知竖子,简直太过狂妄!” 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中气十足。 站在一旁的几个奴仆战战兢兢的,垂首不语。 就在这时,堂外走进一个穿着青衣的青年男子,手中握着一柄折扇。 来人满脸笑容,拱了拱手,轻声道:“父亲因何事如此生气?” 说着,轻轻挥了挥手,四周伫立的奴仆如释重负,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杨合修压下心中怒火,冷哼一声,冷声道:“还不是北镇抚司那个贱种!” “今早刚刚送来的消息,副总兵郑章与吴守明死在了岳州。” “上报的奏折中所说,他们是死于当地江湖门派的手中,但区区江湖门派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胆子。” “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那贱种与骆尚志所为。” 整个湖广,能将事情做到滴水不漏的,也唯有这两人。 郑章也就罢了,但吴守明是他的人。 整个都察院内,吴守明已是他这一派系官职最高之人。 吴守明一死,意味着他对于都察院的把控彻底断了。 杨宣诚打开折扇,轻笑道:“若是父亲为此事而生气,其实大可不必。” 杨合修端起桌上的茶饮了一口,问道:“你有何计策?” 他这个小儿子向来聪慧,只可惜无心于官场。 不然以他的身份,早已进入六部要职。 杨宣诚眼眸微眯,幽幽道:“他们不是需要平定江西叛乱吗?” “既然我们的人派不去,那就请些别的人。” 杨合修微微颦眉,问道:“何意?” 杨宣诚轻笑一声,意味深长道:“若是江西出现朝廷之人杀良冒功,那这位骆将军又当如何?” 杨合修脸上渐渐浮现一丝笑意。 杨宣诚端着茶,抬眸看向杨合修,平静道:“至于那林芒,花些钱,请些杀手就行,父亲没必要自己动手。” “那些江湖人,还是有些用处的。” 杨宣诚笑着起身向外走去,澹澹道:“栽赃嫁祸,这种手段再简单不过。” “此事不如就交由我来办吧。” “儿子亲自去一趟!” …… 抚州, 城外军营。 此地已是江西地界,自从三日前大军拔营进入江西后,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那些流民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大军一来,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一些城池早已是人去楼空。 军营,大帐之内, 骆尚志站于沙盘前,手中端着一碗米饭,毫无避讳的大口吃着。 “林大人,有何看法?”骆尚志笑问道。 林芒的目光从沙盘上收回,摇头笑道:“这种事我可不懂。” 若说杀人他还行,至于排兵布阵就算了吧。 这种事不是光看就能学会的,他的水准比那些乱军强不了多少。 “哈哈!”骆尚志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