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5章 检察局姜政同 (第2/2页)
他将文件往桌上一扔。 “姜课长,对昨晚的车祸,你有什么看法?” 姜政同摊开双手。 “李部长,我们检察局只负责监督,越过大检察厅直接接触地方,已经属于越线.” “所以我对车祸的案子,暂时不发表任何意见!” 闻声。 李在华暗暗冷哼,心里破口大骂,狗一样的东西! 通过方才的对话,他已然察觉到姜政同不怀好意。 “姜课长说的对,既然如此,我们商量一下专案组事宜” “我计划将本部的朴浩宇检察官和梁国焕检察官纳入到调查组,不知姜课长有没有意见!” 李在华是专案组组长,调任何人进来,压根不需要姜政同的同意。 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恶心姜政同,告诉对方,专案组自己才是老大,你哪凉快哪待着去。 话音刚落。 姜政同眼中闪过一抹怒色,表面却依旧保持微笑。 “李部长是专案组组长,当然是你说了算!” 李在华嘴角微扬。 “姜课长,我还觉得专案组不宜太张扬,要保持在三到四比较好” “想来检察局的工作比较慢,不如让他们三个先回去!” 面对年轻部长得寸进尺的要求。 姜政同面色一僵,强忍怒气。 “李部长,黄检察官、王检察官和赵检察官是局长亲自点名的” “他们三个还处于学习阶段,希望李部长能帮帮忙,让他们长长见识!” 李在华故作为难。 “姜课长,一次性去七名检察官会不会太张扬了,万一被记者拍到.” 话未说完,潜台词不言而喻。 姜政同咬了咬牙,同时承认自己小看了这位年轻部长。 “李部长放心,我会跟记者沟通!” 李在华假意沉思。 良久后。 李在华点头道:“那好吧!到时候,希望姜课长能跟记者沟通一下,不要妨碍我们的工作。” 姜政同暗暗舒口气。 他是真怕李在华揪着不放。 说到底专案组组长是李在华,人家有权力挑选组员。 如果李在华真的认为他们三个不行,姜政同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谢谢李部长,我知道怎么做了!” 李在华满意的点点头。 “专案组的章程,我会尽快整理出来,下午三点半,我们开个会,不知姜课长有没有时间?” 姜政同想都不想。 “没问题,我们一定到!” 李在华又道:“嗯,除了下午开会,四位也得回去准备准备,我打算明天上午出发前往庆州” “稍后我会联系国搜院和科学部侦查部的人,明天跟我们一起走”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对了,崔翼贤和崔柱翰的鳲体,我一会让庆州警方送到囯情院总部进行尸检” “姜课长,你认为怎么样?” 姜政同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李部长是专案组组长,我全听你的!” “那好,下午见,我就不送四位了!” 这时。 办公室的大门被人推开。 朴浩宇拎着六杯咖啡进入房间。 李在华笑着道:“朴检察官,你来的刚刚好,再晚点,姜课长就要走了!” 几分钟后。 姜政同等人端着咖啡离去。 —— 大检察厅外。 一辆MPV停在大门前。 姜政同回头瞧了眼庄严肃穆的大厦,眼中浮现冷意。 当初他就是狼狈的离开大检察厅。 时至今日。 几年过去已然物是人非。 姜政同回过头来,迈步走上MPV。 三名检察官紧随其后。 片刻功夫。 车辆启动驶离大检察厅。 车内。 姜政同靠在椅背上。 “黄检察官,刚刚的事,你怎么看?”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釜山的闹得那么大。 肯定有人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因而某些人暗中向外界透露消息,一点都不奇怪。 李在华亲自出面拉拢金乘泛和郑汉民的事,也许早已传到一部分人的耳朵里。 然而釜山已经尘埃落地。 所以李在华并不害怕被人知道。 姜政同今天的到来,不,或者说检察局的介入,正是冲着年轻部长来的。 检察局不是不想直接抓了李在华,而是做不到。 黄检察官会议之前的场景,最后摇摇头。 “滴水不漏,我看不出有任何的不妥!” 其他两名检察官纷纷附和。 姜政同叹口气。 “假如能让你们看出破绽,他还是李在华嘛!” “这次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放过丁点线索!” —— 上午10:10分。 法务部。 顶层。 长官办公室。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 “进来!” 姜政同闻声推门而入,快步上前鞠躬行礼。 “长官!” 看到来人。 玉仁国一脸微笑的道:“姜课长,你回来了,请坐!” 姜政同来到沙发前乖巧的坐下。 玉仁国起身走向沙发。 刚刚坐好。 玉仁国迫不及待道:“李在华有什么反应?” 姜政同神情凝重的回答。 “对方很谨慎,探不到丝毫口风,只能明天前往庆州的时候慢慢调查!” 玉仁国神色一沉。 “姜课长,抛开其他不谈,你认为是不是李在华做的?” 姜政同沉思须臾。 “长官,没有证据前,我无法做出判断!” 听到这番话。 玉仁国脸色难看的道:“姜课长,这件事是阁下交代的,希望你多多用心!” 姜政同面无表情。 “请阁下放心,只要是李在华做的,我必定查个水落石出!” 玉仁国不再多言。 “嗯,姜课长,记住你说的话,出去吧!” 姜政同起身鞠躬行礼,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等人走后。 玉仁国表情恢复正常,刚才的一切都是装的。 自从双方因为某件事闹翻。 随着李在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赵淑兰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十分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推行新政策,导致养虎为患。 甚至赵淑兰有种预感,将来縂统诅咒一旦灵验,调查自己的或许就是李在华。 当然,这些赵淑兰没有告诉任何人。 赵淑兰只是用李在华威胁太大来作为借口,想要把年轻部长打下神坛。 成立专案组和检察局介入正是赵淑兰的手笔,目的显而易见,抓住李在华的把柄。 玉仁国和他的法务部,以及检察局恰是执行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