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武事_第四章 武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武道 (第2/2页)

步,才能做到道书里所说的‘一关锁住百关劳’,佛经里所讲的‘无漏金身’。周身血气充盈,全部血气一丝不漏,这就是换血易髓境界的武者才能达到的高度了。不管是军队里,还是江湖上,这个境界的武者数量都是极少的。

    军队里修行到此境的,可以开府建牙、持节一军,仪仗之威风,功绩之显赫,使人可望之而不可企及之,称得上一句‘大将军’。古往今来无数天骄名将,像是商之恶来,周之孟奔,春秋战国时的魏之武起、赵之廉毅、齐之田忌、楚之樊燕、秦之蒙敖,都是这个境界的大将。这种大将,可领兵十万灭国执君,再说什么以一敌千的话就落了下乘了。

    到了江湖上的,则无一不是声名赫赫、开宗立派、庇护一方、徒众数百上千的一代宗师,受得万人敬仰崇拜。

    武道修行第五步,通达百窍。

    九州世界大天地,人体周身小天地,天有日月、北极、万星,有众神居于其间;人体则有三十六天元死xue,七十二地经奇xue,三百六十五周天双xue,与天上的众神星一一对应。

    这个境界的武者,可以借助九天众神星之神力辅助修炼,修炼时呼气成风、弹指惊雷、不动如山、动如霹雳;翻手之间可凝云、覆手之时便化雨;上天可摘星拿月、下海能搏龙擒蛟;野马尘埃不能染其身、灾难劫祸不能损其神。

    此境界为当世武道修炼之极致,少之又少都不足以概括这个境界的武者数量,得说是像凤毛麟角、和壁随珠一般珍贵、稀少。非是有大仁爱、大毅力、大智慧、大勇气、大机缘者不能修炼到这一步。

    这种人生在世间,那就是神话里的真仙降世,是经文中的菩萨下凡,是话本小说中经久不衰、累世歌颂的传奇人物!是神人、是圣人、是大贤者!玉皇金策记姓名,佛主座前有法号!

    修炼到这一步的武者,被世俗称之为“武圣”!圣者,上居庙堂辅弼天子、维护朝纲;下在草野德化百姓、镇压国运。

    左铭所知道的武圣仅有四位,天下有名的反贼、邪教集团白莲教的副教主陈寒舟算一个;北齐洛阳学宫的大祭酒算一个;北齐国的宗室大将,上将军高恭是一个;最后一位,则是他名义上的便宜师父,此时不在报恩寺里的圆藏大师了。

    对了,左铭记得听自己的父亲说过,在西汉国的正天道门中,练气修行的最后一步,就是打通那传说中之存在道经里的,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不在身外、不在体内、不在气间的玄关一窍。打通玄关一窍者,那就是《南华经》里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大宗师了。这种境界,与其说是武道修行之境界,却不如说是道德哲思之境界了。

    ……

    咱们前面说了,报恩寺早前名为白马寺,地址在大汉东京洛阳城里,铁人巷的最初布置地点便也是在洛阳城。汉末大乱,报恩寺先是搬到了扬州南部的太始山里,之后又在当今楚主的邀请下,搬到了金陵城里,铁人巷一直在随之搬迁之中。

    铁人巷,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全部由铁人围成的小巷子。窄窄的巷子里从头到尾一共分布有八十一个铁人,每个铁人的手肘,手腕、腿弯、脚腕处用机动轮轴相连接,灵活度不亚于受过训练的普通人。脚下则用地磁场进行控制,可以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活动五步。

    八十一个铁人,分阴阳、序三才、按四象、列五行、排八卦、占天罡、步地煞,总共有几千上万种阵法排布方式,三百年间阻挡了不知道多少炼筋骨境界的挑战者,甚至还有炼骨不完整的第三境武者在它面前惨败而归。

    铁人巷如此奇妙,那它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嗯——据说这是根据前汉初年大名鼎鼎的“梧侯”阳去疾遗留下来的图纸所建。之所以说这位老哥有名,那是因为他督造了大汉西京长安城、未央宫、长乐宫、昆明池等著名建筑,并打破了高祖“非军功不得封侯”的规矩,以工匠之身受封为“梧侯”,这在大汉朝仅此一例。

    点出铁人巷的这个出身,也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奇怪,为什么在这佛宗祖庭里有这么一座尽显道门风格的修炼设施,因为它本来也不是报恩寺的东西。至于报恩寺为什么在之后的那么多年里拆了它,这就涉及到了铁人巷用途、打造方法以及三教之间的一些问题了,现在展开还为时过早,且按下不表。

    圆存和尚让左铭来闯铁人巷,是知道他此时的武道修为在强筋炼骨的阶段。这说惩罚也是惩罚,说督促也是督促,不过嘛,就是这个闯铁人巷的滋味确实不好受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