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神魔赵,屠人城【本卷完】【三更求追读】 (第2/2页)
儿子还有成长的时间。 傻儿子似乎开了窍,这让朱重八很高兴,在他的求情下,暂时免去了毛二虎的处罚。 因赵城的出现和一系列反抗活动,坚定了朱重八建立新亲卫军的想法。 锦衣卫应运而生,执掌稽查之职责,为大明建立强大的情报机构。 此外,朱重八关于那逆贼的诅咒之语,也同样在意。 尤其是朱允炆会成为大明第二位皇帝,燕王朱棣会篡位,这件事更让他耿耿于怀。 同室cao戈、兄弟相残,这是朱重八不能容忍的事。 叔侄相杀同样不能容忍。 当夜,洪武大帝召开家宴。 一方面召集御医为皇孙和皇后做细致的检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这群小王八蛋们联络联络感情。 皇室一群人聚集,几家欢喜几家愁。 朱标的太子妃是既欢喜又哀愁。 清晨西城门的暴乱影响很大,不可能掩盖,赵城最后的胡乱之言,更无法阻止传播。 有些人会认为是胡说八道,不以为意。 但有些人知道赵城,知道这个家伙的神秘和恐怖, 虽不完全相信,但内心还是有了某种趋向认同。 比如太子妃吕氏,对于她儿子朱允炆能成为大明皇帝可谓是欣喜若狂。 但对朱标早死又感到哀愁,她对太子朱标,还是有些感情的,不希望赵城之言是为真。 至于儿子会被燕王朱棣篡位,那则是选择性不相信。 于我有利就是好就是真,于我无利,甚至损害我利那就是坏就是假! 宴会上,朱重八重点关照了二十岁的燕王,时时嘱托他别被谗言中伤,去就藩后要常与兄弟姐妹们联系。 宴会后,年轻的燕王还私底下找到大哥表忠心, 称自己绝不会损害大哥、大明的利益,也称那逆贼之言不可信。 朱标宅心仁厚,连忙宽慰四弟,要他别将此事放心上。 尽说: “妖言惑众,故意挑拨离间,不能上了当!” “咱们兄弟常联络,共同努力,让大明踏上新的台阶。” …… 但可惜,朱标已经不是以前的朱标了。 他被那本历史书吸引,奉其为神书。 关于朱棣靖难一事,他明明白白地读懂了。 儿子和兄弟孰轻孰重,朱标分得很清楚。 宴会结束,燕王朱棣就藩时间也被定在了下个月十一号。 赵城最后之言,如同一根刺,刺在了朱重八一家人的心上。 也刺在了大明朝臣的心眼里。 洪武大帝有意想要拔出这根刺,但大家都是天生的演员,内心离心离德也毫无展现。 终究无可奈何。 宴会结束,御医们也出了集体问诊情况。 马皇后多年隐疾,是战争时期留下的伤势,多多疗养、适当运动、注意饮食,便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皇孙朱雄英,御医们本拿不定注意,一番交流后给出了结果。 因为太子妃常氏的身体原因,导致皇孙身体先天不足,心气有缺,恐需要静养才妥当…… 当然了,这些都是往好的方向说的。 至于皇孙活不过两年这等话,御医们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哪怕问诊结果是这样。 打死也不可说! 深夜。 追查赵城的侍卫们返回,终究没了踪迹,宛若苍龙入海,潜入深渊无痕迹。 朱重八本因为问诊结果无大碍而高兴的心情,瞬间就没了。 更糟糕的是,南方消息传回。 “刺杀南雄侯失败!” “有人通风报信!” “南雄侯恐得知应天府剧变!” “南雄侯有异动!” “……” 这些消息,差点把老朱气得喷血。 洪武大帝大怒,又摔了一批“文物”。 平静下来后,才下令彻查。 同时秘密调遣朱亮祖等人,集结十万大军,欲要以雷霆之势平定南方叛乱,将南雄侯赵庸一同镇压。 …… 三日后,两处战场,上千具尸体被收敛干净,血迹已被清洗,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曾经。 可人们明白,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世骇俗的战争。 那个宛若的男子,一人对抗数千人,形成了单方面的屠杀秀。 哪怕如今被清洗,空气中还是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站在了曾经赵城站立的位置。 他看着三天前留下的战争痕迹,对那般的男子感到无尽的恐惧。 他自称自己是江湖人士,常年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但其勇猛,也不过尔尔。 或许在江湖留有名声。 但与那个同袍兄弟相比,啥也不是。 “赵,屠人城,杀出应天无人敌。” 粗汉呢喃着江湖传响的名号,那位赵城,虽不在江湖,江湖却流传着他的传说。 “兄弟,我沈脯来找你认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