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库库曼查卡(一) (第1/2页)
天刚刚蒙蒙亮,何州就带着晓时和十名农夫回了村。见了穿越来的众人,刘初五先是打了个恭,道: “各位进士老爷好。” 身后的农夫见了这些“进士老爷”,纷纷跪了下来,拜道: “青天大老爷!” 正在漱口准备吃饭的众人看见这架势,顿时一脸懵,纷纷向何州投去了不解的目光,后者见状无奈道: “他们是我从清末召唤来的农民,带头的是这位,”何州指着正在打恭的刘初五,“这是刘初五,是个秀才,会种地也会读书写字,我想让他先带着老农们去耕地,空闲的时间教他们认字。” 云高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一脸懵逼地问道:“这我们明白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召唤清朝的过来?” “他们都是我从丁戊奇荒那段时期召唤过来的,经历过饥荒的人肯定有极大的求生欲,他们都想再活一次,活出个样子来,”说到这何州走进群友们中间,用身后十人听不见的声音小声说,“清朝来的,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会好管一点,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众人立刻心领神会,点了点头,纷纷走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农夫,表示不用行这种礼仪。见几人走了一夜,鸽子招呼道:“都饿了吧,来来来,先吃早饭,咱们边吃边聊。” 被扶起来的农夫一听有饭吃,立刻就有了精神,一脸笑呵呵地跟着众人来到了火堆边。待大家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之后,奈落用宽大树叶包住烤好的西米块、蕨菜和水果,给众人发起了早餐。 第一次见到西米块的刘初五手里拿着西米块,有些好奇,便对身边的思考问道: “敢为兄台怎么称呼?官居何职啊?” 嚼着西米块的思考一愣,随后笑道: “哎呀,什么官位啊,在这个世界都不值一提了。现在我们都是一样的,你叫我思考就行,我算是这里的大夫,也勉强算是一个船工,过几天我就又变成晒盐的了。” 刘初五打着恭,恭维道:“思考兄真是多才多艺,在下佩服。” “哎呀,太客气了,大家没什么毕恭毕敬的,就当是自己一家人就行。”思考摇着头笑道。 “敢问思考兄,”刘初五拿起西米块,“这个像是红薯的东西是什么啊?” “这个啊,这个是西米块,是我们目前的主食。”思考介绍道,“是从一种树的树芯里取出来的,你看,那些树就是,”思考指向了不远处的棕榈树料堆,“那叫西米棕榈,果子能榨油,树芯捣碎水洗过滤后就能产出粉来,焖烤后就是这个西米块了。” “没想到世间竟还有这般奇物。”刘初五感叹着咬了一口西米块,只感觉味如嚼蜡,没什么味道。不过刘初五也并非什么大富大贵之人,早年逃难的时候吃的树皮要比这西米块要难吃的多。如果把水果、蕨菜和这西米块搭配着一起吃,味道虽然奇怪,但也不算难吃,所以他倒也是能接受。 简单地吃过了早饭后,两拨人对彼此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众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由于又来了十人,所以吉良继续带着先前造房子的十人造起了房子;思考、老熊和晓时着手搞起了小船的收尾工作;鸽子继续带着十人外出大量收集食物;吐槽役则拉着韬宝和奈落造起了土窑; 干过农活的小盛拉着刘初五来到了仓库门口,从里面取出了十一把耒耜并将其分发给了众人。刘初五仔细打量着这从未见过的农具,道: “小盛兄,这是何物啊?” “这是耒耜,是尧舜时期的人用的农具,用来翻土、播种用的,”说罢,小盛对几人示范了一下耒耜的用法,“你们看,用法很简单。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开垦出两亩土豆,我们的粮食状况很紧张,要尽快地吃上这批土豆。” “好。”刘初五点了点头,看向手里的耒耜,心想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朝一日还能体验到尧舜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心里不禁多了一份向往。 “要是能把这里变成另一个尧舜天下,大家都安居乐业的,那该多好啊。”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初五就跟着小盛来到旁边的一块缓坡上,开始开垦起了荒地。 就这样过去了四天,期间穿越者们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吃饭、睡觉、起床、干活。在这四天内,震旦村的北部山坡上新增了一个土窑和一个烧炭坑。多亏了这两个新增的设施,众人屋里的炉子里已经用上了更耐烧的木炭,这意味着大家以后再也不会因为炉火熄灭而睡在潮湿的环境里了。另外,归功于吐槽役精湛的制陶技术,大家现在完全抛弃了破破烂烂的椰壳,转而用上了质量上乘的陶碗和陶锅,吃起了西米糊糊和野菜汤。 说到野菜汤,就不得不提一下思考、老熊和晓时造的船。虽说是“船”,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