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死守待援 (第2/2页)
且您也有自己的事要办,王家是合州大族,还得您去联系其他大族,让他们把手里的家奴私兵给集结起来。 打仗不能没有预备队,让他们交替上城头感受一下,守城时也算是个帮手,也能让将士们得到休息时间。 另外您还要组织百姓,帮忙搬运物资,救治伤员,这工作除了您也没其他人能做了。” 王堃终究是不过李皓,只能是千叮万嘱的让李皓心。 安军准备攻城器械,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合州城下暂时是一片平静。 而与合州相距千里的宿都,此时却是显得极为热闹。 关于前线的简报,之前两就已经通过飞鸽传回了宿都,不过其中并没有详情,只有关于郑灼战败,安军长驱直入的事情。 崔明对于郑灼的行为极为愤怒,不过就算要处置他,也要等到打完这仗之后再。 根据现今情况,崔明立马安排了补救措施,令张允立即组织禁军,筹备军械尽快赶往前线支援。 可是等详细战报到达之后,才让崔明意识到,现今的问题有多严重,尤其是李皓被围在了合州的事。 崔明当即就在朝会上询问起了张允的意见,张允回道:“太子殿下的决策是极为正确的,安军有大量骑兵,在没有营寨防守的情况下。 当时如果各州府出兵救援,只会被安军逐一击破,到时北地诸府县,安军就能轻松占领。 想来安帝也是这个想法,所以一开始才会不管不顾,直奔合州城下。 只是这样一来,太子殿下的处境就危险了,殿下必须要在合州坚持到朝廷援军赶到,虽然合州粮草不缺,但兵马却终究不多。” 崔明听明白这点,随即向张允问道:“禁军还有多久能开拔,什么时候能到合州城。” 张允也想尽快赶去,可前线情况变化太快,之前的两拨已经耗尽了可随意支配的兵马和物资。 现如今再要派兵,肯定要等新一批物资筹备好,才能出发,否则过去了也是送死。 于是只能回道:“如今已经在筹备,但要赶到合州,应该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已经是张允预计的最佳时间了,并且还是因为战场在安国境内,中间还有补给机会,甚至他都没怎么考虑会遇到的安国股部队袭扰,导致行军缓慢的问题。 崔明听到这个时间,随即问道:“那你们预估,太子在合州能撑一个月吗?” 张允顿时陷入了沉默,显然他是不怎么看好这事,只能闭口不言。 崔明见状再看向朝中其他领兵将领,只是他们面对崔明的眼神,也是纷纷低头。 崔明知道再为难他们也没用,只能是叹了口气,道:“支援兵马必须加快进度,无论是需要什么,一律加急办理,如有阻拦者,一律下狱严惩。 另外礼部立即派人前往褚国,朕愿以黄金三万两,让他们出兵攻打安国。” 等做好安排,朝臣们要退朝的时候,崔明又突然开口道:“武威将军留一下,朕有话要。” 众人走了之后,崔明对公冶固道:“太子身为储君,不能轻易出事,朕有意命你先去北地,统领北地诸府县兵马,抵抗安军。 在不动摇战事的情况下,如果有机会,想办法把太子给接出合州,朕会让侯官全力配合你。” 公冶固是太子少保,属于明晃晃的太子派,自然也不希望李皓出事。 如果只是接一个人离开,在有侯官支持的情况下,公冶固还是有些把握的。 当即回道:“臣愿尽力一试。” 崔明道:“好,那朕就在此,等着你的好消息。” 朝堂上的事情是处理好了,但崔明却没有回后宫,因为他现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王怡了。 毕竟在上一次的兵乱之中,他的长子死了,他实在不敢想象,要是李皓这次出了意外,王怡会是什么样子。 而此时的后宫之中,王怡也是在焦急的想要知道最新消息,见崔明迟迟不来,已经派了几拨人出来。 在兴庆宫没找到人,就亲自跑到银阙门等着,等着崔明下朝。 崔明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明白再躲着也没什么用,只能硬着头皮去见了王怡。 刚一见面,王怡便问道:“陛下,有没有颢儿的消息,他现在安不安全。” 崔明回道:“颢儿和你大哥都还在合州,和安军对峙,朕已经命公冶固先行出发去支援颢儿,后面张允也会带禁军前往,你别太担心了。” 王怡闻言惊道:“他们为什么还在合州,那里不是已经快被安军包围了吗?” 崔明只能强行解释道:“那是因为合州城防坚固,又有充足的粮食在,颢儿他们在那里,总比在野外遇到安军要安全的多。 援军很快就会赶到,给颢儿他们解围,你总要相信你大哥吧,他肯定会保护好颢儿的。” 到现在这个阶段,王怡是真的不相信任何人了,要知道当初王堃来劝自己的时候,的和如今可大不相同。 再次求证道:“真的,你没有骗我。” 崔明继续道:“当然,我怎么会骗你呢。” 好不容易把王怡给糊弄过去,让她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回去之后,王怡便来到了佛像面前,开始为李皓和王堃祈祷。 在内心中她对于崔明的话,并没有完全相信,而且就算是如他所的那样,那危险也不。 而与王怡做相同动作的,在宫中还有另一位,只不过她就不是让李皓活,而是想让李皓死了。 那就是郑贵妃,自从知道自家父亲兵败之后,她就知道自己的宠幸到头了,自家儿子只怕也没有再往上一步的可能。 可如果李皓这时死在了合州,那她的儿子就将成为长子,并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太子。 到时母凭子贵,她就算刚开始受点苦,可后面照样拥有一条更加辉煌的道路。 抱着同样想法的人,在朝中之人也是不少,毕竟李皓的班底基本形成,外人再要加入进去,也享受不了多高的地位,远不如投资别人来的收益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