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 灵劫仙洞(七千字) (第2/3页)
名声,你认为意图何在?” 伏伯劳愣了愣,随后道:“我辈修士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得道。这些前辈如此做,自是为了日后成道啊?” “助人也能成道?为了他们成道后的大道反馈吗……”伏夏翟念叨起来。 “哪有那么远,不就是为了转世后的环境好一点呗?” 伏伯劳道:“弘扬善道,修真界风气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不是吗?” 伏夏翟一怔,默默思索起来。 人是盲从的,哪边喊得声音大,便会下意识过去看一看。 当年那批智慧深远的仙道前辈明白此中妙处,特意扶持“五侠”。在他们成长中屡屡相助,用五侠的榜样告诉其他仙道修士。 行善,自然得道多助。 用这种行动来维护修真界风气。 往大了说,是为仙道长久,惩恶扬善。 往小了说,那是为自家做准备。那几位前辈寿命不久,即将准备转世。可转世后,他们实力弱小,却又拿着前世丰厚遗产。在一个群狼环伺,杀戮频繁的修真界,如何能帮助自己的遗产? 因此,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修真界为他们重新修行提供环境。 好一点,充满善意的修行环境对转世的修真者自然有种种好处。 而且他们借助这个大环境,也形成道德枷锁,可以确保护道人能安全庇护他们修行归来。 眼下乾坤楼主秘密转世,便是刘阳师亲自看护。 “利己,一切都是从自身考虑。” 伏夏翟喃喃自语,缓缓闭上眼。 利己之心不是错。 错在短视,错在没有大局观。 那些仙道前辈行事,从来都不是走一步看一步。 早在确信自己此生无望后,他们就开始谋算来世,尽力为来世修行做出种种准备。 而自己却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无意间损伤更大的利益…… 当然,那群前辈是否真的这样想,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伏夏翟怎么看。 每个人的道,便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理解这个世界。自然,其他人的行为也在其中。 伏夏翟以己心度量,认为世间一切生灵都是利己。 行善,是为了引导一个善的秩序,从而让自己过得更好。 那么,我为什么要为伏家谋算前程呢? 因为家族大兴,对我同样有好处。 大树之下,我这样的修士才能安心修行。我的子孙后代才能长长久久…… 伏伯劳站在边上,见伏夏翟的模样,不好走开,只能站在一旁守护。 这时凤凰飞过来,他再度拿起书本小声教导文章。 …… 伏瑞应拿起“通天石”,和伏丹维联络。 “那小子的白玱之行,叔父怎么看?” “的确是个有眼光的人,比其他不成器的小子强。” 伏家根本不怕竞争,良好的秩序环境反而对他们有利。而且偏偏是延龙唯一一位劫仙,此中微妙之处便需细细体味了。 “那小子野心也大着呢。” “小儿狂妄,瞎闹腾罢了。” “贼小子颇能折腾,如今去灵劫洞修行,你同意了?” “去看看也好,那洞里的东西当年你我也去看过,兴许他能看出一些不同来。” “可等他成长起来,黄花菜都凉了。咱们家的未来,还是要靠你。” 伏家真正的危机在于“仙人”。 虽然不知是哪一位仙人,因何事针对伏家。 但伏娘娘的话可以左证,那必然是祖上遗留的恩怨。哪怕历经千年,“仙人”也要灭绝伏家血脉。 “扶风仙宫遗产,你抓紧继承。只有你尽快突破成仙,我家才有一搏之力。” 伏瑞应和伏丹维都是千年修行的宗师。自然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伏衡华这个小辈身上。 他们作为伏家的荫蔽之树,自然要扛起责任,庇护伏家子孙后代。他们的计划,是伏家在“仙人”杀到之前,培养出一位真正的伏家仙人。 因此,伏丹维才与木善生协商,利用“东海斗剑”作为自己的踏板。 …… 伏丹歌二人传送至天门岛,转道藏剑岛休息一夜。 “到底还是不方便啊。” 习惯风网传送的便利,再体验炎水的御宝飞行,二人颇有些不适。 “什么时候,咱们家的风网也能铺设到这里?那样,就可以随意传送来回。” “哪有那么简单?堂哥说过,九域各自行事,这边要建立的,未必是风网。而且各灵网自成体系,不容许彼此串联。” 炎水受延龙商行影响,建立“灵网体系”并不难。但即便建成了,碍于某些压力,也不会与延龙风网合流,而是学着白玱一样,形成一张独力的灵网。 至于这边要选择哪种元力,至今延龙商行还在考量中。 风网是第一首先。 但碍于三大水域的态度,和伏家几位主事人的小心思,不打算将机会用在这里。 他们清楚,延龙绝对不会让一种灵网体系在内九水域占据太多比重。 延龙、三分之一的白玱,接下来风网最多只可在一处水域推广。选择炎水,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 休息一夜后,两个少年赶至天央,来到灵劫洞。 “好小的岛山!” 望着眼前的水岛,伏白唐不仅发出感叹。 “占地百里,不小了。” “这劫仙道场只有藏灵岛规模。我听闻其他的劫仙,可是居住在步仙洲上。” “但这里的灵气不逊色步仙洲。”伏丹歌望着灵岛仙山不远处的大陆轮廓。 灵劫洞所在的翠云岛与聚仙洲相近,在中央不动洲西北。此处灵脉不与聚仙洲相连,而是将一条中品二等灵脉“云来”锁入岛内。 “咦?你们俩已经来了?” 不远处,伏昭明驱使“三宝纳云兜”赶来。 “堂哥说,谁最后到,谁负责最初一个月的洒扫。我们自然要快一些过来。” 见伏昭明比自己二人晚,伏白唐心中稍定。 眺望翠云岛,元蓬山嵯峨嶙峋,山岩陡峭。虽有“翠云”之名,却不见多少青草苍木。 “山是好山,但这岛……” 对劫仙而言,可能有些太简朴恶劣了些。 伏丹歌想到一事,心中涌起不祥预感。 小祖宗在此修行,以他的脾气莫不是要……不不,这到底是别家的地方,他应该不会乱来吧? 三人入岛,直奔元蓬山。 啸鱼正在山脚下等候。 见她取杨柳枝往一片土地里面撒甘露,伏丹歌暗暗叫苦:小祖宗还真打算种树啊?怕不是和洛龟岛一样,充作我们的功课了? 伏衡华正式搬家洛龟岛,自然要把这座龟葬之岛好生改造一番。岛上各处种养灵植,衡华还特意取来息壤灵土扩增岛屿,并增加土壤养分。 伏丹歌等人在修行之余,便被伏衡华打发去种林开田。美其名曰,效昔年曾祖立蟠龙岛往事。 伏白唐二人见土地生出一颗颗青苗,也反映过来。 “堂哥又要我们种树?这可是别人家!” “岛主已经许诺,让少爷打理元蓬山灵劫洞。” 啸鱼将杨柳枝插回白玉瓶,笑道:“你们来得好快,就比黄离少爷晚一个时辰。” 伏昭明抱着期望问:“这么说,是伏雪客在最后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