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小儿止啼 (第2/2页)
来。故而盛京周遭的旗丁无不闻锤色变,唯恐锤匪再次突然杀来。 这些谣言,也影响了那些降清的大臣。 降清的汉族大臣特别急不可耐地要灭亡明朝,现在听闻大明要被锤匪给灭了,然后锤匪还杀了阿巴泰的十万大军。 李率泰可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大将李永芳的次子,自是有人凭借关系去牢中去探望他,打探消息。 然后大部分人都心生绝望,觉得清廷入住中原变得极为困难。 没了大明,结果中原还有锤匪呢! 他们比大清的实力还要强横,谁敢再破开长城,进入内陆去扫荡抢掠? 阿巴泰这些人便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他们这些降清的汉臣心里觉得自己不是满族人,必须通过表忠心、灭亡旧主来证明自己忠贞不贰。 二是他们也有更强烈的正统观念,不入主中原,在东北始终还是蛮夷小国。 三是他们内心也不喜欢满洲旧俗,而向往中原的繁华生活。 现在阿巴泰率领远征军前往中原掳掠,为覆灭大明做好准备。 可现在未曾没被大明给反杀,被冒出来的泥腿子锤匪势力给截杀了! 大清何时有如此大的溃败? 先前他们得知孔有德身死还只是觉得他运气不好,如今连阿巴泰都被阵斩,那就更不用说锤匪士卒的战斗力有多强。 如今连最会指挥作战的皇太极都死了,他的儿子们怎么可能支撑起大局来? 加入满清的汉人大臣们,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 也不乏有投机者,开始给祖大寿写信,但这一次却不是劝降,而是希望问一问锤匪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以前的老关系在,万一锤匪真想要覆灭大明,不如拉兄弟们一把。 因为我们最开始也是想要搞死大明的! 大清的皇帝死了,下一个继任者,对于他们这些汉族大臣是怎么样的对待,谁心里都打鼓。 但是满清的高层们这些日子可是剑拔弩张,许多人都在暗中串联,为了自己今后的荣华富贵,绝不能退步。 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诸王会议上,代善主动提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这是尽快结束不安定局面的有利举动。 不料豪格不知道被谁给灌了迷魂汤,想着来个三次三让,他当众自谦退让。 结果如此愚蠢的做派,让两黄旗等支持他的大臣大为失望。 都什么时候了,你不抓紧上位搞这出? 真以为你有爹那种控场的本事? 而多尔衮一方态度毫不动摇,正是打蛇随棍上,你不当正好由多尔衮当。 但是两黄旗的大臣们不乐意! 多尔衮当政,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还就更成了对战锤匪的炮灰。 双方剑拔弩张,一副要死就死,大不了厮杀一阵。 代善不得已退而坚持两黄旗大臣“立皇子”的倡言。 双方意见仍不能统一,两黄旗大臣佩箭而前,再一次以武力要挟,非立皇子不可。 气氛十分紧张之时,代善表示“老不予知”朝政,退出会场,济尔哈朗也随之退出。 第三方中立势力退出。 剩下的三对二,实力差不多。 总而言之,谁也不能火并当场,毕竟皇上的尸体还停着没下葬呢。 那就更有理由斩杀某一方势力。 代善此举并非真心“老不予政”,而是支持两黄旗大臣向对方施加压力的一种暗示。 故而多尔衮见无法再坚持,力求稳妥,绝不能在阿巴泰战死消息,十万人马无法回来的消息彻底爆发之前,又来一次火并。 那当这个皇帝也就没什么必要了,完全是给贺今朝平定辽东做了嫁衣。 多尔衮便机智地提出立福临的折衷方案,代善也就不再坚持,大家宣誓拥立福临继统。 但多尔衮并非真心相让,只是调和矛盾的一种高明策略。 虽然表面上都各安其位,实际上斗争并未结束。 阿达礼等人还在为多尔衮“正大位”积极奔走,两次争取代善的支持时,代善先是教训他勿要再生他意,后更明确警告他祸必立至,并亲自将他俩的阴谋活动告发。 阿达礼的活动绝非孤立的、偶然的行动,必然受多尔衮的cao纵和指使。 代善揭发就等于揭露多尔衮,等于将多尔衮一军,看他如何表态。 不想多尔衮心狠手辣,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牺牲同党,连夜阿达礼及其家属全部逮捕处死,杀人灭口,这是代善始料所不 及的,代善在斗争才智上不及多尔衮。 但无论如何,这一举动对多尔衮却是个打击,粉碎了他的政变企图以及自断臂膀。 谁都清楚阿达礼背后的主子是谁,可是给多尔衮干活,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事。 多铎也未曾想他胞兄会如此果断,狠辣。 无论是谁,都在极力避免清廷内部爆发出一次更大的内乱。 六岁的福临继帝位,改元顺治,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 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 但是济尔哈朗谕诸大臣,凡事先向睿亲王多尔衮上报,书名也以多尔衮为先。 面对即将到来的应对,济尔哈朗也并无太多的想法,就让多尔衮头疼去吧,更何况做的越多,越容易出错,将来有的是机会清算。 随着争夺帝位的结束,皇太极下葬后。 阿巴泰兵败山东的消息终究是瞒不住的,陆陆续续有散兵逃回来盛京,诉说着锤匪的凶狠。 满清辽东军民大震,对于锤匪这两个字都不敢轻易提及,甚至都拿来吓唬小孩子。 当然,锤匪大发神威的消息让旗丁们如此害怕,还不是他们将来要上战场,以及从战场上退下来的那些残废士卒的例子在。 最为开心的还是被硕托暗中发展的满jianian谍子。 以及当初锤匪偷袭盛京周遭,没有跟着大部队走,又被皇太极打击之下,逃进深山老林的那些反抗者。 本来是听闻皇太极死了,出来打探消息,没成想还有更加劲爆的消息,那锤匪将来再杀回来的时间岂不是更短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