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至高无上的皇帝即将抵达 (第2/2页)
,大有一副就等着锤匪来的模样,属实是历届当中最不终用的。 正赶上这种最危险最紧急的局势,既拿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又不敢担当责任。 直到眼看京城就要不保,首辅陈演为了怕日后要担罪责,主动提出退休养病。 崇祯曾经很信任陈演,但今年以来陈演遇事退缩,处处都不能体量圣心,让他大为失望,立即就批准了陈演的辞呈。 当他向皇帝辞行的时候,陈演自己承认没有左理皇帝办好事情,致使国难当头。崇祯帝也很气恼: 于是一帮内阁都被他给踢了,提拔了祖籍通州进士魏藻德为首辅,这是他亲自面试的,属实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可魏藻德却跟崇祯不是一条心,天天哭穷,属实是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 京城的官僚们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但大祸临头的时候却又不敢各自投林。 皇帝明令不许在职官员和他们的家卷逃离京师。 头脑灵活的就想办法争取出外公干,以便因逃亡。 魏德藻也想这么办,结果被皇帝拒绝。 尤其是吴国俊也不允许他们出去。 京城里还在不断出现凶兆。 朝臣们议论起来就会胆战心惊。 魏德藻主持典礼前本来天气晴和,但正要行礼的时候却突然起了狂风。 学宫中松桧怒号,殿堂里的灯烛全被吹灭,连行礼的仪仗队伍都被大风吹散了。 等了半天,狂风不歇,典礼只好暂停。 官员们就开始传谣。 孔夫子在天之灵不愿接受明朝的祭享了! 圣人的垂卷都已经转移,大明的国运还有什么希望呢? 可实际上,贺今朝也不拜孔家店。 连孔家代表派人来投降,贺今朝都下令把这群大地主给好好招待一番,让他们不要觉得自己还能继续领着爵位,成为国中之国,王中之王的幻想。 现在这群官员大抵还是用着旧思想在想着贺今朝的用人之法。 有人已经在暗自盘算,怎样顺应天命,去做锤匪的开国元勋了。 大明内的官员乱做一团,而贺今朝率领的人马正在不断的进军。 来自西北的反贼在大直沽登陆。 不可明说的杀人王向着杨村逼近。 大锤秦王贺今朝亲率大军与海军汇合后,占据了通州。 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贺今朝,于今日抵达自己忠诚的京城。 大锤二年八月,锤匪大军到达了北京城外。 消息已经无法继续隐瞒了。 北京是明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中心,内外城堞有15.4万多,而守城的老弱残兵只有四万、内阉上万,平均一个人要守三个城堞,兵力单弱。 再加上吴国俊根本就没想着守卫外城,只是差人把守城门,不让人出去。 谁是大鱼他还是分得清的。 早朝时,朱由检。 或者说,除了朱由检外,其余人都想着要如何讨好贺今朝呢。 或者说,朱由检在故作镇定,按照常例召对考选诸臣,以抵御满洲军队和锤匪反贼以及筹措兵饷为题,挨次奏对。 在厄运临头的时候,他做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官样文章,只不过是借以安定人心。 然而,就连他本人内心的恐惧也无法掩饰了。 朱由检便自己崩溃了,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捶胸顿足,大呼诸臣误我,误我啊! 其余臣子也都争相出了皇宫,想着跑回家去准备些许旗帜,迎接贺今朝入城。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朱由检在慌乱当中被拔下衣服,套上太监的服侍,开口道: 吴国俊手里握着雁翎刀开口道: 朱由检顿时松了口气,其实他是不愿意死的。 因为就算有吴国俊在,他认为单凭几千人,也是打不过贺今朝的几十万大军。 当年贺今朝带着几千人就在京城内横行无忌,还让他给跑了。 足以见得大明京营的士卒是有多废物。 关键这群人还比较排外,对于并不是那么的友好。 总之在他们的理念当中,就算是条狗,托生在京城那也比别处强上许多。 朱由检被几个士卒拉着走,突然说了一声。 吴国俊没想到朱由检这个时候还惦记着杨嗣昌,便解释道: 朱由检连忙说道: 一个王朝覆灭,死的人指定少不了,而且也会更加混乱。 吴国俊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身都难保,偏偏还要关心杨嗣昌饿死喽。 朱由检瞧着他的儿子以及媳妇,还有先皇的皇后也一同来了。 众多士卒护着他们。 而皇城内的宫女太监早就乱作一团了。 有不少人都裹挟着包袱逃走。 当然有人看着大批人马护卫着皇后等人,便也壮着胆子直接跟在后面,希望能够得到照顾。 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谁也不想找死! 倒是周皇后与张皇后两个女子率先看出不对劲来了。 因为吴国俊实在是有些大张旗鼓,根本就不像是突围的。 再加上后面明晃晃的那一群太监宫女跟着,这能逃得脱? 张皇后对着两个搀扶她的贴身宫女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