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慢慢绞杀 (第2/2页)
帝国,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至于什么日不落帝国之类的,杨玉休倒是想都不敢想。 可是他一想到贺今朝重视海军,又展望未来。 他拿着传教士画出来的图册又补充了许多地方,描绘出来了一个极大的疆土。 这种是远超出他们认为中原就是天下中心的思想。 随着那些红夷人的不断航行,有些人也晓得天下大的很。 故土难离的思想,在很多人心中都极为深重,故而大航海这件事,贺今朝还需要好好筹谋一二。 总之大夏帝国今后的道路也都做好了规划。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和平的思路,要么是对外征战,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要么就是巩固新地盘。 满清放弃锦州等地。 李定国只是派前小股部队前去探路,并没有大军移动,他已经在极力的拉扯清军的战线,叫他们无法聚集起来优势兵力与大夏对抗。 作为侧翼的蒙古士卒,开始奔着盛京周遭进行袭扰,绝不能让多尔衮等人良好的备战。 对于主动投降以及俘虏的辽东百姓,李定国派出许多士卒对这些人进行编纂户籍。 把人安置在规划的村落当中,稳固后方。 士卒的识字率已经很高了,做这些事情,也算是为了将来能够退却治理百姓打下的良好技能。 不是所有人都想总是待在军队当中的。 此番攻占宁远,战死的受伤的立功的,都得好好安置,甚至有人要就地退役,都是要积累行政的经验。 贺兰看着刚送上来的情报道: 「***往武大定那边派出援军了,朝鲜那边豪格也取胜了,想要往回撤。 硕托并没有想出一个好主意,让豪格自立为帝,割据朝鲜。」 贺兰坐在椅子上,不得不说陛下对于李定国这个算是一把手带出来的徒弟,还是寄予厚望的。 李定国此时面对清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只有把清军一直踩在战争的泥潭里,不断的削弱他,还得小心野猪的临死前反扑。 故而什么时候能请太子殿下前来观战的事,李定国没有计划。 李定国说完之后又摇摇头。 太子殿***格子还没长成的,便要从京城一路南下,走那么远,无异于犯罪被判刑徒五千里了。 哪有京师来辽东更近一些,虽说会更加寒冷。 李定国对于太子的安危是十分看重的。 贺兰摊摊手道: 「陛下决定的事,你还是想想怎么执行吧,这次要是不给准备好了。 下一次太子殿下就要前往青藏高原那些不毛之地了,更容易死人的。」 在地方上历练,在军方也历练。 贺今朝显然是不想把继承人养在深宫内,而且他 也不想住在深宫内。 李定国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有些激动: 听着贺赞的话,李定国沉默良久,最终说道: 贺兰晓得李定国想让功劳的意思,但是陛下大抵上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李定国站在营寨当中大吼一声。 锤匪士卒正在搭建新的马棚,用来放缴获的清军战马,同样喂肥,做好战前准备。 除了马圈之外,工匠营内也在忙碌个不停。 他们除了要修复锤匪士卒损坏的铠甲器械,还有清军的战甲也要修复。 最重要的便是把被毁坏的火炮进行重铸,铸造成野战炮,将来到了东北大平原上,清军认为那也是他们骑射发挥优势的地盘。 到时候叫***好好认识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之王。 单单是后勤方面,满清就无法与锤匪相互比较。 更不用说他们现在连明军的火炮都损失许多,哪有更多的余力与大夏军队进行对轰呢? 大夏这个新生的政权,可要比大明那个日落西山的政权实力更加强横,远非满清能够应对的。 甘展手里捏着燧发枪,刚刚打了一枪示警。 ***派出来的探马越来越多了。 双方士卒一直都在双方放弃的锦州等地零星厮杀,互有死伤。 曾经只为扛大包吃饱饭的明军士卒甘展如今也成长为裨将,麾下指挥的也不是一个千人队。 他放枪就是要周遭埋伏的士卒出来围困,把这伙***全都留下,不枉他利用自己的性命亲自做鱼饵。 四面八方传来锤匪的喊杀声。 马蹄声不断的响起,清军士卒仗着弓马娴熟,果断从锤匪合围的间隙当中厮杀出去。 可他们终究不是赵子龙,想要从重重围困当中杀出来,大抵是没有太多希望的。 随着一个个***的脑袋被挂在旗杆上,锤匪士卒个个举着刀剑高呼。 甘展收好燧发枪,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叫他们收拢好战马,向着锦州城靠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