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刘盈:虽然但是,火药改变了一切 (第2/2页)
轰!轰!轰! 十二磅炮再度发出轰鸣。 毕竟汉军和巽加军队相隔一公里出头,在平原之上,四磅炮不足以在那种距离上保持精度和杀伤力。 而这一次,经过调整后的炮弹,很精准的落在了巽加人中。 炮弹所过之处沟壑道道,散发着阵阵热气,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气。 很多巽加士兵站在原地不动,眼睛直勾勾,整个人都傻了。 在他们身上,洒满了同袍的血rou和肢体残片。 温热。 还有些黏糊。 更有甚者,一个士兵脸上糊着半截大肠,内里尚未彻底排除体外的食物残渣散发出阵阵刺鼻的酸腐气味。 但他们作为百战精锐,见过许多丝毫不逊色眼前这种恶心而惨烈的场面。 所以,他们只是短暂愣神过后,旋即在军官的口令中列阵前进。 然后,天空中再度响起阵阵尖锐的破空声。 轰!轰!轰! 每一个铁球落下,至少带走了十几二十条人命。 但这相比于前军五万之众来说,仅仅是沧海一粟。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冷兵器时代作战最重要的是阵型。 阵中是指挥官,左右是生死与共的袍泽,如此大家才有勇气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因此,这就导致了步兵方阵的行动迟缓。 巽加军队和汉军之间相距两公里,按照方阵行军的速度,剩下的路程他们要走二十分钟才能到达用弓弩和汉军对射的距离,而在这二十分钟内,他们只有挨打这唯一一个选项! 于是,巽加国那些饱经战阵的将军,迅速做出调整。 骑兵出动。 他们此前从未见过汉国火炮长什么样子,但却从巽加王的口中了解过火炮是什么,会如何攻击。 因此,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毕竟汉军步兵也在严阵以待,即便他们的步兵悍不畏死,顶着这种超远程的攻击走到汉军战前,但他们的军阵必然被汉军火炮轰的七零八落。 一方阵型凌乱,一方组织严密,谁赢谁输不需多言。 但他们又不能散开行军以减少伤亡。 无他,当巽加步兵散开之时,就是汉军骑兵集群冲锋之刻! 到时候,死的更惨! 所以,让骑兵独自出击,虽然不符合他们一贯的战法,但也只能如此了! 毕竟他们的王从汉国偷来…… 嗯,借来了一部兵书,里面有一段很有道理的文字。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所以,步兵方阵裂开,一队队手持长戟的巽加铁甲骑兵开始冲锋。 一公里对于步兵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对于骑兵而言,不过是眨眼之间罢了!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隆隆。 铁罐头骑兵发动冲锋之时,真有排山倒海之势! 只可惜他们太慢了。 目睹这一切的刘钊笑的合不拢嘴。 周亚夫也是如此。 单不说炮兵旁边列阵的是装备着火枪的海军陆战队,仅仅是那些四磅炮,就足以应付那帮跑起来慢吞吞的铁甲骑兵了。 散弹。 那些携带着上万焦耳能量的铁片钢珠,将如热刀切黄油般撕碎骑兵身上的铁甲。 毕竟,他们太慢了。 战争的形式,早已悄无声息间变得和从前截然不同。 而在另一边,周亚夫立刻率领黑鸦骑士团的士兵开始冲锋。 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已经被炮兵撕开阵型的巽加重步兵。 尤其是,对方缺乏骑兵保护。 虽然汉军五千之众不足以马踏联营,但黑鸦骑士团的骑兵多次升级换代,早就不是从前那支手持长戟,人马合一的rou搏骑兵了。 此刻,他们手中握着一杆卡宾枪,腰上别着一柄马刀。 而在他们的右腿、马鞍旁还分别悬挂着六支大口径手枪…… 虽然不伦不类,但足以在一波冲锋后就打崩上万人马具甲的重骑兵。 火枪之下众生平等。 无论是披甲单位还是无甲单位。 都是死! 尖锐的号角声中,黑色的洪流在赤色的大旗引领下狂卷而去。 巽加国的步兵方阵立刻停止前进。 而且,他们还开始向内收缩。 这是为了避免将方阵的弱点暴露出去。 与此同时,一支支强弩也开始上弦,只等汉军骑兵临近时密集射击。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即便是汉国出品的高品质弩箭,依旧不足以在远距离洞穿骑兵身上的甲胄。 周亚夫见状冷笑一声,高高举起手臂,在一阵‘哔哔’的哨音中,跟随他冲锋的骑兵停在距离巽加步兵一箭之地。 嗯,就是一百米。 然后,就是一阵炒豆子般密集的枪声。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但火枪可以,尤其是有膛线的卡宾燧发枪。 ps:推荐一部电影,《救国同盟》,讲的是沙俄时期的十二月当人,可以看看里面火炮对步兵的震慑和杀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