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烈日烧云灼静心 (第1/2页)
“哈哈,不过能天天处在胜景仙境,倒也不算是亏了。 而且西峰上的住址资格,也不是说只要有钱就可以拿到的。看来安小友的人缘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谢某人倒是宁可自己没有这么费钱的人缘。 “您只跟人家见过一面,哪来的一如既往,这怎么还就夸起人缘了呢?” 说话的是站在他身旁的木念荷。 “哎!” 李徽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我们二人不是能有缘在列车上遇见嘛,难道老夫还担不起是一个好人缘吗?” 木念荷:“呃……您高兴就好。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两个了,教务那边还有事情要我去沟通一下”。 伴着微不可察的脚步声,木念荷离开了办公室。 “呵呵,小友应该认识我这个侄女了吧,嘴刁的很。 她刚才没有为难你吧?” “其实没有也没有多为难,只是她称我叔叔,让我叫她jiejie而已。” 当然这话谢淮安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木jiejie只是率性而已,看的出来您和她关系很好”。 李徽话语略有感叹:“念荷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生下来就失去了父亲,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也离她而去。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小时候常和她一起玩耍。 因为前不久她经历了一段算不上美好的事情,我便将她接了过来。 或许是愧疚吧,我对她是宠溺了一些,倒是让小友见笑了”。 谢淮安摇了摇头:“我只看见了人间难得”。 这个世上,能够有一个相互依存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李徽从口袋里抽出了一包烟,上面有灵科院总院的防伪标识,是最大众的一款灵烟“新时代”。 这款灵烟也是那位院长研究成功后首先被生产出来的。 抽出了一根,老人眼神示意了一下谢淮安。 “我不太喜欢吸烟,您随意就好”。 李徽将烟叼进了嘴里,吸了一口,烟卷自燃。 “哼~”。 一口细微且长久的烟气缓缓吐出:“安小友既然住在西峰,那三谷七洞有没有去过?” 这不是巧了吗,谢某人刚刚从红日谷出来。 “已经见过红日灵雨,准备明天去看看烈日烧云”。 李徽眼睑微敛:“那么就是一天观赏一处风景了,真是羡慕小友啊,只可惜我刚刚上任之际,事物繁多,暂时是无此眼福了”。 “前辈以后的时间还多的是,倒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市重点中学的校长,已经算是李徽这个修为所能走到的最高位置了,对方以后应该就会在双峰市扎根,也不缺这点时间。 “时不我待啊!” 烟雾缭绕中老人轻声感叹。 空气中烟草燃烧的声音与话音交杂,谢淮安没来由的感觉到了一点坚决的意味。 “十天后我正好要到书院办一件事,如果顺利的话,倒是可以和小友一起去摇光看一看”。 谢淮安自是欣然应允。 青琉璃对他说过三谷映日,七洞映星,摇光最好的观赏时间是在晚上的三点,想来与老先生正常的工作并不冲突。 “那我就在摇光等候侯着前辈的到来”。 李徽面带微笑,又吸了一口,他很青睐这款名为“新时代”的灵烟,它也的确划开了烟的新时代。 接下来二人又谈了一些书院往事,当然主要是李徽在讲,毕竟谢某人那点对于洛河书院浅薄的认知,还是在见识过暮白首的风姿后才向胖子了解了一下。 要是在面前的是一个五年以内的书院毕业生,他根本就没有开口的勇气。 相谈之余老先生还很热情的拿出了一套茶具为两人沏茶。 ………… 这位老人沏茶的动作并不赏心悦目,也谈不上优雅,只能说一声普通。 就算是换成谢淮安这个外行上,也可以做的比他好看。 茶叶也很普通,就是寻常能在灵菜市场买到的几十灵元一斤的那种。 可这些普通的事物之间,有一样东西震撼到了他。 那就是水,很烫的沸水。 沸水在这些动作之间起落,谢淮安听到的竟是清泉流淌之声,清澈而又清亮。 水带若丝绸般隐藏在缥缈烟雾之中却又被风拂动。 谢淮安不会沏茶,可他常年跟着洛长河喝茶,又认识南宫倦和楚寻风这两个茶道高手,所以自认欣赏茶艺的眼光还是有的。 但即便是他所认知的这两位茶道天花板,也不能跟眼前这位老人相比,做到像他一般。 茶杯推到了他的面前,老人伸手示意:“小友试试老夫的手艺”。 谢淮安伸手触杯——并不烫手,只能感觉到温热。 将茶杯按在下唇,他轻吹一口气,水雾并没有四散,而是呈螺旋式上升。 微饮一口…… 烫! 是能说上很痛的那种烫,但是只有瞬息,反射稍微迟钝一些的人都不会以为自己有过这股痛意。 紧接着就是酣畅,是痛苦和疲惫中熬出的酣畅。 没有来由,但就像是你耗尽了全力终于做成了某件事的感觉。 接着是甘味,带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在今天之前,谢淮安从没想过这种茶叶还能够保留有这样的清香。 最终一切退散,只有微微的涩意停留在嘴中。 那是技艺所不能弥补的,茶叶本身的缺憾。 “其实所有的技艺,到最后都会汇聚成一个人字。 茶道也是如此,品茶也是在品味人生。 安小友能从这杯茶中,品出什么呢?” 李徽放下了自己手中的茶,和善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短暂但很激烈的痛苦、如释重负的痛快、找到目标的喜悦,……这是前辈的人生吗?” 谢淮安很好奇这位老人的过往,也赞叹他寄人生于茶的技艺。 不过这位老人并没有回应,而是面带回忆说起了另一件事。 “我年轻的时候对茶道一窍不通,只是进入书院以后因为老师很喜欢,想着沏给他喝才学的茶道。 老师的茶道世间难寻,我那时沏的茶其实很难喝,但他每次都会喝完。 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这个道理还是他教给我的,可惜当时我不太懂,总是沏不出让自己满意的茶。 现在倒是能够懂了,可我也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