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 (第1/2页)
糜汉正文卷第四百零九章五略引赞马谡请战见众人都将目光转向自己,邓艾自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那些目光大多都是探究,可也掺杂着一些不屑与不怀好意。 世人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哪怕他背后站着糜旸,但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掉的。 不过既然他敢说出以上的“妄言”,那么他肯定有着自己的底气。 而在各式各样的目光中,也不缺乏关怀邓艾的目光。 这部分目光全都是跟随邓艾南下的梁州将领发出的。 邓艾作为此番梁州军的统兵大将,他代表的是整个梁州派系的脸面。 身为梁州派系中的一员,他们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邓艾,但他们每个人却都希望在这一刻邓艾不要丢脸。 万一邓艾要是在众人面前出糗,他丢的不止是糜旸的脸,连带着在场所有梁州将领的颜面也丢干净了。 这对极其看重荣誉感的当世人而言,无疑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众人各怀心思的注视并没有扰乱邓艾的思绪。 他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从坐席上起身,然后来到诸葛亮身前对着他一拜: “艾认为贼军一定会北上自有缘由,还望丞相容艾详禀。” 对于邓艾的请求,诸葛亮的眼神中露出几分期待,他对着邓艾微微点了点头。 在诸葛亮同意了自己的请求之后,邓艾便转身看向帐内的众人,在他们的面前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南中之乱,不可小觑;贼军占郡杀将,拥兵万数,南中震恐,这乃贼军气盛之势。 今艾以策言之,彼有气盛之势,我有劳军远来之实,一也。 贼军部众上下相知,五兵犀利,我军数次征战,休养不久,元气未复,二也。 贼军世代居于南中,是为主军,我军远道而来,是为客军,三也。 益州北部诸郡,各当有守,而贼军可合军专攻一处,我军却要处处分守,四也。 僰道以北诸县,沃土千倾,贼军贪利,为之县饵,五也。 以上五点是贼军必向北之缘由。 彼虽为贼,然或不缺知兵法之人,凡知兵法者得以上一点缘由即可北上,况今数五乎! 故艾料贼军定然北上。” 当邓艾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整个大帐中瞬间陷入一阵讨论声中。 很明显,邓艾所点出的五点缘由让帐内的众人都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 能被诸葛亮召来议事的人不一定皆有非凡的韬略,但他们肯定都不是傻子。 邓艾都将缘由说的如此明白了,他们要是还认识不到现在局势的严重性,那他们就不配在此。 在一阵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过后,整个大帐中陷入了一片宁静之中。 这时帐内的众人看向邓艾的眼神不再是各式各样,而是变成了统一的惊讶与赞赏。 没想到身有残疾的邓艾,竟然有这番见识。 怪不得糜旸会属意他领军南下平叛,之前有些人还以为糜旸不看重这次的南征平叛,才会派遣邓艾这位身有残疾的人领军南下。 但现在想想,糜旸哪里是不在意,分明是他觉得派遣邓艾这一身有残疾的人就足够了。 当这种想法在心中浮现后,许多不了解梁州内情的人心中纷纷一惊。 梁州中一个区区名不见经传的校尉就有这番见识,那糜旸麾下的那些有声名流传的其他人才呢? 而似邓艾这样的人,在糜旸的麾下又能排到第几名呢? 梁州真是人才济济呀! 因为当世消息传递十分闭塞,故而帐内的许多人都对梁州不是很了解。 由于邓艾往日中没有事迹流传,加上他身有残疾,故而许多人都会在心中天然的轻视他。 而就是这一种轻视,在这一刻却都加深着他们对糜旸的敬畏。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主君功勋卓着会让臣下都与有荣焉。 同样的臣下若立下功绩,那么也会在无形之间大大加强主君的威望。 只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以为邓艾是糜旸从众多人才中随意挑出的一个,但实际上邓艾却是糜旸手中的一张王牌...... 相比于他人的惊讶与赞赏,傅佥、石包等人脸上则是自然地流露出自豪感。 而在众人对邓艾重新审视之后,他们才进一步意识到了诸葛亮刚才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料敌先知! 当意识到这一点后,刚刚还出言劝阻诸葛亮的李恢立马对着诸葛亮一拜,口中惭愧地言道: “臣不识丞相远见,险误国家大事,还望明公降罪。” 对于李恢的请罪,诸葛亮笑着安抚了他几句,然后便让他坐下来。 诸葛亮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故而哪怕他心中已有定策,但还是会下意识询问他人的看法,他为的是博采众长。 既然如此,他怎么会因为李恢有不同看法,就对他降罪呢? 在让李恢坐下之后,诸葛亮看向了邓艾。 这时邓艾也已经转身看向了诸葛亮,邓艾在看到诸葛亮朝着自己看来后,以为诸葛亮会出言赞赏他几句。 毕竟刚刚满帐俊杰,只有自己一人懂得他的心思。 但让邓艾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只是澹澹看了他几眼,便也让他回到原位上坐下。 从始至终,诸葛亮都没对他说出一句赞赏的话语。 这一点出乎了邓艾的预料,但对他如此的是诸葛亮。 哪怕糜旸在此,也得老老实实地奉茶侍奉诸葛亮,更何况他。 于是就算心中有着不解,邓艾最后还是脸露恭敬地回到自己的坐席上坐下。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而诸葛亮这番像是特意忽视邓艾的表现,也引起了帐内众人的百般猜测。 帐内唯有杨仪等寥寥几人,隐约猜出了诸葛亮的意图。 在邓艾坐下后,既然众人都已然理解自己决意领军进驻僰道的打算,诸葛亮便开始布置起大军开拔的相应任务起来。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单单有非凡的韬略是不成的,还要有出色的组织调派能力。 而这种能力,往往是需要丰富的经验作为基础的。 此番南征乃是诸葛亮第一次独立领军作战,所以丰富的经验诸葛亮必然是不具备的。 不过世间有种生物叫做天才。 天才,都不可按常理看待。 而诸葛亮,便是这世间难得的军事天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