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 (第2/2页)
稳妥。” 要想将阳平关成功献给魏军,不是简简单单两句话能解决的事,这得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而这个详细的计划,必须经过双方主将共同商讨决定。 吴懿听完任祥的话后,脸上浮现赞同的神色。 他对着任祥言道:“还望使者再稍待一两日,我尽快写好书信后,必将亲自送至使者手中。” 任祥也知道这件事着急不了,所以他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对着吴懿点了点头。 得到任祥的态度之后,吴懿不久后便悄悄地离开了任祥的大帐之内。 这一夜的成果,两人都十分满意。 吴懿在离开任祥的大帐中后,借着月色朝着自己的大帐走去。 诈降一事,目前全军中只有他与法邈知晓,哪怕是吴班他也没告知。 按照他今夜与任祥所谈的,接下来他就是该写一封表白心迹的信给曹洪。 毕竟任祥相信他并没有用,唯有曹洪真正相信他的投诚之举,他的诈降之计才算成功。 可就是这件事,令吴懿心中有些犯难。 在当世一封好的书信,有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吴懿虽自小治学,但他的文才实在算不上拔尖,要想写出这样的一封书信,实在有些困难。 在心中的苦恼之下,吴懿想着不如让法邈为他代笔。 怎么说法邈的文才也应该比他好才是。 由于心中思考着事情,吴懿回大帐的速度很快,一路上他也没怎么仔细观察周围。 他没发现的是,在他回己身大帐的这一路上的巡夜士卒中,隐约多了一些生面孔。 当吴懿回到他的大帐外后,他发现自己的大帐灯火通明,好似有人在帐内。 这点让吴懿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他觉得很可能是法邈在帐内等着他的消息。 想到这点,吴懿便抛弃了内心中的疑虑,他大步踏上台阶,朝着大帐内走去。 待掀开帐帘迈入帐内后,吴懿果然看到法邈正坐在一旁的坐席上,等着他的归来。 见到法邈的那一刻,吴懿脸上浮现一些喜色,他对着法邈言道:“任祥已经相信我的投诚,接下来便是要写信打动曹洪了。” 吴懿一句话就讲出了他今夜的成果。 而本来吴懿以为法邈在听到他的成果后,脸上也会浮现一些喜色,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法邈对于他的宣告,一点脸色变化都没有。 甚至一句回应都未给予他。 这让吴懿感到有些不解。 但他的不解,很快就被身后传来的一句话所全部击碎。 “做得不错。” 这句话只有四个字,音色也颇为淳厚,可就是这句话飘入吴懿的耳中后,却让吴懿整个人大惊失色地朝着身后看去。 吴懿之所以会有这副表现,原因在于他听出了说这句话的人是谁。 这人便是当今大汉的守护神,曹魏的心腹大患,汉梁州牧糜旸! 当吴懿转身看到那道年轻而又威严的身影后,他吓得赶紧对着那道身影深深一拜: “臣,臣拜见牧伯。” 糜旸手捧一本书籍从被帐帘遮挡的拐角处走出。 刚才吴懿一开始之所以没发现糜旸,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他心中在想着事,并且将注意力都放在法邈身上。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那帐帘遮蔽的缘故了。 而糜旸也并非是故意藏在帐帘之后,只是那帐帘之后摆放的是吴懿的书架。 方才糜旸等吴懿等得无聊,就想拿一些吴懿的藏书看看。 糜旸拿着书籍慢步走至吴懿身前。 吴懿方才的惊慌,他全都看在眼里。 糜旸知道吴懿的惊慌,大多源于他的突然出现,但也有部分是因为吴懿心中对他深藏的畏惧。 可糜旸觉得他自己有这么可怕吗? 他觉得自己往日里对待属下,一向颇为和蔼可亲呀。 若是吴懿知道糜旸的想法,估计得气的吐血。 糜旸也不想想他以往对他做的那些事。 在来到吴懿身前后,糜旸脸上流露出笑容,亲手将吴懿扶起。 “吴君乃长者,以后四下无人之际,吴君就不用对我行礼了。” 对于能为他建功立业的人,糜旸一向不吝啬他的柔情。 在将吴懿扶起之后,糜旸拉着吴懿的手,一步步来到法邈对面的坐席上坐下。 然后他才径直来到原本属于吴懿的主座上坐下。 坐下之后,糜旸温和地吴懿道:“数日之前我收到别驾来信,得知了他与吴君的谋划。 当下曹真大军尚未到来,我便想着先来阳平关看一看,我也是今夜刚到,吴君不用太过惊慌。” 糜旸解释了他来的缘由。 他的言外之意是,他来只是突然兴起,不是因为吴懿哪里出了差错,特地前来查办他的。 糜旸的解释,让吴懿的内心得到了不少安定。 见吴懿脸上紧张的神色消散了不少,糜旸便问起吴懿方才他与任祥的所有内容。 面对糜旸的询问,吴懿斟酌着言语将一切都告诉了糜旸。 那四大恨肯定不能直接原文复述,吴懿还想多活几年。 在听完吴懿与任祥大致的会面内容后,糜旸用手指摩擦着手中竹简带有纹路的表面。 思索良久之后,糜旸点了点头道:“吴君的判断是对的,任祥应当未看出什么端倪。” 得到糜旸的肯定之后,吴懿好似心中得到了担保一般,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随后糜旸将手中竹简放下,他将身前书案上,刚刚写好的一封信笺推至吴懿的方向,然后对着他说道: “将这封信笺中的内容誊抄一遍,然后亲自交至任祥手中。” 听到糜旸的吩咐,吴懿脸色一正。 他猜出这封信笺,可能就是糜旸代他写的,给曹洪的回信。 糜旸的文才,那可是天下有名的,若糜旸能亲自代写,那他方才心中的烦恼,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同时吴懿心中还暗暗想道,糜旸能提前写好这封信,说明他刚才在到来的不久后,就准确判断出了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这让吴懿心中有些吃惊。 吴懿不知道的是,糜旸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在于四个字:熟能生巧。 在吴懿躬身接过那封书信之后,糜旸分别看向吴懿与法邈二人,他对着二人言道: “我到来一事,不要透露出去。 若军中有胆敢泄露我之行踪者,不论军职,一律皆斩。” 听到糜旸严肃的语气,吴懿与法邈皆挺身沉声应唯。 他们不知道糜旸要做什么,但不管做什么,糜旸的命令,他们都将会誓死做到。 昨日第二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