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二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 (第2/3页)
却素有大志。 对于这样的人,你不能单单以利诱之,还要以势动之。 有时候他的暧昧不清,本身就是一种答应的态度,只是他觉得时机未到而已。 若刘氏真有一日能重新主宰天下,你认为天下真的会愿意吗?” 面对曹丕似问非问的语气,聪慧的曹叡被一点就通。 天下,是个经常被人挂在口中的词语。 它本来没有具体的象征物,在不同人口中说出来,它所代表的人或事也就不同。 而从曹丕这大魏天子口中说出的天下,指的又会是什么呢? 是江东之主孙权,也是辽东之主公孙氏,甚至是各塞外异族的首领。 人心崩裂数十年,人的欲望不受抑制的发展了数十年,又岂是一个大义的名号,就能让天下臣服的。 受到教诲的曹叡对着曹丕深深一拜,然后在看了眼曹丕满头的白发后,便强忍着泪水走出了曹丕的寝殿之外。 那一日,梁州大败,洛阳震荡。 那一日,魏帝吐血,一夜白头。 在看曹叡匆匆离去的背影后,也许是处于将死之际,贾诩的思绪也变得越来越茫然起来。 渐渐地贾诩的思绪,飘回到初平三年六月的那个下午。 贾诩还记得那一天,长安的天气格外的炎热。 那个下午他骑马立于长安城下,借助着炽热的日光仰望着长安城头那位须发皆白的刚正男子。 那名男子叫王允。 那个下午的长安城墙上,幼年天子哭泣不停,人心崩沮。 可在长安城墙下,李傕郭汜却提刀大笑,嚣张无比。 造成这一幕的是包围长安城的数万西凉精兵。 但哪怕是在数万西凉精兵的威胁下,王允依然不改刚正性格。 他手指下方的数万西凉精兵破口大骂,他的句句言语如世间最利的刀剑一般,将数万西凉精兵骂的恼怒不已。 王允那一日骂的那些话,在贾诩看来简直是世间最为迂腐的语言。 什么汉室天命所归,何其可笑? 可是近年来,贾诩却常常回忆起那日的场景,想起以往他觉得十分可笑的话语,这又是为何呢? 想到那日场景,贾诩只觉得身体中的病痛再度传来。 而就在贾诩昏厥之前,他又突然记起了王允临死前指着他一直怒斥的一句话: “天理昭彰,你今日断我大汉国运,来日你会有报应的!” “来日你会有报应的!”. 王允临死前的怒吼,在这一刻宛若化作那一日炽热的日光一般,不断灼烧着贾诩的内心。 明明那一日,照耀汉室的日光,就已经暗淡了才是! 尽管贾诩当下还不知道街亭送来的战报内容是什么,但一种强烈的不好预感却浮现在他的心间。 王允临死前所言的报应,到底是什么呢? 将死不死,不是幸运,反而是一种折磨。 就在贾诩心中充满疑惑的时候,他的儿子进来向他禀报了一个最新的消息: “太子要动用洛阳中军了。” 在听闻这个消息后,贾诩好似一瞬间想明白了所有事情一般。 洛阳中军一动,不就代表着糜旸动了吗? 贾诩终于知道了,老天要让他见证什么。 旸者,新生之旭日也。 长安城,又要照耀汉室之日光了吗? 在张郃的使者抵达洛阳的数日后,刘封派出的使者也赶到了陇西郡的狄道城外。 刘备自率军进入陇西郡后,便径直来到这狄道城下安营。 不过刘备这一段时日的心情并不太好。 原因无他,刘备命汉军连续强攻狄道城数日,狄道城却一直未被汉军攻下。 狄道城上一直摇曳的魏军军旗,让刘备觉得如鲠在喉。 本来刘备在率军抵达狄道城外后,由于投诚的南安郡太守自恃与陇西太守游楚有旧,便自告奋勇想着为刘备去城下劝降游楚。 面对南安郡太守的请求,刘备当然不会拒绝。 甚至由于有着三郡投降的事例在前,刘备心中还暗暗期待着,陇西太守游楚在受到劝降后,也会开城受降。 可是让刘备没想到的是,当南安郡太守到达城下游楚听说这件事后,便派长史马颙替他出城门,率军设阵以待。 而游楚自己却在城墙上对着南安郡太守高声喊话道:“若汉帝能阻断陇西,那么不久之后我自会献城投降。 若汉帝不能阻断陇西,又何必来为难我呢?” 听到游楚的话后,南安郡太守便从城下回到大营中,将游楚的话一五一十的禀告给了刘备。 刘备在听完游楚的话后,他虽认为游楚说的有道理,但他并没有选择白白空耗时间。 急切的刘备,选择了与历史上诸葛亮不一样的做法。 第二日他就命汉军对狄道城发起进攻。 可惜的是狄道城的城防虽比不上长安,但城内军民与游楚上下一心。 在这种情况下,汉军多日强攻狄道却始终未能拿下,反而还损失了不少士卒。 这样的结果,当然让心急的刘备感到不开心了。 心情不悦的刘备在听到有街亭的战报送到后,诧异于这件事的刘备很快就召见了刘封派出的信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