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一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 (第1/2页)
糜汉正文卷第五百八十一章势在必行畅想成真糜旸说的每个字,刘备表示他都听懂了。 可在将糜旸说的每个字串联在一起后,刘备却愣住了。 他这次的愣神,比方才那次更久一些。 见刘备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的奏请,糜旸以为刘备是心存顾虑,他便焦急地再度劝说道: “若陛下能采纳臣的方略,臣可保证臣的这个方略,至少对我军有三大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我军可尽可能的缩短时间,尽可能的集中有生力量来攻打长安城。 有这层保障在,我军夺下长安的成功性将大大增加。 第二个好处是,我军可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敌将曹真等人皆是深通兵法之辈,可正因为如此,彼等才不会想到我军竟胆敢如此做。 彼等现在一定想徐徐撤军至陈仓后方,然后借助着扶风一些险要的地势,构造营垒防线层层阻击我军。 若我军主力不能快速通过陈仓,时间拖延日久之下,贼军构筑的防线形成,那我军前往长安的道路将更加艰险。 唯有用出其不意的办法,才能打乱敌军的部署,才能让敌军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从而掌握住长安之战的主动权。” 在连续说完这两个好处后,糜旸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如此做的第三个好处在于: 早在梁州之战后,关中就因我军大胜之声威,而人心震怖,六神无主。 当下梁州之战虽已过去半年有余,但我军又新取得街亭大胜,千里凉州疆域,不日也将落入我军手中。 在这三个事实的影响下,关中内部思念汉室之人,势必不在少数。 只要我军能在贼军退兵后,绕开陈仓,直入关中腹地,这样关中诸县皆可见我军势不可当之势。 如此一来,心中早就思念汉室的人,势必会揭竿而起,响应我军。 即使大部分世家豪族在我军进入关中腹地后,会先保持着观望状态,但这一点对我军也是有利的。 观望代表着大部分世家豪族不会马上相助我军或贼军任何一方,这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贼军在地利上的优势。 彼消我长之下,长安之战臣才更有把握!” 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糜旸已然起身来到刘备的榻前,然后对着他深深一拜。 今夜糜旸来寻刘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劝说刘备召诸葛亮前来关中,与他一同北伐。 诸葛亮是大汉开府治事的丞相,他的地位是在糜旸之上的,要想让诸葛亮前来关中,也唯有刘备有这个权力。 糜旸本以为他的劝说会很顺利,毕竟刘备一向信任他,他说的方略也能让关中的局势,大大有利于汉军。 最重要的是,刘备与旁人不同。 旁人在听到糜旸的想法后,哪怕是知道,糜旸会让诸葛亮留守后路,但也会觉得糜旸是在异想天开。 当年西楚霸王天纵之资,在正面战场上,几乎打的刘邦抬不起头来,但为何最后会被迫想与刘邦结盟? 原因就在于他的后路不稳。 而当年西楚霸王不是没想过稳定后路。 可凭借着不多的兵力,在后方有着精锐敌军的情况下,为己方大军牢牢的守住后路,本就是一件极难的事。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常人能守住一月,已然可以称得上名将。 可很明显一月的时间,糜旸不可能拿下长安。 糜旸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本就难以办到早已验证过的事,再加上如此大的时间跨度,旁人会觉得糜旸是在异想天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除非糜旸亲自来——就像当年的西楚霸王要想彻底稳固他的后路,也唯有自己前往一般。 这也是不可能的,糜旸与当年的西楚霸王,都没有分身的本事。 只是糜旸虽不会分身,但眼下大汉中,不是没有人在军略上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那人正是诸葛亮! 身为穿越者的糜旸对这一点再是了解不过,而一向善于识人的刘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呢? 既然如此,刘备还在迟疑什么呢! 看着糜旸郑重地对自己下拜,刘备的脸上并没有喜色。 糜旸已经将他的方略解释的很清楚,刘备听得懂。 诸葛亮是否有可能为糜旸守住后路,刘备心中也有数。 本来自己心中的期待得到满足,刘备应该开心才是,可他并没有。 因为他虽然军略比不上糜旸,但在看破人心思这一点上,当今天下无人可出他其右。 沉默良久后,随着一声叹息发出,刘备对着糜旸问道: “若守不住呢?” 刘备的这句话,让糜旸也沉默了起来。 庙算,是发动大战前的第一个步骤。 方才糜旸对刘备提出的方略就是庙算。 可任谁都知道,庙算再如何精妙,却从来没有百分百一说。 诸葛亮是有可能为糜旸守住后路,这种可能性还不小,但诸葛亮不是神,他也有可能守不住。 “若守不住呢?” 见糜旸没有回答自己,刘备又加重语气问了一遍。 在刘备的“质问”下,糜旸只能答道: “不久后,凉州再无精锐之贼军,凉州落入我朝疆域,已成事实。 就算丞相守不住,以丞相抚辑四方的才能,他也断不会让我朝失去凉州。 只要凉州不丢失,我军这次北伐就是有收获的,且休养生息数年后,国力将会得到一次增强。 到那时,我军可在天下有变时,再度起兵夺取长安。” 糜旸说的是事实。 自他穿越以来,在他及诸位季汉俊杰的努力下,当下大汉的版图有荆、益、梁、凉四州之地。 除此之外,曹魏的国力连续遭受打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今世季汉的国力相比于历史上的季汉,早就不在同一维度上。 今世的季汉,从根本上已经初具夺取天下的资本。 糜旸说的事实,并未让刘备满意。 他想要听的不是这个答案。 见糜旸顾左右而言他,刘备最后直接问出了他心中真正想问的那一点。 “若孔明守不住,你会如何?” 刘备的询问,让糜旸深吸了一口气。 他会如何? 后路断绝,军心崩溃,周围无群山可供自己隐藏行踪,加之魏军有熟悉地利的铁骑 在这种种因素下,他最后的下场大概率会如何,不难猜测的。 可绕行陈仓是糜旸提出的方略,这个方略一旦失败后产生的巨大风险,本该也由他来承担。 糜旸抬起头看向刘备,他的眼神中有着坚定。 “臣是大汉的大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