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 (第1/2页)
糜汉正文卷第五百八十七章连破七寨天大笑话陈仓是扶风郡的属县。 在扶风郡中,与陈仓同样位于渭水河道旁,且在陈仓后方的城池是郿县。 说起郿县,想来后世许多人应该不陌生,因为在郿县附近有一处地名叫五丈原。 当然现在五丈原尚并不出名。 曹真从陈仓撤军后,就一路撤退至郿县。 当率军来到郿县后,曹真知道他不能再退了。 万一汉军能成功拿下陈仓,那么汉军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郿县。 因为郿县至陈仓之间的地带,有着渭水河道的存在,并不利于大军的屯驻。 可要是被汉军拿下郿县,那么十万汉军便可冲出并不宽敞的渭水河道地带,从而进入五丈原中屯驻。 这一点对于魏军来说,是很不利的。 尽管曹真对糜旸是否能攻下陈仓一事,心中并无一个准确的判断。 但身为一位合格将领的他,必须要为做己方做好最坏的打算。 曹真之前跟郝昭说的前往后方布置防线,实际上说的便是在陈仓与郿县之间的那片狭窄的渭水河道地带,借助着地形的优势建立一道道防线,层层阻击着汉军的继续东下。 既然心中早有打算,那么曹真在率军抵达郿县后,很快就开始着手安排一切。 在这一路上的撤退路程中,曹真曾仔细探查过地形,他发现他可以通过设立营寨的方式,达到层层阻击汉军的目的。 不仅如此,曹真甚至在心中规划好了,该在哪一处地点设立营寨。 据曹真心中的打算,为了最大化达到层层阻击汉军的目的,他一共要设立七处营寨。 很快的,一道道军令从曹真的口中发出。 在曹真的命令下,一批批民夫在魏军的带领下,陆续离开郿县前往设立营寨。 当发布完一切军令后,郝昭从陈仓发来的急报也送到了曹真手中。 郝昭急报中汇报的内容,让曹真心中担忧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放松。 曹真担忧的是,十万汉军摆出一副死磕陈仓的架势,不知郝昭在汉军猛烈的攻势下,最后能否守得住陈仓。 曹真放松的是,十万死磕陈仓的架势,代表着他可以获得一段宝贵的不短的时间,来从容布置前方的防线。 毕竟曹真虽不能保证陈仓是否能守得住,但短时间内汉军想拿下陈仓,那无疑也是一种妄想。 在得知陈仓的战情,如他预料中的正在发展之后,很快曹真又发出了一道军令。 这道军令是送给不久前离开郿县的,前去设立营寨的那些魏将的。 曹真这道军令的内容很简单,他告知那些魏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需要求急应当求稳,尽力将营寨修筑的固若金汤。 曹真能发出这道军令也容易理解。 毕竟若是时间紧凑的话,那曹真肯定急令那些魏将,不惜一切尽快将营寨建立好。 可速成的营寨,总归会有着漏洞,这是难以避免的。 当下时间并不紧凑,那么曹真认为当然要将保证营帐的坚固性,当做第一要务。 只是曹真不知道的是,他发出的这道情有可原的军令,在接下来会坑惨了那些前去修筑营寨的魏军。 负责修筑第一道营寨的,是曹魏宗亲夏侯衡。 夏侯衡作为夏侯渊的长子,可以说他从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不过夏侯衡也算争气,并无恃宠生骄的恶习。 作为夏侯渊长子的夏侯衡,是耳濡目染兵书战策长大的,虽然因为天资所限,他的成就不如曹真、夏侯尚等宗亲耀眼。 但夏侯衡胜在性格沉稳,因此往日中颇得曹真的看重。 若非如此,曹真也不会将修筑第一道营寨的任务交给夏侯衡。 对于将门之子的夏侯衡来说,依靠地势修筑一道营寨并不难。 当他领着数千魏军及大量民夫来到曹真划定的地点后,他便根据过往的经验,安排起修筑营寨的一切事宜。 在不久后,夏侯衡收到了来自曹真的最新军令。 性格本就沉稳的夏侯衡,对于曹真的最新军令,可谓是百般认同。 而要想建造好一座稳固的营寨,优先当然是要先建造出大营的基本框架。 至于那些保护营寨外围的拒马鹿角之类,当下无须着急施设——反正汉军短时间内,又不会出现在他面前。 况且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曹真特地派出数千魏军保护他。 在数千魏军的护卫下,除非突然之间有着大量的汉军出现,不然夏侯衡是很安全的。 可是这一设想,既不可能,又很搞笑。 心中觉得安稳的夏侯衡,很快就沉浸在监督建造营寨的事务中。 夏侯衡不知道的是,在他率军抵达指定地点的数日后,有着一支上万精骑正在他的所在疾驰而来。 统率这支骑军的,正是汉左将军赵云。 那一日糜旸的遥指,让赵云与马超都显得十分错愕。 但在得知糜旸的真实意图后,赵云心中除去担忧之外,竟还有着一股兴奋。 赵云是性格沉稳不错,只是他是常山赵子龙! 被刘备誉为“一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当年胆敢孤身在数万魏军中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难道会缺少长驱直入的豪气吗? 所向无前,方为豪杰! 出于对糜旸的信任,也出于对自己的自信,赵云最后在马超羡慕的目光下,接下了这个任务。 赵云的身体,在疾驰的骏马上不断起伏,这一刻在他的驱使下,他胯下战马的速度已然提到最快。 由于速度过快,一阵阵狂风如刀剑般,不断拍打在赵云的脸上。 可这对常人来说,本来会有痛感的一件事,却让赵云享受的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赵云好似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 世人皆知,赵云乃是刘备的爱将,可很少人会知道,赵云最初是跟随公孙瓒的。 数十年前,公孙瓒麾下有一支精骑,号为“白马义从”。 当年公孙瓒就是靠着这支精骑,才能北逐乌桓,南败袁绍,风头一时无两。 而年轻时的赵云,便是那数千白马义从中的一员。 年轻时经历的一幕幕,不断在赵云的脑海中闪过。 跟随在赵云身后的,是上万羌氐精骑,与虎豹骑与西凉铁骑不同的是,上万羌氐精骑其实是轻骑军。 而当年的白马义从,就是世间最负盛名的轻骑军。 曾为白马义从中一员的赵云,或许是当世中最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