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 (第1/2页)
听到马良的询问后,糜不由得沉吟起来。 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关西羌乱,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卫霍之事。 对待异族嘛,打服、打碎就好了。 可以当下的情势来说,这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大汉却无法采用。 原因有多方面。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眼下的大汉不适合再发动大的战役。 且不说一年北伐下来,大汉的野战精锐大多疲惫,急需休整。 就说近一年来,大汉在收复长安后,疆域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扩充。 对于新增的大片疆域,大汉势必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来消化。 天水之所以会有羌族动乱,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大汉尚未将关西的地盘完全消化。 对于聚居关西上百年的异族来说,刚刚对关西恢复主权的汉军,目前其实才是“客人”。 而且为了将来的一统战争,大汉不仅要消化好关西大片的疆域,还要尽快让关西大地恢复生产。 桓灵以来,关西大地遭受到太多战乱,人口流失、土地荒芜情况十分严重。 在未将残破的关中大地,重新恢复成八百里秦川的沃土之前,大汉的国力并不会得到质的的提升。 若国力不能得到质的提升,单单凭借益州一地的生产力,如何能支撑起来年大汉的统一天下战争? 在这一点上,糜、刘备、诸葛亮三人的意见是统一的。 所以目前对大汉来说,最主要的便是休养生息。 在将休养生息定为国策之下,那么对于天水郡内发生的羌乱,糜就不适合派大批兵马去围剿。 而若是不派大批兵马去围剿,那么天水的羌乱是很难平定的。 天水羌族到底占据着地利,他们打不过总跑得过,等平叛的汉军从天水离开后,心怀不轨的羌族再出来烧杀抢掠就是。 这也是数百年来,羌族面对汉朝屡试不爽的把戏了。 沉吟之时,糜已经在脑海中将内中利害关系过了一遍。 天水羌乱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 棘手的地方在于,要是天水羌乱不处理好的话,那么到时候关西发生羌乱的地方,可就不会只局限在天水一郡了。 只不过糜倒也不会对这件事束手无策。 “天水羌乱,表面上看是一些羌族想为那些罪酋报仇,可在孤看来,他们的最主要目的,其实在于夺粮。” 糜一语道破了天水发生羌乱的本质。 当世的异族,与后世的某个大涸民族颇为相似。 道德沦丧,欺弱怕强。 不能说羌族为那些罪酋报仇不可能,毕竟都是“挚爱亲朋”嘛。 但要是认为羌族动乱的目的仅仅是这个,那就太过简单了。 眼下关西大地已经进入寒冬,一到寒冬季节,不止羌族,任何异民族都会陷入饥荒之中。 有汉四百年以来,异族动乱也大多发生在秋冬之际。 羌族是不会自己种植粮食的,那么一旦他们缺少粮食,他们自然就会想着抢夺大汉的粮食。 这才是为何明明汉军声威正盛,羌族还会发生动乱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畏惧汉军的声威,而是他们更怕死。 在明白天水羌乱的本质之后,糜很快就对着马良继续说道: “你去筹措一批粮草,不需要多,不需要快,但一定要将风声放出去。 就说是大汉近来要犒劳那些,在这次北伐之战中有立功的羌族部落。” 糜的吩咐,顿时让马良眼睛一亮。 在这次北伐之战中,关西的部分羌、氐二族是有立下功劳的。 按照常理,大汉本该对这些部落进行犒赏。 而糜选择在这个时机,放出要犒劳部分羌、氐部落的消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安抚。 你们不是缺粮吗? 不要抢,大汉会给。 可大汉只会给听话的人。 等这个消息传遍关西后,大部分羌、氐异族,还会想着冒生命危险作乱吗? 跪着就能有粮食拿,何必要去刀口舔血呢。 更重要的是,哪怕有些羌、氐部落非要喜欢刀口舔血,但这部分羌、氐部落甚至不用大汉出兵,恐怕就会被其他眼巴巴等着大汉赐粮的同族给吞并了。 对于异民族来说,不是不能对挚爱亲朋动刀子,加钱就好。 当然糜对异民族,不会只采取安抚的手段。 糜又对着马良言道:“传令给荆州牧,让他撤军回荆州。 并在安排好荆州军务后,尽快来长安述职。” 若说糜的第一个命令是让马良惊喜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命令,则是让马良意外了。 在之前糜北伐关中的时候,为完成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刘备下令张飞从荆州领兵北伐。 从之前收到的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