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 (第1/2页)
糜汉正文卷第六百四十八章遂敌所想邓艾断后第一次。 这是糜旸第一次在大臣面前不加掩饰的显示他的威势。 很显然,许慈被这突如其来的第一次给吓到了。 豆大的汗珠接连不断地从许慈的脸上滑落,看着近在咫尺的那张脸庞,许慈觉得此刻的糜旸是那么的陌生。 大将军一职在两汉四百年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的。 除去本朝特殊一点外,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大将军的位分都在丞相、三公之上。 而一旦天子年幼或出于其他理由不能亲政,那么排名第一的辅政大臣定然是大将军。 甚至辅政大臣中若没有大将军,那么这个辅政班底是根本得不到世人认可的。 更何况糜旸的大将军,不是刘备任人唯亲的结果,而是他凭借着诸多惊世功劳得到的。 在野士子,些许朝臣的议论、建言,身为太常的许慈完全有底气当面驳斥。 可要是这件事糜旸也赞成的话,那么许慈还会有这番底气吗? 许慈不知道接下来糜旸会对他做什么。 由于内心的惧怕,许慈的喉咙下意识地不断在吞咽着口水,良久之后许慈才结巴着回应糜旸道: “臣,不,不敢!” 听到许慈的回答后,糜旸缓缓抬起身子。 糜旸眼中的寒意也在渐渐收拢。 “太常一职典掌宗庙礼仪,至多不过一个月就是陛下告祭祖陵的重大仪式了。 许卿还是要多将心思放在这一国事上,其他的事,孤心中自有计较。” 若说方才许慈说的话对糜旸来说是意见的话,那么眼下糜旸对许慈说的话,就是命令了。 而有监国之责的糜旸对许慈发出命令,本就是合法合理的。 见糜旸没有继续释放他的威势,而是愿意给他一个台阶下,许慈如蒙大赦。 刚才糜旸的那番口气和态度,许慈还以为他今日走不出尚书台了呢。 可哪怕糜旸并未对自己做出严厉的处罚,但许慈在心中庆幸的同时,也在不断后怕着。 许慈发誓,他再也不想重复一遍方才的经历了。 面对糜旸递来的台阶,许慈连连拜谢。 “臣,臣知道了。 臣这就告退。” 说完这番话后,许慈就如被烧了屁股的兔子一般,急忙从坐席上跳起来,随后以平生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大堂之中。 看着许慈仓皇离开的背影,糜旸目光悠悠,转身回到主座上坐下。 糜旸并未第一时间让人召马良等人回来,他在等着一人的出现。 糜旸并未等太久,有一人见堂内再无其他人后,便从堂后的屏风内缓缓走出。 这人赫然就是蒋济! 当初马超在潼关外不仅斩杀了许褚,还俘虏不少魏军。 而蒋济正是那些俘虏中的一人。 在被马超俘虏后,想活命的蒋济登时就找机会让人向马超汇报了自己的身份。 得知天下名士蒋济竟然被自己俘虏了,马超连忙就召见了他。 只是蒋济真正想见的并非是马超。 “济有一事要告知大将军,还望将军代为禀报。” 就这一句话,让马超第一时间将蒋济送到了长安城内。 蒋济的到来,纵是糜旸也没想到。 不过以蒋济在天下间的名望,倒是值得糜旸见上他一见。 很少人知道那次糜旸与蒋济的会面,二人之间说了些什么。 但在那次会面之后,糜旸便让蒋济恢复了自由之身,并放在身边听用。 一身素装的蒋济缓缓走到糜旸身前,在对着糜旸一拜后,蒋济不由得说道: “济以为,大将军会以一太常性命,为己身谋划铺路。” 蒋济的语气中有着不解,亦有着意外。 可蒋济的话却让糜旸轻笑了一声。 “孤虽不愿谋划落空,但更不愿草菅人命。” 在决意要促成追封关羽为王一事后,糜旸便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引起似许慈这类大臣的强烈反对。 糜旸更知道,对于许慈这类大臣,用对关西世家那般的柔性引导方式是没有用的。 政治讲究刚柔并济,对于许慈这类大臣,有时就得刚一点。 只是许慈之所以会有强烈的反对情绪,说到底也是在为大汉考虑,那么糜旸就得讲究“刚”的程度。 杀许慈是不可能的,他又不是曹cao。 但身为大将军,偶尔抖抖威风犯法吗? 打了这么多场仗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嘛。 他又不是圣人。 糜旸的回答,让蒋济觉得他又了解了糜旸一分。 随即蒋济想了想又说道:“待许太常离开尚书台后,想来会将今日大将军的态度无意间流露出去。 这样一来等到车骑将军归朝,那么追封一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蒋济的判断,糜旸是认同的。 “这样一来,就不枉费你我的苦心谋划了。” 糜旸的言语中有着一语双关的意味,蒋济自然是听懂了的。 他之前要执意见糜旸,为的就是想重新找一位明主。 而在见到糜旸之后,蒋济为引起糜旸对他的重视,曾向糜旸献上一计。 正是那一个计策,才让他有现在留在糜旸身边的资本。 亦正是那个计策,才最后促成了糜旸要提前推动追封关羽为王一事。 短暂的沉默之后,糜旸对蒋济言道: “明日你先去孤的司闻曹内任职。 待追封一事尘埃落定后,孤希望今日之事会被曹叡与孙权二人知道。” 司闻曹自建立以来,除去为糜旸收集情报以外,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散布一些糜旸想让敌人知道的事。 面对糜旸的安排,蒋济自然没理由拒绝。 司闻曹虽只是大将军幕府中的一个下属机构,表面上看起来地位不高,可实际上权力可大着呢。 从这方面来说糜旸对他没有食言,的确是在重用他了。 “多谢大将军。 臣从此以后,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从长安发出的文书,是在十一月底到达宛城外的。 当驻扎在宛城外的张飞,得到糜旸亲笔写就的文书后,他顿时笑了出来。 从位分上来说,现在身为大将军的糜旸,是有资格命令张飞的。 可在文书内,糜旸却一口一个叔父亲切的叫着。 不仅如此,糜旸用的还是请求的语气。 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