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_第七百一十七章 工业和教育(8k大章求月票,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七章 工业和教育(8k大章求月票,求订阅) (第1/4页)

    哪怕是这三百七十多人中,有不少是地方州府一级的官员,这些人也被算在其中了。

    可面对朱宏煜撒下的鱼饵,最起码也有一半的县级官员咬钩了。

    可见这些地方官员的素质有多感人!

    也可见这些人贪起来,是有多么的没有逼数!

    “陛下,我们这边何时收网?”

    王汝贤开口询问道。

    朱宏煜缓缓摇头说道。

    “不急!”

    “先让锦衣卫和司法部做好相关的对接工作,然后再从南方提拔一批官员去北方担任地方主官的副职。”

    “等这些官员熟悉了地方政务,并对地方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控,再动手抓人!”

    “贪官要抓,可却也不能让地方的政务停摆!”

    王汝贤躬身应命。

    其实,朱宏煜不光是在清理北方的官场,南方的官场也在清理。

    只是,他在南方用的手段要温和的很多,属于是温水煮青蛙的那种。

    以反腐为借口,今天办几个,明天办几个,时间长了,也能将地方官员换一遍。

    当然了,之所以这样,并非朱宏煜对南方有偏爱。

    而是因为,那时候大明还没能将满清赶出关外,所以,朱宏煜做事之时,便多了些顾忌,动作显得有些保守了。

    不像是现在,他摆明车马就是在钓鱼!

    等鱼儿上钩之后,肯定就是要学老朱同志来一场大桉,清理地方官场。

    不可能再像在江南时那样,做事畏手畏脚的了!

    说白了,也就是明军在军事上的不断胜利,给了朱宏煜敢于大刀阔斧的动手清理官场的底气。

    朱宏煜沉吟一阵,然后开口吩咐道。

    “传令下去,明年开春之后,朝廷再加开一次恩科!”

    朱宏煜要加开恩科,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为了在他清理地方官场之后,确保有足够的官员可以填补地方空缺。

    二也是为了拿官帽子出来,安抚地方的士绅大户们。

    只要这些士绅大户不给朱宏煜捣乱,大明的地方就乱不了。

    说白了,现在的朱宏煜其实也是不敢把地主士绅阶级往死里得罪的!

    但是,等大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培养出了新的统治阶级,那可就不一定了!

    ……

    大明光复元年十月底,御驾抵达了江北重镇扬州!

    并即刻开始准备渡江事宜!

    江南方面也是提前接到了御驾班师的消息,南京的内阁班子更是提前便准备好了迎驾事宜。

    冬!冬冬!

    沉闷的礼炮声中,李灵秀带着自己皇后的仪銮出现在了南京城外的码头上。

    她怀中抱着大明的皇太子,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站在码头上,眺望着江北的方向,静静等候着大明天子在外征战归来。

    码头的警卫工作被禁卫师所接手,一名名禁卫师甲士披挂着甲胃,肩头扛着火枪,站在码头四周。

    警戒着四周,挺胸抬头,士气十足!

    码头上一面面旌旗飘扬,无数的南京百姓自发的来到了码头附近,准备围观皇帝回京的壮观场面。

    大明北伐的胜利,使得江南民间的气氛也是空前的高涨。

    朝鲜王世子李焞也是出现在了码头上,带着自己的仆从和在国子监中认识的师友,准备要看看热闹。

    眺望着眼前宽阔的长江,感受着四周汹涌的人潮,李焞心中满是感慨,这就是大明天下啊!

    非但有山河之险,还有人心之固!

    不知何时,朝鲜才能有如今大明这般强大……

    李焞做着完全不切实际的美梦!

    但他又如何不知,现在的朝鲜在世道门阀的统治之下,虽然胜在社会结构稳定,但从上到下却也是一片死寂沉沉。

    所有人都在得过且过,没有一丝进取之意!

    而如今的大明呢?

    复国之后,非但吏治清明,君明臣贤,政治革新,且立足于工商,积极开拓南洋,从上到下都是充满了进取创新的氛围。

    朝鲜本就是大明藩属,说起实力来,本就远比不得天朝爸爸!

    如今的话,随着大明这边不断的改革,朝鲜和大明之间的实力差距只会更大!

    如今的大明对朝鲜来,确实是慈父。

    但慈父会不会变成严父,会不会想要将朝鲜这个乖儿子打死吞并,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现在的朝鲜确实是大明宗藩之首,是太祖皇帝钦定的十五不征之国之一。

    但是,对大明来说,曾经海禁还是祖制呢!

    现在又怎么样?

    大明的商船和战船,还不是照样行遍了整个南洋吗?

    李焞是真不认为,所谓的祖制会对当今这位大明天子有什么约束能力!

    到时候,若大明真的要对朝鲜动手的话,朝鲜怕是连一点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甚至,朝鲜内部还会有无数的人,自发的站在大明那边。

    这便是大明天下二百多年,对朝鲜的影响力所在了。

    朝鲜的汉化程度,当真是很高的!

    大明想要吞并朝鲜的话,朝鲜上下抵抗者估计压根不会有多少。

    看着大明的强大,李焞开口说道。

    “如今大明的强大,令人心折,某家一定要在国子监好好学习,学成之后,好返回朝鲜帮助朝鲜也完成改革。”

    “先生可以助我吗?”

    李焞对着身旁的一名儒衫中年开口询问道。

    这名儒衫中年名叫赵康,是李焞在国子监的老师。

    而李焞之所以会有要改革朝鲜的念头,也是在赵康的影响下产生的。

    赵康微微颔首,点头说道。

    “世子所求,在下当然不会拒绝!”

    李焞闻言,十分感动的说道。

    “若先生愿随学生回到朝鲜,助学生完成改革,学生愿以国师之礼待之!”

    赵康笑着颔首说道。

    “世子莫再言此事,再下非是那种贪慕虚荣之人!”

    “再下愿相助世子改革,也只是心系天下,不愿意再看到朝鲜百姓在世道门阀的欺压下,继续受苦罢了!”

    李焞闻言,也是用力点头说道。

    “世道门阀,确实是我朝鲜的第一大害!”

    “朝鲜若要崛起,必除世道门阀不可!”

    赵康满意的颔首,像是在赞同李焞的说法。

    但只是转头,他的脸上便露出了一抹冷笑。

    改革哪里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明现在与其说是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