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三章西征第一役和膨胀的布尔尼(五千字) (第1/3页)
,大明之南洋再起 一道道目光,望向了逐渐被火光吞没的仁川城…… 很多人来到了船只的甲板上,眺望着仁川城的方向。 目光中满是不舍! 那一条夹板船看起来没有什么动作,只是高高升起的船帆,以及船只侧舷打开的炮窗,却是在向所有人说明。 明军的战船正在备战! 随时准备着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 康熙已经带队抵达了汉城! 清军的黑压压数十万清军家卷,全部选择在汉城落脚。 才刚刚落脚安顿下来,博尔济吉特氏以及清廷的内阁大臣们,下令召开会议。 景福宫内! 大殿上,康熙端坐在原朝鲜王的御座上,目光炯炯的直视着底下的臣子们。 珠帘后,博尔济吉特氏也是一身华服,手中搓动着朝珠。 算是在垂帘听政! 而在大殿中,摆放着几张椅子,如索尼,杰书,苏克萨哈等人都是大摇大摆的坐在椅子上,等候着人齐之后开始议事。 以前的我大清喜欢有事没事跪来跪去,但现在的我大清随着军队主力退出辽东,君权衰落,臣权张目,跪的便少了。 如今朝堂议事,内阁的这些大人们,也是有了张椅子可以坐。 君臣对坐而议政,也算是恢复古礼了! 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年幼的康熙正式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主持朝政。 “目前根据辽东传来的消息,明贼主力兵力对辽东动手了,盛京已然沦陷……” “而鸭绿江也是被明贼水师封锁,目前来看,我大清没有退路了!” “必须得抢在明贼对朝鲜用兵之前,尽快将征倭事宜准备完善!” 我大清的麻子大帝讲出了今日的议题,目光在大殿中扫视一圈,等候着诸人的反应。 索尼如今已经非常年迈了,岁月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现在的他早已不复当年的强健,甚至说话都开始大喘气。 “回禀皇上,依老臣来看征倭之事急不得!” 索尼现在虽然说话一顿一顿的,但其语气中却是充满了力量。 康熙忍不住蹙眉询问道。 “为何?我大清若不尽快征倭,万一明贼在解决辽东战事之后,发兵朝鲜该当如何?” “朝鲜为明贼第一亲藩,明贼定然是不会不管朝鲜的!” 由于清军主力已经入朝,现在辽东战事现在明显就是明军一边倒的攻城略地,清军残余的那些兵力,几乎是望风而降。 辽东很快就将被明贼恢复! 万一明军在解决辽东战事之后发兵朝鲜,康熙觉得大清应该是抵挡不住的! 清军还是尽快撤出朝鲜,开始征倭的好! 至于说征倭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康熙觉得不会! 他大清的八旗铁骑虽然打不过明军,可那战斗力也不是吹出来的,朝鲜人对此就深有体会。 现在还是十七世纪呢,又不是二百年以后! 无论如何,我大清的八旗铁骑,也不该打不过倭国的小矮子的! 索尼开口解释道。 “皇上有所不知!” “奴才在准备着手征倭事宜之时,曾经翻看过史书。” “当年大元鼎盛之时,元世祖忽必烈也曾组织过征倭事宜,但却两次皆败,无功而返。” “第一次征倭战败,是在于元朝大军准备不足。” “但第二次征倭战败,却是在于倭国所谓之神风!” “大元之败,与其说是败于倭国之手,不若说是败于风暴。” “而奴才曾经询问过朝鲜沿海之渔民,每年的下半年,便是海上的风暴多发期。” “便是如今了!” “我军若要征倭,自然该当选择一个没有风暴的时间发兵,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当年的大元可以数次征倭,因为大元国力强盛,即使败上几次,对大元来说也当是不痛不痒。” “可现在的我大清,实在是败不起了!” 听完索尼的话,苏克萨哈,遏必隆,杰书等人皆是表示赞同。 就连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开口说道。 “索相所言有理!” “我大清如今,实在是败不起了,谨慎些不为过!” 康熙闻言,脸上的表情一阵难看。 这才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主持朝会,结果第一个议题就收到了这么多的反对…… 他的脸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好看的了! 但是,说白了,今日之事其实就是清廷的满朝文武故意的。 他们准备要联合起来,给初次上朝的康熙一个下马威。 让康熙知道,这大清究竟是谁说了算的! 你是大清皇上没错,但你做好你的皇上就对了,政务最好不要插手。 就连博尔济吉特氏,对此也是默认态度。 说白了,今日之事就是清廷的满朝文武不想还政于康熙,而弄出来的事情。 康熙如今还还年轻,不懂政治斗争之险恶的他,可没看出清廷这满朝文武究竟是为什么而反对他。 如今的他,实在是太过懵懂了! “那若是在我大清发兵之前,明贼来犯朝鲜,我大清该如何是好?” 康熙开口询问道。 如今的他,倒是一门心思的为了政务而c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