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六章唯一的输家(求月票) (第2/2页)
也在轰鸣! 炮弹在人群中犁出一道道沟壑,血rou飞溅。 但是,清军的攻势却依旧不停! 清军的火炮也是在昨夜便布置到位了,瞄准丰壤的城墙便是一阵轰鸣。 轰隆隆!轰隆隆! 一发发炮弹撞击在城墙上,砸的城墙颤抖不止,砖石碎屑,扑簌簌的掉落。 清军的火炮技术其实不差,红衣大炮的质量不比同时期的西方人的火炮差。 炮手的素质经过数十年的战乱的锻炼,也都是在水准线以上的。 清军炮战打不过明军是没错,可打朝鲜人还是没问题的。 朝鲜的火炮技术还停留在二三百年前的阶段,面对清军的红衣大炮,基本上是在被全程压着打。 勐烈的炮击,为清军的攻势提供了掩护! 丰壤城外倒伏着一具具死状各异的尸体,鲜血肆意横流。 纳兰明珠指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对自己身边的儿子说道。 “容若,你对眼前这一幕,有什么看法吗?” 纳兰性德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被随风飘来的血气一冲,有种想要呕吐的冲动。 甚至若非他现在是骑在马背上,或许压根就站不住。 纳兰性德的脸色微微发白,开口说道。 “阿玛,这……这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纳兰明珠闻言,只是摇头说道。 “现在我大清没有时间去校场上慢慢练兵,只有这般,才能在短时间之内,练出一只堪战,敢战的精兵啊!” 纳兰性德闻言,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安静的待在自己父亲身边。 只是,他的眼中仍然有些不忍! 在清军的勐攻之下,丰壤城也就仅仅只坚持了三日,便被破城了! 如狼似虎的清军杀入了丰壤城内,见人就杀! 尤其是那些被驱于阵前,承受着莫大的压力的朝鲜兵,更是疯狂。 现在既然城破了,那他们自然要好好发泄发泄! 纳兰明珠对此也不阻止,战前他下达的命令便是城破之后三日不封刀。 既然承诺了,那自然要做到! 他如果承诺了,但做不到的话,是会对军队的士气形成极大的影响的。 以后再想要驱赶着朝鲜人去填坚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将来大清渡海征倭,要打的仗可也不少的。 …… 清军对朝鲜的屠戮可谓是十分的狠辣! 那些有名的世道门阀,基本上没有能够逃得过清军的屠刀的。 一座座坞堡营垒,在清军的进攻下覆灭。 那些世道门阀,除去抛家舍业逃到深山里的,基本上都被屠灭了。 被清军的屠刀着重照顾的,可并非只有那些大的世道门阀。 一些小的地主豪商,也是受到了波及。 被大批大批的屠杀。 而在这个过程中,清军也算是锻炼出了一只杀过人,见过学,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明的获利也是不少。 一是因为清军对地方的屠戮,扫清了朝鲜本土固有的势力阶级,方便大明接手朝鲜政局之后,对朝鲜展开治理和改革。 二便是清军的劫掠所得了! 清军杀了那么多的世道门阀,劫掠所得的各种财货数不胜数。 但是,现在的清军要财货没用,他们需要的是各种能用于扩军备战的物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huanyuanapp.】 而现在有能力收购这些财货,帮清军进行财货变现,并为清军提供一些物资的,也只有大明了。 在这个过程中,大明也是赚的盆满钵满的。 尤其是大明在仁川的皇家银行分行,其业绩那是节节攀升。 大量的金银珠宝古玩文物入账,被一船一船的拉往了大明。 唯一输了的,也就只有朝鲜的世道门阀了! 嗯,就连普通的朝鲜百姓,由于大规模的战乱而没了世道门阀的剥削,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虽然有可能被清军屠城波及,但只要他们躲着点,清军也不会刻意追着他们一群苦哈哈杀。 …… 南京城内! 又是一年年关将近! 这一年里,大明收复了辽东,敲定了朝鲜内附之事,整治了关中,并在张家口打破喀尔喀诸部。 无论如何,也算是成果斐然! 一整年过去了,大明的国势依旧在蒸蒸日上。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在朱宏煜用一场清道夫行动,清理了一下大明的官场之后。 朝廷的行政效率显着提升,再加上大明的新政实施,现在大明内部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解。 明军很多地方都是一幅国泰民安的模样! 就连在战争中,被波及的最严重的川蜀云贵等西南省份,在朝廷组织的大规模屯田的作用下,民生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事实证明,大明的百姓们是足够勤劳的,只要官府能不瞎折腾,轻徭薄赋之下,地方的民生是可以很快恢复的。 民间甚至有不少朴实百姓,家中已经摆上了朱宏煜的长生牌。 他们,真的是太渴望和平与安定了! 能轻徭薄赋,能不折腾,在百姓的眼中便是好皇帝。 他们的要求,就是这么的简单! 但自古以来,能做到的却是并没有几个! 朱宏煜随手翻阅着今年一年朝廷各部门的工作报告。 脸上满是赞许之意,光是从报告上来看,大明今年一年的行政结果还是不错的。 很多方面都作出了令朱宏煜满意的成绩! 这里面,最令朱宏煜满意的,便是他现在终于能把自己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和土地给摸清楚了。 不至于对这些最基础的数据,都是两眼一抹黑。 根据地方官员的反复核查和点验,现在大明治下,包括传统汉地以及辽东在内,大明现在共有总人口七千一百四十五万人上下。 这个数字大概是准确的,将地方的隐户,逃户应该都统计在了其中。 或许会有误差,但误差也并不会太大! 大明朝廷现在的行政效率还是不错的,在清道夫行动之后,敢于欺上瞒下的官员不说几乎没有,也是不多了。 相较于明末年间那两亿甚至更多的人口,再看看现在大明统计出来的人口数字。 连年的战乱真的带走了太多的生命! 说一句天下人口减半,一点也不夸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