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一章小日子的舔工(求订阅) (第1/3页)
一旁的参谋部部长徐斌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既然罗刹人侵占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且在奴儿干都司筑城,那便不可能只有雅克萨一座!” “更北方应该还有更多的堡垒和据点!” “朝廷在对雅克萨城动兵之前,最好还是要先派人将奴儿干都司方面的情况给摸清楚才是!” 朱宏煜闻言,十分赞许的点头说道。 “卿家所言甚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先将敌人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再发兵,确实是最正确的选择。” 朱宏煜虽然迫切的想要将老毛子伸到远东来的爪子给剁掉,但在剁爪子前磨刀的耐性,他还是有的。 因为他知道,沙俄对于西伯利亚的侵略和渗透,其实早就开始了。 趁着明清交替,中原王朝无暇北顾的这些年,老毛子在西伯利亚修建了一连串的堡垒和定居点。 比如1618年的库涅茨克,1649年修建的鄂霍茨克,1632年的雅库茨克和目甘斯克,1648年的巴尔古津,1652年的尹尔库茨克,1659年的尼布楚……等。 老毛子在这些堡垒里,每座堡垒的驻军都不多,但每座城堡多多少少加起来几百人还是有的。 这要是相加起来,可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朱宏煜要么不做,要做就会把事情做绝。 争取一口气把罗刹在远东的据点都给拔掉,一个不剩。 而不会只打一个雅克萨! 因为如果只打一个雅克萨,那是没有意义的。 说不定大明这边打完雅克萨,沙俄就会从其余地方增兵过来。 那来来回回的就太折腾了! 历史上康麻子在打赢雅克萨之战后,反而是割地后撤,向沙俄让步,准确来说,其实那并不是在卖国。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尼布楚条约》反而是清廷在外交上的一场罕见的胜利。 因为,当时清廷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并不是西伯利亚大荒原中的那几百几千个罗刹人。 而是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准格尔汗国! 当年准格尔汗国最强盛之时,可是曾经一度和满清分庭抗礼,甚至兵锋逼近京城数百里的。 这才是满清的心腹大患! 而康麻子之所以向罗刹让步,说白了也就是想要先安抚住罗刹,然后好集中精力对付西边的准格尔汗国。 甚至,随后的沙俄和准格尔汗国在中亚的冲突,也有满清在里边的拱火的原因。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完全可以说是清廷用一片不毛之地,换取了自己可以全力对付准格尔汗国的战略空窗期。 是赚是赔,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从这么一件事情中,也可见,满清在决定对雅克萨动手之前,也是废了番心思谋划了解当时的局势的。 满清都知道谋而后动,大明当然不能冒进了。 至于说有人说雅克萨之战其实是满清战败了,所以才要割地的,白人就是比黄种人能打。 理由便是满清几千人围攻人家几百人据守的城堡打不下来,最后只能用围困来解决问题。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这特么才是扯澹! 老毛子在雅克萨修建的是棱堡。 而满清几千人远征雅克萨,由于深山老林的道路阻隔,根本无法将攻城的重炮运到战场上去。 不围困还能怎么办? 关键是棱堡这玩意用人命也填不下来了啊! 再说了,那可是棱堡啊。 别说满清了,同时期的欧洲人他们自己拿棱堡也没办法。 欧洲本土的战争一但遇到棱堡了,都是只能围困,围到城内弹尽粮绝才能破城。 怎么,欧洲人自己用围困破城就是有勇有谋。 中国人用围城就是黄种人天生打不过白种人了? 扯犊子不是?! 虽然朱宏煜也看满清不顺眼,但他看某些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更恶心。 朱宏煜开口吩咐道。 “着令五军都督府方面,在全军范围内甄选军事技能出众,野外生存经验丰富者,组建斥候部队。” “让斥候部队即刻北上,给朕将罗刹人在大明北边的布置都给摸清楚。” 这里指的北边,目前只是奴儿干都司。 至于说漠北那边,现在还属于是蒙古人,大明还插手不进去。 暂时不着急! 朱宏煜接着吩咐道。 “再让军方筹建一只专用于高寒地区作战的精锐部队,为随后朝廷收复奴儿干都司,以及在北边驻军做好相应的准备。” 虽然朱宏煜的谋划是来年开春之后便发兵收复奴儿干都司。 具体作战计划为,开春之后发兵,走海路向奴儿干都司挺进。 然后自庙街转走黑龙江的航道,逆流而上杀至雅克萨。 算上路上所需的时间,等入夏天气暖和过来的时候,明军差不多正好能投入战斗。 然后大明正好趁着天气暖和,将罗刹人在黑龙江流域的据点都给拔掉,然后等到天气入秋,便立刻撤回。 等待来年夏天,天气转暖,再继续推进。 西伯利亚那见鬼的天气,冬天真的没办法打仗。 非要在冬天的西伯利亚和老毛子死磕,那是脑残才会做的事情。 不信邪的基本都翻车了。 最出名的两个例子便是拿皇和小胡子了。 要知道的是拿皇和小胡子翻车的地方还是欧洲呢,那边的气候可远没有远东这边的西伯利亚苦寒。 反正朱宏煜肯定是不会在冬天进军西伯利亚的! 别说冬天了,他特么连秋天,春天都不想派兵往西伯利亚跑。 大明如果想要拔掉罗刹人在西伯利亚的据点,必须得抓住夏天的窗口期才行。 至于说这样为什么要训练一只高寒作战部队? 那其实是为了驻军。 地盘不是打下来了就是你的! 必须得派人驻军才行! 总不能把仗打成夏天大明出兵收复失地,冬天老毛子卷土重来,第二年夏天大明再收复失地,冬天老毛子继续卷土重来吧? 大明必须得有一只能适应高寒地区作战的军队才行! 朱宏煜对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进军设想其实是这样的。 明军趁着夏天天气暖和,发动攻势。 等候秋天转凉,便停止进军,而是着手于修建堡垒要塞。 等军队在堡垒要塞中熬过寒冬,提前囤积物资,做好作战准备,然后等第二年暖和之后再继续进军…… 循环往复,大明迟早能将整个西伯利亚吞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