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六章雪原上的埋伏 (第3/4页)
掘雪窝子。 朝廷预定要在明军开春之后发兵收复奴儿干都司,驱逐罗刹人,在战前自然需要对奴儿干都司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些人便是朝廷提前派出来的探子! 这些精锐侦察兵顶着漫天的风雪,进入了奴儿干都司,就是要在朝廷发兵北伐前,为朝廷扫清障碍。 而能被派出来的侦察兵,也都是侦察兵中的精锐。 这里面有不少都是辽东本地的达斡尔人,鄂伦春人等少民,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北山女真,野人女真,以及蒙古人。 这些人多了不敢说,野外生存力基本上都是点满了的。 并且还都极为抗冻,即使比不过老毛子,也差不了多少。 要不然他们也不敢在着大冬天的就向着奴儿干都司进发! 一群人在原地扎营,然后开始准备埋锅造饭。 他们吃的是早就准备好的军用干粮。 烧一锅水,把干粮加进去煮,很快便可以得到一锅香浓的稠粥。 再就上些他们随身携带的rou干,或者是打猎打到的野味,那就是相当不错的一顿饭。 最起码,这伙食超过了这个时代九成九的人们。 吃完晚饭,诸人开始分组,一组人负责警戒四周,另一组人休息。 当天夜里,就在排长喝了点烧酒暖身子,准备睡觉之时。 一名鄂伦春族出身的明军士兵过来汇报道。 “排长,刚刚我在前面的密林里发现了一处捕猎的陷阱!” “这附近应该有人活动!” 排长闻言,眼睛眯了眯开口说道。 “能确定是附近定居的那些部落,还是罗刹人留下的吗?” 李力闻言,开口说道。 “应该是罗刹人留下的。” “那处陷阱用的是捕兽夹,捕兽夹的材质是铁制的,附近定居的那些部落,应该拿不出铁制的捕兽夹来。” 李力是这名士兵按照明军的规矩起的汉名。 为了能够更好的同化那些参军的少民,军中除去在给他们做思想灌输之外,还规定了每个参军入伍的士兵都必须起一个汉名。 军中做军籍登记,核算军功之类的事情,全部都是以汉名为准。 排长闻言,脸上表情明暗不定。 捕兽夹这种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对冶铁技术还是有一定的考验的。 就凭奴儿干都司这些靠渔猎维生,生活状态几乎和原始人差不多的部落,可做不出捕兽夹来。 排长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既然是设下了陷阱,那肯定是会再回来查看的。” “通知下去,等天亮之后打扫一下地方,尽量隐藏踪迹,准备埋伏一手。 李力点头应诺。 排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了,去休息吧!” …… 第二日,天亮! 一队三十人明军正常迅速收拾好了原地残留下来的生活痕迹。 然后开始准备隐藏起来,埋伏一手。 三十人迅速分散在了陷阱四周,各自躲好,然后便开始耐心的埋伏了起来。 第一天,一切正常,四周完全没有任何异状。 第二天,依旧一切正常,风平浪静。 第三天,依旧一切正常,但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雪花。 第四天,就在明军上下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一只傻狍子踩中了捕兽夹。 有的明军士卒见此一幕,想要上前去将那只傻狍子给宰了吃rou。 “排长,这几天弟兄们一直没生火,都是啃干饼子,喝冷水,吃rou干的,嘴里都快澹出个鸟来了。” “这好不容易白捡一只傻狍子,您就让弟兄们开开荤吧!” 一名老兵油子一脸讨好的说道。 他在军中混的时间长了,和排长也是老熟人了,胆子要比其他普通士兵大的多。 普通士兵不敢提的事情,他却是敢嬉皮笑脸的说出来。 排长扫视了一眼四周,摇头说道。 “不行,一生火就容易暴露位置!” “我等在这里等了四天,挨冻挨了四天了,岂能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而前功尽弃?” 赵虎闻言,有些无奈的砸了咂嘴,明显是馋了。 但见排长态度坚决,他也就不再敢说什么了。 老兵油子归老兵油子,军令如山他还是懂得。 明军继续耐着性子等待。 第五天,依旧是一切正常。 第六天,上午一切正常,下午时分,在外放哨的明军视线尽头出现一行队伍。 那队人前后有三四十人,皆是穿着厚厚的皮袄,外边还裹着一领黑色的披风。 几乎人人都牵着一匹马,马后面拉着爬犁,爬犁上绑着好些个血淋淋的猎物。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手上牵着几条黑白双色的狼。 只是令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些狼竟然也会拉雪橇。 明军排长看着那一行忽然出现的队伍,眼睛眯了眯,低声说道。 “通知下去,让所有人都做好战斗准备!” “只要敌人进入伏击圈,便立刻动手!” 虽然那些狼有些古怪,但明军上下却也没太放在心上。 他们手上可都是有枪的! 有枪还能怕狼? …… 哈缅科夫手中牵着一条哈士奇雪橇犬,跟随着队伍大步走在密林中。 他伸手挠了挠自己因为长时间不洗澡而有些发痒的脖子,看着指甲里的泥垢和油脂,混不在意的将手塞入嘴里嗦了嗦。 脸上露出一个极为变态的陶醉的神情来。 一旁的罗曼见此一幕,忍不住干呕出声,踹了哈缅科夫一脚道。 “哈缅科夫,你在做什么?好恶心!” 哈缅科夫闻言,却是丝毫也不以为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