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元帅,我真不是卧底_第1章 罗格镇的剑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罗格镇的剑士 (第2/2页)

的宝刀,这把雪走一出,店里的顾客都双眼直冒火星子,垂涎之意显露无疑。

    只见隆佐看着这把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问出了一个令在场众人感到十分滑稽的问题。

    “什么是良快刀五十工?”他歪着脑袋一脸疑惑。

    一本松:“……”

    看了眼隆佐背后的刀,一本松确认了他剑客的身份。

    你丫一个剑客,不知道什么是良快刀五十工?要不是看隆佐一副不似撒谎的表情,一本松差点以为这是个搞价老手了。

    我该怎么给他解释呢…

    “名刀按照品级分为‘无上大快刀十二工’,‘大快刀二十一工’与‘良快刀五十工’。”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一旁传来。

    隆佐望去,自己身旁不知何时站着一位青年。

    青年身高一米八五的样子,约莫十八九岁的模样,面容冷峻,身材挺拔,身着黑色带暗红色花纹衬衣,身后背着一把重刃,生平阅刀无数的一本松打眼一瞧就能看出这是一把好刀,但不属名刀行列。(注1)

    一本松将注意力放在眼前这位貌似一位初出茅庐的贵族剑客身上,这种角色在东海可不少见,多少贵族少爷们出门都喜欢挎把宝刀,看着丰神俊朗,气质不俗,实则都是银样蜡枪头,挥几下刀就会气喘吁吁的弱鸡,都可惜了腰间的好刀。

    不过,眼前的这位少爷可不一样,先不说他站在那里就犹如一把即将出鞘的宝剑,气质凛然。更为独特的,是他那双眼睛。

    犹如鹰隼一般锐利的双眼,令人不敢直视。

    一本松收回视线,眼见又有一位有钱少爷对雪走感兴趣,他不由得心中暗喜,有竞争才能卖出高价格。

    “这把名刀只要两百万贝里,价格绝对公道,童叟无欺。”一本松对男子说道,良快刀五十工级别的名刀市场价是在一百万贝里的,正值特殊时期他也就把价格翻了一倍。(注2)

    隆佐注视着名为雪走的宝刀看了很久,刀鞘精致华丽,刀身为黑漆太刀持,刀刃为乱刀小丁字,看着锋利十足,果然是一把宝刀!

    更重要的是它很适合自己,这把刀是太刀样式,是武士们的专属佩刀,而自己从小学习的就是铁之国的刀术,太刀也是自己最趁手的兵器。

    隆佐微微瞥了眼自己身旁的贵族剑客,貌似他也对这把刀感兴趣。

    “果然是把好刀!”青年锐利的眼睛中透出一抹精光,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宝刀,几秒后微微摇头,“不过…它不适合我。”

    “蛤”一本松愣住了。

    他居然能抵挡住这把宝刀的诱惑?

    这可是良快刀五十工之一啊,天下排行前百的兵刃,他居然不为所动?

    “这把刀确实很棒,两百万贝里根本不贵”青年缓缓道,“但它不适合我,我趁手的兵器是重剑,而不是这种太刀,虽然我小时候练的就是太刀。”

    言语中有几分遗憾。

    眼见无法形成竞争,一本松急了,“哪怕不用,收藏起来没事看看也好啊您说是不是?”

    要知道东海很穷,能掏出两百万贝里买刀的人可并不多,好不容易遇到一位身价不菲的顾客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

    青年面色一变,严肃道,“你把宝刀当什么了?”

    “啊?”一本松额头上瞬间布满虚汗。

    “刀,凶刃也,自锻造之始就是为杀戮而生,收藏起来一生不沾鲜血的刀,根本不配称作刀。”青年凛冽的声音传来。

    “这确实是把宝刀,可惜了不能为我所用”

    摇了摇头青年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转身道:“宝刀配明主,希望你能为这把宝刀找到一位合适的主人,不要让它明珠暗投了。”

    说完就推开大门走了出去,逼味十足。

    一本松站在原地,嘴里喃喃道:“宝刀配明主…”

    随即目光开始空洞起来,他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当年自己也是一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繁华的剑客,自觉凭着手中宝刀就能闯荡江湖,手持雪走就孤身一人潇洒离家。可谁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自己的实力根本配不上这把良快刀,并且引来多方觊觎,导致自己差点就命丧黄泉,最终只得带着雪走定居罗格镇。

    靠着自己外出打拼所得的三十万贝里,与父亲赞助他的五百七十万贝里,他不仅娶了一位相貌美丽身材火辣的妻子,还开了家武器店。

    想到男子汉那未完成的梦想,一本松看着自己手中的传家之宝——良快刀雪走,目光中满是怜惜,他轻轻抚摸着刀身。

    “别慌,总有一天我会给你找到合适的主人的。”

    不说世界第一剑士了,怎么着不得是个名满伟大航道的剑士?

    就在此时,隆佐开口道:“喂,老哥,快醒醒。”

    注1:漫画中没画出鹰眼背后的剑,但动画里是“夜”,这里为了后续剧情暂时设为一把普通的宝刀,没有影响。

    注2:漫画97章中达斯琪拿着三代鬼彻说“这种品质一般要卖一百万贝里”,说明良快刀五十工大约价值一百万贝里(真是便宜),这里不考虑22年来的通货膨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