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圣入混沌,昊天之厄 (第1/2页)
紫薇帝宫内 自白泽大婚已经过去了数月之久。 众多仙神,也早已各回各司。 整个紫薇帝宫,除了白泽瑶姬二人外,还有众多侍奉女仙和力士,天兵等守卫着帝宫。 翌日 白泽于大殿静坐,手中托着一株泛着七色宝光的至宝。 这件至宝,正是准提道人的先天至宝七宝妙树。 “不愧是准提的证道之宝,此宝树蕴含七色毫光,无物不刷,乃夺人手中物的绝佳利器。” “不过对我现在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 白泽感叹了一声,随后大手一挥。 只见七宝妙树,瞬间散发毫光,直接落在大位的左侧。 霎时间 七宝妙树瞬间落地生根,直接深深的扎入大殿的石岩当中,宝光大耀。 七宝妙树这等融合西方庚金,银,琉璃等七宝之妙,其中蕴含之无边法力,乃一件了得的先天至宝。 可现在,却成了紫薇帝宫内,一件只可观赏的摆件! “好漂亮的树!” 一道柔和之音,瞬间在旁侧响起。 只见瑶姬身穿银纱珺裙,玉簪束发的走了出来,睁着大大清灵的双目,看着散发神光的神树。 瑶姬走了过来,被白泽一把拉到怀之,脸上瞬间露出一抹红晕。 初当人妻的瑶姬,脸上少了那份掌司欲界的英气神,更添了一份温柔贤淑。 “此宝便是准提圣人的至宝七宝妙树?”瑶姬好奇问道。 白泽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此宝之神妙,的确是洪荒当中,难得一件的先天至宝!” 七宝妙树,在准提手中,早便名震洪荒。 洪荒当中,众多仙神,更是知晓此物之神奇。 “此宝被夫君所得,更是镇杀准提,西方恐怕早已痛心疾首。” 瑶姬心中感叹,她知道,准提道人,已经陨落于白泽之手。 这位圣人的陨落,可谓是震惊了整个洪荒大地。 让所有仙神,都瞠目结舌。 圣人的无敌,不死不灭。彻底在他们这些仙神心中,如同镜面一般,被打破了。 “这事情,完全是西方自找。昔日接引于我面前,夺走河图洛书,现如今,吾也夺走他西方七宝妙树,如今算是撤平了!” 白泽淡淡笑道。 在心中,自己向来是不喜吃亏的主。 就在二人含情脉脉细聊之时。 突然之间,两道霞光,通射斗府,震动了整个天庭。 “怎么回事?” 瑶姬惊醒了过来,突然转目看向殿外。 “嗯?” 白泽眉头一皱,思索了一阵。 随后挥手一摆,神韵自现,一道宛如镜面般的波澜,瞬间在大殿之上敞开。 这等远观之术,瞬间显化,通射三界。 只见这泛满神韵的镜面之中,出现了一只猴子。 这猴子全身泛着无垢之光,双目通射万丈霞光。 一副兴致勃勃的上蹦下跳,窥探着九天十府。 仿佛刚来到这世界,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 “这是什么妖物,竟然如此了得!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 瑶姬双瞬看着画面当中的猴子,好奇道。 “孙悟空?这么快便出世了?” 白泽皱眉的看着画面当中的猴子,凝喃自语。 按时间来说,这封神之劫,才刚刚过去没有多久,佛经东渡之事,理应还要在往后延才对,没想到,这石猴,这么快便出来了! “这不会是西方,把他给催熟了?” 白泽嘀咕着。 这样想想,也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现在的西方,自经历了幽冥一事之后,准提陨落,两件至宝被夺,气运直接大跌。 西方定是想将佛经东渡之事,赶快实施,弥补一些气运。 但这件事情自动静消失后,白泽也没在过多关注。 至于西方佛经渡不渡这事情,那都由他们去,但最好是别惹自己头上来便可。 …… 西方 大雷音寺 佛光倾洒,圣音隆隆,隐隐有仙乐奏鸣。 接引圣人亲自坐镇大殿。 全身圣光辉灿,佛教教主法相庄严,散溢圣舍利之光,照耀灵山之境。 下方皆是如来,燃灯等诸佛。与地藏菩萨为首的众多菩萨。 这等众佛菩萨汇法之地,都在静听接引圣人亲自传唱佛法。 “灵猴已出,我佛大经东渡之事,大可提前了!” 接引圣人圣目眺望东胜神州的方向,带着欢喜之色,说道。 “弟子恭贺我佛……” 众多佛门弟子,也同样拱礼一拜,带着欢喜之意。 虽然一位圣者陨落,佛教在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心态低迷,但佛经东渡之事,却万万不可不办,毕竟这可是佛教大兴之根本。 “此猴乃四灵猴之一灵明石猴。可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体内蕴含强大根底!不知何人愿执他教导者!事后可证浩大功德!” 众佛菩萨听后,都是心中一动。 这石猴乃是西天取经关键人物之一,教导此人更是因果关联,往后必得强大西方功德因果。这可是十足的好事情啊! “启禀老师,弟子愿意!” 释迦牟尼说道。 “弟子也愿!” 诸佛菩萨也直接对接引圣人说道。毕竟这可是浩大功德,对于自身,有着极大好处。 接引圣人见诸佛菩萨,皆想争取这份功德,顿时淡然一笑,随后细着半分,便淡淡说道:“诸位莫在多言,吾心中已有人选!” 接引圣人突然想起了灵台方寸山上的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虽然乃是一具道身,但与准提道兄乃同出一脉,即使他不承认与西方有此情谊,但细分之下,不得不说,又与准提与西方,有着斩不断的因果。 他若是求得菩提老祖出手收徒,更是可将菩提老祖和他西方的关系,拉近一些。 “老师,除此石猴外,不知还需何人,为佛经东渡之选?” 释迦牟尼问道。 接引圣人喃喃一声,细着了一番,随后说道:“吾西方三藏大经,渡世济民,宣扬正善大法,衍正善之门,可降天地凶厄,最好是寻聚身怀五行之人,运天地相生相克之道最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