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问鬼(求一下推荐票) (第2/2页)
会把这个表情看做微笑。 王有德被他拍了一巴掌后猛然哆嗦一下子。 他搓搓眼睛看向道君像,然后急忙说道:“小真人别说了,在下知道错了,在下这就把酒rou都交给您。” 他以最快速度到供桌前,打开包袱掏出了三个油纸包。 云松从后面摁住他肩膀,道:“王施主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你是把酒rou交给小道吗?你是要交给道祖他老人家!” “小道刚才不满的是你对待道祖不够虔诚,你怎么能对道祖他老人家打马虎眼?” 王有德连连陪笑,他又拿出个小酒坛问道:“鸡鱼rou在下已经全放下了,那道祖要不要酒?” 云松拱手对道君像行礼:“福生无上天尊,出家人不擅长喝酒。” “拿小道来举例吧,小道顶多能喝二两,喝多了就醉,所以你给道祖留下一两杯就行。” 正要收起小酒坛的王有德愣了愣,索性将酒坛一起放下了。 云松暗地里给他竖起大拇指:这老哥算是迷途知返,他的路走宽了。 王有德放下的三个油纸包里分别是卤猪rou、烧鸡和炸鱼。 猪rou酥软,烧鸡冒油,炸鱼金黄。 不管是哪一道菜味道都没得挑,香气扑鼻,不过它们香气中隐隐夹带着香火气,这有点影响味道。 不过不影响他食欲。 他送王有德出门。 两人挥手作别,一个下山,一个回去二次干饭。 他愉快的走回道观,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一根拐杖。 这是王有德的东西。 他捡起拐杖赶紧去追王有德,可是追出去往山路一看—— 空空如也! 夕阳余晖将崎岖狭窄的山路照成血红色,只有山风吹的杂草乱摇晃,此外连个飞鸟的身影都没有。 更别说人了! 王有德哪里去了? 这个念头一起,云松身躯一震。 他猛然想到了王有德刚出现后的场景,在对方背着鬼出现之初他就感觉到哪里古怪。 联系现在王有德忽然消失在山路上这件事,他终于想到了古怪的地方: 王有德和老鬼出现的太突兀了! 就在他们出现前云松是刚踩着桌子在门口找过风干rou的。 当时他曾经放目远眺,却没有发现过人的踪影。 然后仅仅是他回到中殿这么个空子,王有德便出现了。 他接着往后想,想到搀扶王有德时候从对方手臂上感觉到的阴冷。 当时他以为这是老鬼残留的阴气,现在想来或许王有德本身阴冷? 分析着今天的遭遇,云松冷静下来。 冷静之后他的惯性思维就关闭了,聪明的智商又占据高地了。 之前在惯性思维引导下,他发现王有德背着的老人是鬼后,便以为对方是个被鬼缠的人。 那么会不会,王有德也是鬼? 云松继续往下思索。 如果王有德已经变成了鬼,那他捐给道观的香火钱应当是纸钱吧? 他所给出的金条应当是金箔纸制作的吧? 众所周知,中原民间一直有用金箔纸折叠成金条烧给死人的传统。 为了验证猜测,他火速去打开了功德箱。 金条老老实实待在里面。 云松拿起来看了看,金条颜色手感没问题,看起来不大但沉甸甸的,怕不得有一斤的重量。 他倒上酒水,酒水立马滑落。 他吹亮火折子用火焰去焚烧,金条颜色一点没变。 显而易见,金条没有问题。 看到金条他又想到诛杀老鬼后所得到的银元,便拿出一枚白色的吹了口气。 银元顿时变成了一张绿色纸币。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钱币,纸张像皮革,上面字画都是竖向排列而不是他熟悉的横向排列。 钱币正面四边围绕着刀枪剑戟,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字,连起来是‘大帅赏金’。 中间则是一列大字,写着‘凭票即取洋银拾圆整’,旁边还有稍小的一列字:凭票即付,不得有误。 它的背面则印着一面面旗帜,粗略看起来得有十来面,每一面都是不一样的。 看着这种毫无印象的银票,云松心里一沉:“坏菜了,我这是穿越到了个什么年代啊?” 他收起银票但把金条放回了功德箱。 银票是得宝银钱吸了阴气给他的奖励,是他的东西,而金条是王有德朋友给道观的香火钱。 说起来他并非真是道观的道士,所以没资格去保管这金条。 不贪心、本分,这是云松的家教。 金条没有问题,从侧面看,他觉得哪怕王有德这个人有问题,那他留下的酒rou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他继续干饭,现在干饭才是头等大事! 真的太饿了。 接下来几分钟,他吃了一个鸡腿、两个鸡翅、三块卤猪头rou以及四条炸鱼。 连吃带喝,风卷残云。 还没吃饱…… 他正吃的开心,偶然一抬头看到面前的道君正在很不满的盯着自己。 云松想了想,道君只有几柱清香,而自己却是大鱼大rou,这实在不合适。 于是他收拾了酒rou准备回房间去吃。 眼不见不馋。 临走的时候他又把功德箱搬上了供桌: “道祖,这rou没什么好吃的,我给您供上大金条,这玩意儿——咦,不对。” 功德箱摇晃,他感觉重量不对,对于一个装了金条的木箱来说它有点太轻。 于是他打开了功德箱。 金灿灿的大黄鱼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银票,正面写着‘凭票即取洋银拾圆整’、背面则有十多面旗帜的银票…… 云松懵了。 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