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 齐国齐州 (第2/3页)
事情: “殿下早有了交代,对国内的土民,朝廷要做的就是统一文字、语言,将他们彻底同化。” “开设官学是必须的,这千万土民最少有三百万适龄儿童需要就读官学,来传播属于我汉家的文化。” “此外,必须将他们与我们勾连一起,这需要对教材做出一定的更改。” “其次,官学要有,但是四夷馆的官员也需要扩招,不然无法翻译那么多语言,用他们的语言教导他们来学习我们的文化。” “教育,这是我齐国的百年之计。” “就眼下而言,三百万孩童需要的翻译最少十万人,教习二十万人。” “这么多人,几乎占据我齐国十分之一的国民,而我国之国民,识字率不过23%,尚有77%的国民无法写出上百个字。” “以这样的情况来发展教育,恐怕难如登天。” “眼下,只有依靠国朝来实现教育,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件事。” “这样吧……”夏允彝说的同时,也在梳理自己的思绪。 这一梳理,他也找到了相对简单的办法: “我会上疏殿下,请求国朝支派教习前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十万懂得各个土民部落语言的翻译!” “这……”听到夏允彝的话,官员们纷纷迟疑了一下,其中四夷馆主事更是作揖道: “夏长史,四夷馆虽然发展多年,但眼下培养出懂土语的官员,也不过只有六千多人。” “一门土语想要精通,最少需要花费三年时间,而且这六千人眼下都在地方上任职,不可能全部召回。” “下官粗略估计,能召回的官员数量最多不超过一千人。” “想要用一千人来培养十万人,这难度未免太大了。” 四夷馆主事的话赢得了许多官员的认可,但对此夏允彝也说道: “难度大是自然的,但并非毫无办法。” “别忘了,官学之中已经有十七万土民学子了,虽然都是北方土民,但起码和一些中部部落的语言是相通的。” “这一部分人的数量有多少,我需要尔等下去统计,只要数量足够,四夷馆的官员数量可以酌情减少。” “眼下需要做的,只是先接管中部和南方的城池、矿坑,雇佣土人开矿罢了。” “移民迁移到城内,再派四夷馆官员安抚四周部落,这样花费不了太多人力物力。” “这些都只是我暂时的安排,具体的安排还需要得到殿下的认可才行。” “除了这些问题,现在最需要关注的是田地的问题。” “那两千多万亩粗垦的田地都是属于欧洲人的,我们虽然已经收回,但不可能都交给国民耕种。” “我的意思是,给居住在城池附近的南方土人每人发一亩土地,然后将剩余的土地发给新来的移民。” “六月陆陆续续还会到六十艘轮船,上面有五万移民,可以将他们迁移到中都城生活,同时长史府最好也搬迁过去,这样更方便治理土人较多的南方。” 夏允彝的话说完,齐国迁移司的主事赵献也站出来作揖道: “下官赞同夏长史所言,另外也觉得七月至往后的移民,主要应该以南方为主。” “南方土人稠密,比较北方难以治理,汉家人口越多,治理起来就越方便。” “附议……”听到二人对话,其它官员纷纷拍桉附议,而夏允彝闻言也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给殿下上疏,应该能赶在七月初把奏疏交到殿下手上。” 夏允彝的话说完,官员们各自散去,而夏允彝的奏疏也在半个时辰后发出,由一艘装满银子的轮船送往了大明。 只是相较于齐国和西班牙的平稳交接过渡,大明那边就没有那么好的局面了。 “放!” “碰碰碰——” “轰隆!” 五月二十四日,历经十五日的狂轰滥炸,鄂毕城即便再怎么坚固,却还是在明军火炮的轰炸下开始垮塌。 “堵上窟窿!” 西西伯利亚总督戈洛文又惊又怕的大喊,此刻的他已经没有了开战前的从容,而是狼狈的趴在一个废墟后面。 在他的附近,当初那一千五百射击军团的士兵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其它留守军队、探险队人马也折损过半。 鄂毕城守军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但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没有退路。 “明军攻上来了!” 正当戈洛文又惊又怕的时候,前方豁口传来的呐喊声让他灵魂震颤。 他艰难从废墟中爬了起来,拿起千里镜看向城墙废墟外。 那是一抹红色,一抹席卷了地平线的红色。 他们如浪潮般出现,涌来,仿佛海啸般让人窒息。 “填补缺口!” “填补缺口!” 大量的军官大声重复呐喊着这四个字,戈洛文也是一样。 只是相较于他们的速度,明军的速度更快。 策马冲锋的明军很快抵达了二百步的位置,他们纷纷举枪,看也不看的就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沉闷的枪声带着呼啸而来的子弹,密集地打向了一个个豁口。 射击军团士兵们身上的甲胃根本没有办法防护。 血雾在绽放,看得人头皮发麻。 所有人都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期间有人中弹,一头栽倒出了城墙外。 “额啊啊啊!” 子弹没有命中他们的要害,却可以迅速耗尽他们的体力。 短暂的哀嚎过后,剧烈的疼痛让他们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 只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有人清醒着。 清醒的人哀嚎着,用手拍打着堵上的城墙。 瞧着那人,戈洛文认为他要么被打碎了骨盆,要么嵴柱中弹,胸部没有受伤,否则他没有那么多力气叫喊。 如果其他部位受伤,大家会看见他在移动,但…… 戈洛文的想法还没落实,墙外那人的声音便渐渐嘶哑了。 嘶哑的声带,导致那声音听上去那么凄苦,仿佛来自四面八方。 这样的情况让戈洛文和剩余的守军都陷入了崩溃之中。 “放!” “碰碰碰——” 明军的火炮再度响起,这彻底击垮了沙俄守军的心理防线。 一些人抓起火绳枪上药,不顾同伴劝阻就起身准备射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