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2)  (第3/3页)
    徐茵无语:“妈,我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导师帮她争取到了单人间宿舍,想开伙买个煤炉子就行,她不过是顺嘴提了一句,没想到爹妈记在了心上,这不还要给她邮大米。    她系统仓库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做农女时,凭着古方红糖和水果罐头,赚足了钱,最后捐了一半,剩下一半被她换成了粮食、布匹等一应日常物资。其中粮食占比最多。    但徐母不知道啊,只知道以前是七人宿舍,不允许开伙,不然她早就给闺女寄新米了。食堂的米,哪有家里新轧的好吃。    “反正托运,不用你自己扛。回头大米到了,你出点钱雇个小三卡给你运宿舍去。”    徐母归置好,就催着老头子去找村里的拖拉机手,送闺女去火车站。    徐茵有两年没来桐城了,但她大致记得徐大嫂的裁缝铺。    “嫂子!”    听到熟悉的声音,徐大嫂猛地抬头,看到小姑子笑眯眯地看着她,激动地站起来:    “茵茵呀,快进来!这大热天的,还提着这么多东西,没中暑吧?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让你哥去接你。”    “还好,大米办了托运,这些东西我能提。”    小姑子难得来,徐大嫂干脆关了铺门,推上自行车,载着她往家骑。    “自从搬了家,你还没来过吧?离这儿稍微有点路,骑车要十来分钟。但好在清静,都是独门独户,前后带院子,我种了不少菜,你喜欢吃什么,一会儿给你做。”    “豆豆、丁丁都好吧?”    “好着呢,就是皮,暑假了待不住,天天跟着隔壁江团长家的小子到处跑,这不今天上他们外婆家玩去了,不到天黑见不到人。”    这几年,徐志年的小家庭也一年一个样。搬进独栋小院后,冰箱、电视、风扇、洗衣机都买上了。    这其中,大半是徐大嫂大嫂贡献的。    她的裁缝铺生意非常好,不光找她做衣服的人排队,还有附近的服装厂都找上门来,想让她去厂里制版,甚至还想让她带徒,给的待遇快赶上徐志年的津贴了。    可她思考后觉得,她之所以能做出时髦的服饰,全靠小姑子定期寄来的设计图。    没有小姑子,她顶多会做衣服,但绝对做不出这么漂亮的衣服。去服装厂带徒岂不是霍霍人嘛。这叫德不配位。    况且,她裁缝铺开得好好的,既自由又赚钱,何必去工厂受约束。    和徐茵通电话,徐茵也这么说,徐大嫂腰杆子更挺了,说不去就不去。    后来,服装厂就跟她打商量,能不能出新款时提前和他们打个招呼,他们想买下设计图,她照样可以在裁缝铺做,反正服装厂是批量生产,零星的一单两单影响不到他们。    这个倒没问题。    徐大嫂思索后拍了板。    设计图赚的钱,她都记在小姑子名下,一分不贪。    到家给小姑子煮了碗面,徐大嫂进屋拿了个厚实的大信封出来:    “给!这是今年裁缝铺的分红和服装厂的设计稿费。你数数对不对,账本在这里。”    徐茵头几次还推辞,但推辞无用。如今都第四个年头了,不再矫情,坦然收下:“谢谢嫂子。”    “我还要谢谢你呢。”徐大嫂笑着道,“每个月都动脑筋帮我画设计图,没有你寄来的这些新款样式,凭我这榆木脑袋,哪里能赚这么多。我跟你哥也说过,咱家呀,全靠你帮衬。没有你,哪有现在的好生活。你哥也是这么想的。”    徐茵被夸得脸上有点热。    赶紧把家里带来的东西交给嫂子。    有自家腌的酱菜、熬的rou酱,也有嫂子娘家托她捎来的海味干、海鲜酱。    徐大嫂一一归置好,拉着徐茵来到专给她布置的房间:“天热,就给你备了条毛巾毯,电风扇摆在床头,蚊香在床底下……”    “嫂子,这两袋是……”徐茵进门就看到角落叠放着两个大麻包,上头写着她的名字。    “哦,这是鸭绒被,一床三斤的,一床五斤的。别看斤两少,这被子盖着可暖和了,五斤就能过冬。”    说到这里,徐大嫂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是不是还没跟你说?家属院搞了个集体厂,叫鸭绒制衣,被子也做,我看挺保暖,就给你也订做了几条。衣服也有,都裹在被子里。你哥说你保送了研究生,那宿舍肯定也要跟着换吧?就先没寄,想跟你联系上了再寄。”    “谢谢嫂子,让您费心了。”徐茵是真的感动。    徐大嫂笑着说:“我费啥心啊,就顺便多做了两床而已。你哥打趣我,说是不是提前预热,毕竟等你结婚了,要准备十床八床的。不过你放心,无论几床,嫂子都会安排妥当,绝不给你丢脸。”    徐茵囧。    最近怎么了?动不动戳到这个话题,绕不过去了是吧?    徐大嫂瞥见她的小表情,忍不住促狭地问:“在学校真没处对象?”    “……”嫂子,求放过!    ……    徐茵在桐城待了三天,天天带着俩侄子逛吃逛喝,顺便囤些桐城特产。    湖羊rou和草原羊rou口感不尽相同,草原羊rou则适合烤着吃,湖羊rou适合炖着吃,尤其是天寒地冻时,炖上一锅热腾腾的羊rou萝卜,那滋味别提多美。    桐城的羊绒制品也越来越丰富。    记得第一次来桐城,买到羊绒线就满足了,现在除了羊绒线,还有各色羊绒成衣。    这两年还流行起马海毛,她一口气买了三个色:米白、蓝灰、胭脂红,到时候换着穿在黑色呢子大衣里。姑娘家哪个不爱漂亮?    至于吃的,更是没放过。    小侄子带她去江团长媳妇的娘家,如愿买到了没关系绝对买不到的大闸蟹,只只都在八两以上。    那坚硬的大钳子,要是不用草绳捆住,徐茵都不敢抓。后世的大闸蟹,哪有这个凶悍有活力?    第三天晚上,徐大嫂整了一桌席面,给徐茵饯行。    徐志年拿出一瓶领导奖励的茅台,给徐茵也倒了一盅。    徐茵握着酒盅都有点下不了嘴。    这茅台要是留到后世,价值可不得了啊。    抬头,她哥已经喝上了。    “……”    那她也不客气了。    不知是茅台酒太醉人,还是日头太烈把她晒晕眩了……    总之,直到次日傍晚在帝都下火车,她还感觉晕乎乎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    导师的爱徒——她那神龙不见尾的师兄,气质矜贵地站在她面前,说是老师派他来接她……    ------题外话------    五月最后一天,四更万五字 奉上,厚着脸皮求月票!!!╥╯^╰╥    明天进入新世界~还请继续收看呀~づ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