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七章 忽悠大佬上船 (第2/2页)
我们和丑国的国情还是不一样的,电动汽车是个新鲜事物,刚开始的时候,客户群体大部分是年轻人。” “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要买房,要还房贷,还要准备娶老婆的彩礼钱,他们哪有那么多钱买车啊?” “如果是掏空家底买车,换成是你,你是冒着风险去买新能源汽车,还是买成熟的燃油轿车?” 李羽这一番话简直就是一针见血,他现在虽然身家百亿,但是仅仅在一年多以前,他还是一个穷的叮当响的rou丝。 身为曾经的rou丝,李羽很能切身体会当代年轻人的需求和心态。 别的不说,如果世面上有一台四个轮子的轿车,有皮座椅,空调能吹冷气,颜值在线,落地不高于5个w,另外首付款再少一点,比如首付个三千五千…… 嗯,如果有这种车,李羽觉得自己就算月收入3K,也可以考虑先买一台爽爽。 听完李羽的要求,罗总感觉自己好像和李羽讨论的不是一个事情。 尼玛,新能源汽车啊,多么高大上的概念,怎么到李羽嘴里,就变成“老头乐”了? 5万落地一辆轿车,还要皮座椅的?你咋不去抢呢? “这个难度有点大吧,据我了解的情况,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就很贵,能达到新能源汽车整体造价的一半以上。” “如果按照李总你说的,5万落地,我们的出厂价撑死了4万,扣除电池成本,2万块钱能干嘛?” 身为汽车行业的专家,一辆汽车有哪些部件,分别是多少成本,罗总都是了然于胸的。 他虽然没生产过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也是车,就算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这两个成本大头,可是底盘要有吧?轮子要有吧?悬挂减震要有吧? 再加上李羽要求的空调、皮沙发…… 艹! 不用算了,根本不可能! “罗总,事在人为嘛。” “我觉得想要把成本压在4万以内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生产规模上去了,电池的成本肯定能降下来。” “另外其他部件的成本,我相信只要想办法,成本总能降下来的。” “还有啊,这不是有政策扶持嘛……” 李羽说了半天,罗总总算是有了一点信心,不过他还是那个想法。 “就算有补贴,这个价格也根本不赚钱,我们就算卖几百万俩轿车,也没办法收回投资成本。” 罗总说的确实是个问题,他的想法也没错,传统经济思维当中,卖一件商品就要有一件商品的利润,赔本卖吆喝的事情是没有商人愿意做的。 但是李羽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是从事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和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客户第一,先把产品卖出去,把客户握在手里,然后再想着怎么去赚钱…… “既然用传统思维做新能源汽车不行,那就换个思路,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李羽一咬牙,嘴里又冒出来一个他自己都没听说过的新鲜玩意儿。 忽悠,就要连自己都忽悠进去! “互联网思维造车?” “造车还能用互联网思维?” 李羽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概念,直接戳中了两位大老的知识盲区了。 造车他们知道,新能源他们也知道,但是这和互联网怎么还能扯到一起了? “咳咳,两位,我们互联网行业,讲的是概念和预期,嗯,你们可以理解就是画大饼的意思……” “只要这个概念足够吸引人,就能吸引到资本的投资,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我们就能做大做强,在发展中寻找出路。” “先从小的,便宜的做起,等技术和成本控制达到一定水平了,再去涉足中端甚至是高端轿车领域也不是不可能……” 李羽还在那里说着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罗总和李慎两人已经面面相觑的对视了一眼。 这尼玛不就是骗钱的意思吗? 画大饼,找投资人,然后烧钱赔本卖吆喝。 如果最终转型成功赚到钱了,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没成功,那就拍拍屁股走人。 作为做实体生意的大老,两人表示这样做心里压力好大啊…… 等李羽说完,罗总这才心虚的说道: “李总,这样真能拉到投资人?” 呵呵,我们好歹是有团队和技术的,你是没看到贾老板啊,拿着一个ppt就敢喊出500亿投资造新能源跑车…… 相比高大上的跑车,李羽还是觉得自己先从便宜的家用轿车做起更靠谱一点。 “只要两位愿意加盟,出团队和技术,再有市政府的支持和上面的政策利好,找投资的事情包在我的身上!” 李羽胸脯拍的碰碰响。 他倒不是在胡乱吹牛逼,而是有一定信心的。 首先,他通过系统知道,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未来的超级风口,这就是他最大的信心。 只要方向走对了,自己不作死,不敢说大口吃rou,喝口汤总归是可以的…… 其次,国家层面有政策扶持,地方政府也有扶持,跟着政府走,吃喝全都有。 做好了发大财,做不好骗补贴也能赚点小钱。 好吧,这么想虽然有点low,但是话糙理不糙。 最后,江淮汽车虽然品牌不咋地,可毕竟是老牌汽车企业,除了不会造发动机、变速箱这种高精尖的玩意儿,其他简单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恰好,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只要电池给力就行了。 而电池这一块,又有国轩高科加盟。 这个小团队,不能说国内顶级,但是一流水平绝对是有的,属于赢在起跑线上…… 综合以上几点,再加上李羽自己确实有一点“互联网思维”,他觉得自己忽悠一些投资应该不难。 见李羽这么自信,而且听他的意思,两家如果不愿意出钱,只要出人出技术就行。 投资出钱,还有打水漂的风险,但是出人出技术基本上就是零成本了。 毕竟,就算合伙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倒闭了,技术还在,人也没丢,拿回去还能继续用…… 这笔买卖划算啊! 原本对李羽先做低端汽车想法不太认同的罗总,此时也动摇了。 一边是风险极大的冒险投资方案,一边是保底不赔且成功概率不小的方案。 到底该怎么选择,他其实心里已经有方案了。 只不过他毕竟是国企大厂的老总,有些事情必须集体决议,然后还要经过主管部门领导的同意才行。 至于国轩高科的李总,他是私人企业老板,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既然李总你这么自信,那我也表个态,这个项目我一定参加,出人出技术都没有问题,至于资金,回头等项目详细方案出来,我们再谈……” 李慎是个人精,有好事情他首先想的是先占个坑,至于最终吃下多少份额,还要看李羽最终能拿出什么计划来。 “哈哈哈,感谢李总你的信任,那我先安排人做更加详细的项目规划,正好也等罗总这边的答复。” 罗总见李羽和李慎两人都看向自己,当即点点头。 “行,你们等我好消息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