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5章 李诺为儒道之星!老杜封太子太傅 !庆阳改封长安! (第3/3页)
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福 守住了长安,赶跑了蛮族,又在文道上突飞勐进……可以,他现在不止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也是儒生学子心中的神。 如此一来,他只要行事不太出格,朝廷上下也不会再为难他了。 起码不会正面为难他。 不然就是在和整个儒道作对。 而能在朝廷当官的,基本上都是儒门学士出身,可不会拿自己的文心开玩笑。 一日无话。 李诺闭门不见客,拒绝了一帮子朝廷官员的拜访。 这不是端架子,而是为了避嫌…… 三日后。 大朝议。 李诺也是接到了子口谕,让他上朝。 不过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 该用何种身份?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穿那套青色官服去。 岭南巡查使的官身还没被子收回呢。 于是。 还只到寅时,李诺就去了午门。 一眼望去,皆是绯袍紫袍大老。唯有他是四品官以下的青袍,而且年轻的有些过分,显得格格不入。 而他的出现,立刻让全场鸦雀无声。 众大老此时心思无比复杂。 论文道造诣,李子安已是在他们之上了。 而文道有一句名言,叫做“达者为师”。 这就让他们尴尬了。 他们的官位比李诺大,但文道上却一言难尽。所以……他们该如何与李诺称呼呢? 于是,他们只好撇过脑袋,假装没看见。 李诺不经感到好笑,不过也没有去点破。 这点情商他还是有的。 终于熬到了上朝时间。 午门大开,众臣排队而入。 太初殿上。 景泰帝高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黄门的一声长音,大朝议便拉开了序幕。 “臣,杜宴,有本要奏!” 杜晏今日威风凛凛,第一个出粒 “杜爱卿,长安如何了?” 景泰帝笑道。 对于杜晏,他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他守住了长安,也算是朝廷给下的一块遮羞布。 是的。 在景泰帝眼里,杜晏才是最大的功臣! 杜晏中气十足道:“陛下,长安百姓万众一心,正在重建家园,一切都好。不过陛下,长安一战,三万五千余战士为国捐躯,更有二十万多人无家可归,还请朝廷做主。” 景泰帝道:“一切抚恤由兵部商议,而且有功当赏,兵部尚书可在?” 张秋实上前道:“臣在。” 景泰帝问道:“兵部这几日可拟出结果了吗?” 张秋实将一份奏折递上去,道:“回陛下,一切抚恤都已安排妥当。只是还有三饶军功算计,需要陛下点头才校” “来,今日就把此事落实了。” 景泰帝道。 张秋实认真道:“第一人,自然是杜晏杜大人,他作为长安守将,调度有方,以区区五万残兵对阵蛮族六十万大军而临危不惧……此为一等大功劳。按军功计,杜大人要再提两级。” 景泰帝稍作思量:“杜爱卿已是礼部尚书,又是内阁大学士,这样,擢杜爱卿为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从一品! 虽然只是个虚职,但却极其显耀!而且,一旦太子成年,登上帝王之位,那太子太傅,就是当朝内阁首辅了! 当然,现在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 景泰帝才二十出头,至于太子……王皇后肚子里倒是怀着一个龙种,就是不知是王子还是公主。 不过饶是如此,众人也是羡慕得紧。 这太子太傅的身份,太显赫了! “微臣,谢陛下。” 杜晏大大方方接受了赏赐,那一脸得意傲娇啊,笑容都快从皱纹里溢出来了。 众臣见状,只能撇撇嘴。心酸啊,早知道,自己也留下守城了。 哎。 富贵险中求,古人诚不欺我也! 张秋实继续道:“第二人,便是庆阳公主,她于太庙斩杀阿克勒,此乃一等大功劳。” 景泰帝皱眉道:“庆阳已贵为大公主,爵位已经到顶,便赐封地吧,不知张爱卿心中可有选择。” 身为工具饶张秋实一本正经道:“此事自然有陛下金口玉言而决。不过身为臣子,倒也愿为陛下分忧,故而老臣有几个提议,一是凤阳之地……” 凤阳,那是李氏真正起兵之祖地,这当然不能随意封出去。 景泰帝直接打断道:“还有别的吗?” 张秋实:“还有渝州……” 渝州本是吴王的封地,可惜现在已经没有吴王这一脉了。 而这也是景泰帝的一个忌讳。 毕竟,老吴是跟他的,可惜最后关头,差点被李子安发现了马脚,所以他只能让影一去处理了。 景泰帝道:“庆阳乃是朕的皇姐,朕亦不想她远去江南。再换个近一点的地方吧……” “近一点的……那就只有长安了。” 张秋实心中有些惊骇。 因为这番话语,是庆阳公主偷偷派人向他传达的。 子接连拒绝了两处封地,那剩下的长安,绝对会同意! “长安……” 景泰帝陷入了沉思。 长安和洛阳只是一江之隔,而且现在武帝城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还搞不清楚呢,长安便成了鸡肋之地。 如果交给庆阳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景泰帝做出了抉择:“准了,那就改庆阳封号为长安公主,另食邑增至两千户,长安守备……五万吧!” 如此一来,庆阳就真的是有了实权之地! 而且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养五万精兵了。 当然,只是五万兵力,在景泰帝眼里并不会形成什么威胁。 但景泰帝有一点没搞明白。 这只是沾染兵权的开始! 这军权一旦分了出去,那么有些事情,就不再受他的掌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