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7章 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江南有武安公在,必定万无一失! (第2/2页)
他走出了队列。 而众人见崔相有动作了,立马都停下了争论,齐齐看着这个崔相大人。 可以说。 现在双方算是势均力敌。 那么崔无悔的意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崔无悔站哪一边,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往哪一边倾斜。 便见崔无悔不悲不喜道:“一切由陛下一言而断。” 众臣撇撇嘴:…… 真是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崔相了。 之前是那么的强势,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来决断。 可是自泰山归来后,就换了一个人似的。 除了最开始提出平复南疆的国策之外,其他的都变得无欲无求了。 每一次上朝,他都不提意见。 每一次内阁议会,他也是默不作声。 “朕非要你拿个主意呢?” 景泰帝眯了眯眼。 身为内阁首辅,还想置身事外? 做梦! 崔无悔自然也是感受到了景泰帝的不悦。 他心中一叹。 看来陛下是要让他站队了。 不过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阵sao乱。 大内侍卫统领急急跑了进来。 马靴踩踏地面的声响,显得十分刺耳。 大殿上众臣齐齐看向这个侍卫统领。 太清殿,可容不得小小侍卫放肆! 而这侍卫统领敢这么闯进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难道…… 李子安真的在江南举起造反了? 众人勐然一惊,呼吸急促,一颗心也是高悬了起来。 “报!” 侍卫统领双膝跪地,神情慌张。 “免礼,军情重要,快讲。” 景泰帝也是有些讶异。 他从未在这侍卫统领眼中看到这么惊慌的神情。 莫非,真有什么大事发生? 殇阳关失守? 还是李子安真的造反了?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别的。 侍卫统领急忙道:“陛下,迦人族十万战士趁夜渡过长江口,直插江南腹地,而今应该已经抵达应天府了!应天府危矣,江南危矣!” 什么! 十万迦人战士出现在应天府? 这怎么可能! 海族对陆地可没多少觊觎之心,和中原一向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怎么会攻打江南呢? 这下真是糟了。 水师提督和江南总督可是率领水师出海剿匪了…… 迦人族若真的成功登岸,那就凭江南那些歪瓜裂枣的城卫军,如何能够抵挡战斗力能在东海排进前三的六臂迦人族? 而且,哪怕现在调兵遣将也都来不及了呀! 众人皆是深吸一口冷气,神情显得极其凝重。 这江南若是被海族来回一个穿插,不知要损失多少。 毕竟,江南可是许久未经战火洗礼了啊! “什么!你再说一遍!” 景泰帝也是没忍住站起了身。 当年太祖兵临金陵城,金陵城不战而降,故而改名“应天府”。 而今日,海族兵压江南,这个有过前科的“应天府”该不会也如百年前那样,举城投降吧? 侍卫统领苦涩道:“陛下,千真万确。迦人族将近十万勇士偷偷潜入长江口,直奔江南应天府。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已经抵达应天府了,只怕应天府已经……” “应天府可有奏传来?” 景泰帝的眸光在内阁几位大臣身上来回打量。 “并无。” 景泰帝深思道:“时间怎会那么巧合?水师出海,长江口兵力空虚,这海族就进来了?这可是十万迦人族将士!看来是蓄谋已久啊!诸位且说说,朕这位江南总督还有水师提督,是不是和海族勾结到一起了?” “陛下,这不重要。当务之急,是如何不让江南乱起来,否则……” 有大臣说道。 “陛下,武安公不就在应天府吗?有他在,应天府应该没事吧?” 有臣子欣喜道。 “孙大人此言差矣。应天不是长安,无险可守啊。十万迦人战士哪怕站着给武安公杀,也要从天亮杀到天黑。” “是啊,武安公就一个人,刀在利又能杀得了几个?总有力量耗尽之时,只要有一部分迦人冲入应天府,那么应天府只怕就完了。”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不过都是看衰。 “不对!” 都没怎么说话的兵部尚书突然站出来说道,“武安公,必然是算准了海族来袭!应天府,必定安然无恙!” “张大人,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立刻有人提出了质疑。 身为兵部尚书的张秋实,并非是为了李诺说话。 说真的,他只是和庆阳公主关系好,当年他也是教过庆阳兵法的,算是庆阳半个师父吧。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他才会将兵家沙盘借给庆阳。 至于李诺…… 说实在话,他对李诺并不是很喜欢。 李诺已经成亲了,却又让庆阳倾心,这让他相当不爽。 他可是将庆阳当做半个女儿看待的,所以很为庆阳感到委屈。 不过庆阳喜欢李子安,他也没办法,只能强迫自己接受李诺。 他大声喝道:“诸位刚才一直在说武安公将玄武湖一带的村民迁入应天府,搞得应天府怨声载道,甚至还有士子集结起来冲撞府衙是吗?” “臣以为,武安公一定是探查到海族来袭,才会这么做!不然他费心费力迁村民进城,还要忍受众人的嘲骂又是为何?” 众人皆是缓过神来。 而之前用此事弹劾李诺的那些大臣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有人不甘道:“可武安公为何不直接公布,非要这么偷偷摸摸,让人误会?” 张秋实破口大骂:“蠢猪!海族来袭,一旦被老百姓知晓,那岂不是引起恐慌了吗?这个责任,你背?” “那武安公至少也要报备一下朝廷吧?” “愚蠢,万一海族没来袭击呢?武安公岂不是假传军情了?” 张秋实随即转向天子,眸光坚定道,“陛下,微臣以为,武安公一定作了万全准备,这才没有上报朝廷。我们只管等着便是,臣相信,必有捷报传来!” “张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武安公没能守住,那这个责任,谁负责?” 王子彦冷冷道。 张秋实不屑地瞥了这个吏部尚书一眼,随即对景泰帝大声道:“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江南有武安公在,必定万无一失!” 虽然看不起李子安的为人,但李子安带兵打仗的本事,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真以为长安守卫战那么简单? 只靠李子安的蛮力就守住了? 大错特错也! 他可是复盘过不下百次。 若将主帅换做是他,他自问无法抵抗六十万蛮骑。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李子安三者齐占,这才打赢了长安保卫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