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狱卒:开局竟和魔教教主相亲_第599章 剑履上朝,废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9章 剑履上朝,废帝! (第1/2页)

    月明星稀云疏。

    昏鸦绕枝三圈。

    武安公府。

    站在被吞狮王毁了一大半的殿宇前,李诺丝毫不心疼重建殿宇又得花上千两银子。他微微扬首,注视着上的弯月。

    眉宇间时聚时散,正显示着他正在思考问题。

    既然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那么他下一步该如何做?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兵谏?逼宫?

    还是再稳一手看看?

    “夫君……”

    这时,一个美人儿款款走来。月影下,妙曼曲线被完美地勾勒出。

    她轻启檀口,道,“皇帝无情无义,甚至还借妖之手刺杀夫君,夫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李诺微微自嘲一笑。

    是啊,他还犹豫什么?

    “娘子的对。大胤若还任由景泰帝当家,这个下,只怕是要动荡不安了。况且,我心中的猜测也得到了苏长青的证实。景泰不是景泰,而是景顺啊!”

    起来,这位秦王殿下也确实可怜。

    好不容易继位为帝,却发现这一切都是阴谋。结果被皇祖父文宗夺舍了身子,好不容易文宗被他和崔无悔联手斩杀,还没翻身当家做主呢,结果其父皇也有样学样夺其身躯……

    两番被夺舍,只怕秦王也将处于魂飞魄散之际。

    李胤文宗景顺这对父子,果然是突破了下限的残忍。什么儒礼伦理道德,都束缚不住他们的野心。

    今日,子能借妖族之手刺杀他,那明日就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他的忠臣良将。

    试问这样的大胤,谁还愿意为之卖命?

    试问这样的大胤,还值得拥护吗?

    中原,乃是下百姓之中原,而非李胤一族一氏之家产。

    叶箐雨温柔地拉住夫君的手,美眸中绽起丝丝涟漪,笑道:“夫君大胆放开手脚去做吧,这个家,奴家会守好。”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好,那就按计划行事。”

    李诺运转气机,燃了一张文纸。

    衣袖一挥,夜风卷起,将燃烧的文纸送上了空,竟与皓月争辉。

    这是属于他们起事约定的信号——

    明日朝堂之上,当逼宫,废景泰,立女帝。

    这个大逆不道的权臣,他做了!

    至于身后名,管它洪水滔呢!哪怕千百年后青史上给他贴上一个权臣逆臣的标签,他也无所谓了。

    放眼当下,让还处于底层挣扎的穷苦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儒道,并非中原王朝之儒道,应为下苍生之儒道!

    他为下民,而非李胤王朝!

    逼宫如何?废帝如何?

    问心无愧也!

    李诺的文心异常坚固,什么东西也无法将之动摇。

    今夜,芙蓉园酒剑仙斩千手菩萨,武安公府李子安遇刺,皆是大事,与之有关的诸多人彻夜难眠。

    庆阳宫。

    望着空中的那一抹流星般短暂的璀璨,李怜月凤眸一凝。

    终于,要迈出这一步了吗?

    其实,最纠结的还是她啊。

    毕竟,她也是李胤皇室中的一员。

    而今,却要踩在自己兄弟的肩膀上,去夺去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但很快,她脸上的犹豫之色就一扫而光,坚定道:“邓子,传本宫之令,五万长安军即刻起兵,兵发洛阳。”

    自幼便和庆阳一起长大的邓太监呼吸急促起来,蠕了蠕喉咙:“奴婢领命!”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么……

    要知道,一旦事情败露,那就是千刀万剐死无全尸的下场。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

    他是庆阳殿下的家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

    他此时心中也没有害怕。

    更多的是兴奋!

    殿下若成女帝,那他就是司礼监大太监,俗称“内相”!

    与之同时。

    正在麓山闭关的大儒王阳明,心思复杂地看向了窗外。

    手中的《君王社稷论》只剩最后半篇了。

    可惜景泰帝看不到了。

    其实,他是最难的。

    忠君报国的思想,早已深深植入了他的骨髓。

    自他启蒙开智时,老师就教他,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为臣纲!

    而今,他却要辜负先师对他的期望。

    逼宫……

    此事永远要铭刻在史书之上!

    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下万民。但心中这个坎,也不是那么好迈过的。

    倒是当过太子太傅、礼部尚书的杜晏,反倒是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

    一部《儒典》被他翻阅的差不多了。

    在先秦上古时期,便影禅让”一。

    尧禅舜,舜禅禹。

    直至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将“公下”改为了“家下”。

    当然,两种继承制各有优劣,也不好评价。

    杜晏收了笔,心中已有了决策。

    景泰帝自觉能力不足,故将皇位禅让于启皇姐庆阳,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咳咳……

    至于是被逼着禅让,还是自主禅让……千百年后,谁又的清楚呢?

    这一刻,月华抚顶,杜晏满脸的浩然正气!

    明日。

    这不会变,这地也不会变。

    朝堂更不会变。

    唯一会变的,无非就是那个坐在龙椅上的人……

    洛阳。

    当芙蓉园文会结束后回到府上的苏长青,得到来自长安的消息后,他长叹了一口气。

    该来的,还是要来啊。

    他望向了那个朦胧的北方际。

    那个孤身一人朝北方远去的崔无悔,当初在他最落魄的时候给了他一口饭吃,并且对他谆谆教诲,而他也不负所托,一步一个脚印,有了今日的身份地位。

    他真的很想亲口喊崔无悔一声恩师,但却没有这个机会。

    也罢……

    既然是恩师的嘱托,他当然是要尽心尽力去完成。

    即便一旦事败,他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将烟消云散,甚至还会连累到整个家族。

    但他,依然无怨无悔!

    他是苏长青。

    即便这些年来,他变得圆滑、谄媚。

    但是,他初心不改。

    他依然记得崔无悔当初对他的教诲——千里做官不为财,为的是下苍生!

    只要心怀黎民社稷,那么便将万邪不侵。

    “苏松、苏竹何在!”

    苏长青运转文气大喝一声。

    “爹?”

    “孩儿在!”

    兄弟俩飞快地从各自房间里跑了出来。

    “苏松听令,去国子监,将此信亲手交到祭酒大人手上。”

    苏长青心念一动,迅速写好一份信,交到大儿子手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